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风俗习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好吃莫过八月瓜,好玩就在童年时

或许是上年纪了,我越来越喜欢怀旧,近来所写的文章也常常离不开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长篇大论地忆苦思甜。

其实,生活在农村的70后、80后,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我们经常对此津津乐道、津津有味!

我曾多次在文章中说,最美的味道在乡下,最好的时光在童年。那个年代,虽然大家的生活普遍困难,吃的和玩的相对匮乏,但是那个时候的童年才是最快乐、最充实的,五彩缤纷、无忧无虑。

那个时候,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除了身边的小伙伴们,还有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尤其大山里每一个季节轮回的各类野果,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当前,尽管城市里的水果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各种洋水果、全国各地的水果应有尽有、供不应求,而且冷藏技术使得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稀奇古怪的水果,但是产自大山深处的纯绿色、原生态、无污染的野果却不多见、少之又少。

野果才是人世间最美的味道,它们吸日月之精华,汲山水之灵气,每一个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个都有无穷的韵味,无不记录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思念,无不寄托着一代人的乡愁和情感!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野果野味、原汁原味,现在却只能在朋友圈看到了。如果想要有口福品尝,对很多人来说已是难上加难,成为了一种奢望,只有在梦里细细寻味了。

我的老家在靖州三锹乡南山寨,坐落在神奇美丽的九龙山下,四周群山环绕、古树参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俗话说,高山出好水,实际上高山也出山珍。老家四季常青、物产丰富,野草茂盛、野花争艳、野果飘香,这片山、那块地,简直就是一个个“花果山”“百果园”。而在众多野味中,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八月瓜!

前段时间,爱人的侄子回了一趟老家三锹乡地妙村,漫山遍野去找野果子,其中摘到了不少八月瓜帯到怀化来。

慢慢品味着甜甜的家乡味,把我的思绪又带到了乡下,带回了童年——

“八月瓜、九月炸,九月不炸烂冬瓜”“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掏来诓娃娃”“八月瓜、九月炸,十月烂成空娃娃”……

这些民谣的大意是,八月瓜这东西虽然叫八月瓜,但要让其自然成熟,多半要等到九月以后其外壳才会自然裂开,露出乳白的瓜瓤,而到了十月以后,瓜瓤就会脱落掉到地上烂掉,只留着一个空空的瓜壳悬挂在枝条上。

八月瓜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无污染、纯天然,是一种城里人不知道的水果,却是山里人最常见、最美味的水果。它是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一般生长于树林的边缘,杂木林或者灌木丛中,喜欢生长在山坡的向阳面、道路的两旁、甚至溪流边。

八月瓜有许多种叫法,各个地方的称呼不尽相同,可谓五花八门。有人叫它野木瓜、牛腰子果、麻藤包、黄腊瓜、黄狗肾、哪瓜、拿子、香蜜果、八月炸、野香蕉、青蕉蜜瓜,等等。

由于八月瓜的果实形状酷似公牛的睾丸,我们老家又叫做“牛卵坨”(牛卵蛋)。以前,我并不知道它还有这么多别称,一直叫它“牛卵蛋”,尽管没有看相,名字也不雅,味道却非常好。

八月瓜的颜色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乳白色的,一种是淡黄色的。

相对而言,乳白色的味道更加独特。这种八月瓜,成熟后果皮逐渐从嫩绿色变为紫红色,沿腹缝线自然炸开,露出乳白色的果肉,圆润鲜嫩,像牛奶像雪糕,汁多香甜,细腻可口,余味悠长。

而剥开那种淡黄色的八月瓜,丝丝清甜伴随着清香,一肚子密集的果籽,每一颗都裹着粘糊软糯的黄褐色果浆,好吃的正是这甜甜的浆汁儿!果肉清甜,吃进嘴里滑嫩甜润,妙不可言……

八月瓜不仅是“果中极品”,而且还是“药中之王”。中药名称预知子,具有理气、活血、解毒、利尿、止痛、疏肝益肾、健脾和胃等功效,主治肝胃气痛、消化不良、腹痛泻痢、膀胱疝气、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症状。

据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八月瓜配以枸杞子、白茯苓、黄精、朱砂、菖蒲等中药,可以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另外,通过现在医学研究发现,八月瓜里面有些成分对癌症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可以说,八月瓜就是一个宝贝!

记得小时候,一进入秋季,我们小孩子就会翻山越岭去寻找八月瓜。正如其名,八月(农历)即成熟,但若真要等到其自然成熟时才去摘的话,多半瓜瓤已经掉落了,所以我们会在八月份当七八层熟时,就开始采摘,带回家放在谷子里或者锯末粉里,放上几天取出来,瓜皮自然裂开,便可以直接食用了。
     那个年月,每到八月瓜成熟之际,我们一群孩子就去山坡上、壕沟旁、山谷中、树林间等地寻找垂涎欲滴的八月瓜,“花果山”便成了“游乐园”,我们似乎也成为了孙悟空。

走进大山,八月瓜密密麻麻地从绿树丛中露出头来。它的形状与香蕉相似,但个子比香蕉要大一点、短一点,常常三五个纠缠在一起,悬吊在牵牵扯扯的藤蔓上,青亮亮的、紫红红的、羞答答的,犹如弯弯的山月,随风招摇,惹人喜爱。

成熟的八月瓜果皮紫红,欲开未开,如少女之口唇,入眼即着迷;果肉雪白蕊嫩,如贵妇之香脂,入眼即惑心。芳香四溢,香甜如蜜,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是一种地道的野生圣果。

每次去寻找、采摘八月瓜,我们往往都会付出代价,头部、臂肘常被杂草和野刺牵绊,有时划破了皮,火辣辣、血渍渍的,哎哟哎哟直叫,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快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城里人或许不知去哪里找野味,但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而且我们还在不断寻找八月瓜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

因为八月瓜是鸟类最喜爱的美食,所以只要看到哪个地方有鸟不停地叽叽喳喳的上下飞动,那里就一定有八月瓜了,并且这里的瓜已经熟透,多半还裂开了口子,摘下来就可以美美地过足瘾。

我们不需走太多的无用之路,走进大山很快就找到了八月瓜。于是,一个个比猴子还精,迅即爬到树上,勾着树丫,扯着藤蔓,你摘一个我摘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就像贪吃的猪八戒。
     吃八月瓜的情景相当搞笑,十分专业,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吃八月瓜是一项技术活,必须耐心细致,方能品出其中美妙。我们急不可耐、熟练地把外壳剥掉,里面的果瓤就跳跃出来,剥开外壳的那一刹那,一股极具杀伤力的香味扑入鼻中,一瞬间,整个人仿佛都醉了,那种场景类似于一个酒鬼打开一坛密藏多年的老酒。

摘八月瓜的时机颇有讲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炸开即食为最佳。如果炸开的时间太长,水份会减少,瓜瓤与空气发生反应后,也就变味了;如果尚未炸开,勉强食之,则淡而无味,比较苦涩,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还是青果更不能摘,就算放烂了也不会炸开,别说好吃了。

每次寻摘八月瓜,我们总会大饱口福,流连忘返。而且每次都是直到夕阳西下、晚风拂起,我们才兴奋地满载而归……

没有吃过苦的人,就算不上农村人;没有摘过山果的小孩,也谈不上有过难忘的童年。长大后,走出了大山大坳的我们,或许在某个时候,常常怀念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那种念念不忘的味道,是那段依依不舍的时光……

在老家,有一种野果叫八月瓜,是上天赐给苍生的天然水果,是野果中的珍品,它时常让我们魂牵梦萦,不时拨动着内心深处那根最柔的弦!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