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瑞安县志稿》--瑞安吴氏历史名人 唐朝——民国 吴畦(谏议大夫),唐咸通庚辰科(860年)进士。 吴梓(大理寺评事),北宋大中祥...
唐宋元明清 温州吴氏历史名人 吴 畦:名禔,字祯祥,仕公长子(翥四代孙),行高十一,祖籍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后居东瓯安固泰顺库村...
2020年大悟县吴氏宗亲会荣三公支族务工作回顾暨鄂豫边区吴万七支系2021年工作重点吴德全整理 在腊梅芬芳报春的时节,我们扫尽鼠年之阴...
吴开德,字求炳,苗族,祖辈居偶里新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十六日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其父吴增魁于光绪年间曾任江苏苏州勤账总局指办之职,生有四子,开德为长子。他先后到平略、锦屏城关读书。
科举考试他一甲头名夺魁,成为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在国难当头奋笔疾书,写下《百哀诗》,不遗余力振兴文教事业,他是兴教忧国的状元...
一、历史名人(唐朝---民国)吴畦,唐咸通元年进士。曾任桂州刺史、河南节度使,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拜谏议大夫、太子太保,勋国柱。吴畴...
吴国葛城遗址又有新发现 丹阳珥陵,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很久以前,不知什么年代吴国的先人,把京都建到了葛城。 很荣幸,我从小...
少微公有子二人,隆, 巩..巩公三子,宥; 密; 全. 宥公曾仼唐道卅刺史,公十三世孙就是吴玠,吴璘.这是史上而说,在吴宥公至吴玠之...
该吴氏分支于公元1297年左右从中国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和中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迁徙至桂阳县。 据谱书记载整理,本支吴氏始祖【道希...
国家修史,知其兴衰; 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祠,知其根源,这是构成华夏文明的三大支柱;在安溪县祥华乡祥地村有一座闽南独特的古大厝,不建正大门,只设两个边门且不设置台阶,整座建筑呈“金”字形桃祠,如此造型实属罕见,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