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吴氏智德堂始祖士智公为泰伯仲雍八十七代孙属吴王夫差系,至泰伯六十一代吴少微祖居新安,唐朝武氏执政时期吴少微从歙州原籍避官隐居休阳石舌山(休宁凤凰山)南麓,后代居焉。
神龙中兴初(705),少微重新被起用,官授左台监察御史。此后新安吴氏分衍出吴少微一派称“左台吴氏”,奉吴少微为始祖。吴少微四世孙吴瑀因水患于唐乾元元年(758)由凤凰山迁到石岭立村是为一世祖称石岭吴氏,传九世文公为奉议大夫有十子,次子尧公(又名皓)为判丞中年早卒,因世乱孺人汪氏携二子于汉乾祐三年迁邑南璜源依外家而居是为璜源吴氏之始迁祖后代繁衍日盛。
璜源村位于休宁城南偏东43公里,以吴姓最多现已传至尧公38世。尧公十一世孙吴珏(字君玉号碧松)宋登仕郎)有二子,长子吴耆(又名汉龙号静斋又景山),次子吴艾(字仲实号晓山),吴耆(府判)有子一吴信(字存诚元统二年建德路提领),育有一子吴道扬(又扬甫字子道),道扬嗣子吴赛音(本春寿次子承,后裔流迁冀鲁)。吴珏公次子吴艾育三子(传、仪、侍),长子吴传(字伯达)元统三年(1335年)奉旨由徽州府休宁县璜源村赴大都任翰林院宣使后官至户部员外郎育二子,长子汪社,次子春寿(字子申号仁轩出嗣吴侍),汪社(字子社又汪祥字子连)育六子(士安 、士豹、士爱、士义、士智、士旺),吴艾公次子吴仪(迁汪祈),吴艾公三子吴侍,嗣子春寿(本吴传次子耒承),春寿公育三子,长子野仙(早夭),次子赛音(出嗣道扬),三子天德,吴天德育一子吴方,吴方子吴衍(流迁冀鲁),至此璜源吴氏尧公十一世吴珏公一脉(也就是说虽经多次出嗣入嗣,但终归所有后代都是十三世吴传公一支所传承而来)全部于明永乐年间迁至山东及河北。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朝大都城元朝灭亡。元朝旧官僚被没收家产或被杀被逐或纷纷逃亡。吴传携子孙流徙于京师永平府迁安县南门里隐姓埋名,耕读为业,诗书传家。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下旨移民,补充畿南地区(今海河以南、沿南运河两岸的河北省东南部,以及山东省德州市东部地区)人口。当时吴汪社的六个儿子,除二子吴士豹在文安筑城,四子吴士义留居迁安县南门里原籍外,长子吴士安、三子吴士爱、五子吴士智、六子吴士旺奉旨南迁,从此吴氏六兄弟分散于齐鲁之地燕赵之滨各自开基立村为业,不久吴士豹及吴士义之子吴高崇、吴高仁又相继迁入无棣码头,黄骅吴留村,盐山吴家阁立村。吴土智(字尚谋)迁河间府盐山县王曼庄(今沧州市黄骅吴家王曼),吴士智生有六子,高贤,高惠,高文,高恩,高杰,高峰,分六房今己下传二十六代。
明成化年间三子吴高文迁文安县西大有庄,六子高峰迁河间府久基并于三代后移居献县,长子高贤子景林、景盈同迁河间,如今士智公系外迁支脉均己归宗。
清光绪十八年休宁磺源长支来人访南王曼并留下长庆堂吴氏族谱数卷包括多卷宋元金文谱书,至此士智公支在海丰吴氏与休宁璜源断谱560年后于光绪二十二年开始组织海丰吴氏各支修谱,并参加了民国八年海丰吴氏各支脉的统谱。于民国二十四年又倡导组织了吴氏一百三十余个分迁村庄代表汇聚南王曼召开会议进行重修石岭谱,当时场面热烈应邀到达的车辆,绵延三华里,此次统谱搜集资料历时三年,可见规模之宏大人员之众多,此次统谱南王曼保存有总谱各村分发有支谱,基本完成了海丰吴氏几百年来统谱的夙愿。因1937年未及付梓。1966年使《石岭吴氏统谱》全套手稿付之一炬。
吴氏祖茔在村之西,始祖吴士智墓居中,四周为历代之墓,占地20余亩。茔地内古树参天,墓碑森然,春秋两祭,蔚为壮观。20世纪60年代坟被平、碑被砸,村中心吴氏宗祠被毁(智德堂吴氏宗祠规模宏大供奉历代吴氏祖先牌位,春秋两季均有祭祀活动)。
2003年在原址为始祖士智公重修了砖墓,再立了墓碑,士智公系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后裔分布很广主要是在沧州市,沧县,黃骅,河间,霸州,京东,十二集,文安,故县,咸水沽,小站,大港,旧州,咸水沽,小站,道口,吴家稻地,大港红星,吴家堡,青县,李天木,孙庄子,八里庄,大浪白,毕孟,齐家务,故城,土塔,德州,马落波,孙庄子,唐山,乐亭,沈阳,吉林九台,长春,丹东,大连,辽阳,太平山,扎兰,黑龙江望奎,鹤岗,内蒙赤峰,呼和浩特 ,湖北,台湾等上百处,人口近三万多。
排行字辈:(士字为一世)
高景和华龙 世邦志广恩
国绍道之增 式重玉保忠
英杰儒德盛 子俊贤圣明
学显传富贵 润泽洪庆廷
作者:吴宝兴,河北沧州人,长庆堂吴尧公三十四世 、智德堂吴士智公二十世裔孙,先后主编出版《左台吴氏大宗谱》华北版、《河北吴氏汇谱》、《吉林吴氏族谱》、《赤峰吴氏族谱》《文安吴氏族谱》、《河间吴氏族谱》、《呼市吴氏族谱》、《高惠公支系谱》等支三十余部。
上一篇:吴万七支系发展简述
下一篇: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吴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