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分布 > 国内吴氏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镇吴氏

       甫廷新村,又称:火莲吴氏,荆林街火莲庄,是九江县马回岭镇马头村荆林街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又名甫廷吴家,据《吴氏宗谱》记载,吴琮旭于明朝初年从安邑车桥徒居江州匡庐吴家冲 (现为:九江市德安县) 迁徙至此,此,即荆林街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大概公元1405年左右,600年,新村位于庐山南麓,距105国道2千米,共有110户500余人。

       相传在马回岭镇马头村荆林街历史上有座闲居殿,俗称大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远近朝香者络绎不绝,来庙里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起始是商贩趁机摆摊设点、供应饮食、茶点,后发展成交易农副产品、小型农具和日用品。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沿革,马回岭庙会从马头山庄荆林街转移到马回岭集镇,时间由每年二月初四一天延续到二月初六三天,由原来相邻县乡农副产品交流发展到赣、鄂、皖、湘四省周边市县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交易摊位千余家,物资交易品种千余种。

       吴良材,铭公长子,昭宗时因功授彭泽主薄后擢永兴令,有贤声,卒于官,立像祀之。妣上官氏继妣高氏,生子二,煜,烨。煜子孙居永兴,世为楚人,烨后世居九江。

       吴良材系兢公之裔,兢公为人正直,娶吕氏,生子如海、如渊,海生铭,铭生良材已六十五世矣。其先世都平江,迁吴江分华亭,继而之汴,兢公之下后三世折居于青州临淄后避兵燹,徙居金陵, 良材公以功授彭泽主簿,擢永兴令,爱其地辟民淳,后官至兵部尚书,致仕归卒於永兴,士民留葬其地,立像祠之,而子孙侨寓遂世为楚人,永兴之吴自良材公始焉。公生子二煜、烨。煜生璞、璟。烨生瑗、嘉。煜见世运迭迁,欲隐於山,遇异人曰: “逢桥则止。”璞遂迁居兴国归化里黄沙桥头;璟迁居兴国排石浆坑桥南:瑗迁居双千里青阳港西坂桥:嘉生子吴虔从九江迁居德安蒲圹西车桥,至此分为四族矣,宋元以来,族大且蕃,富川称为第一户,立九十六庄。其居黄沙、新桥、浆坑、桥南、沐浴、枧田,圹山、果石、贵湖、湿石、壤溪、龙源、黄桥、金城、荷圹、大林、南山及通山、蒜田等无处不盛。璞生延盛、延福:璟生延昭、延寿、延祖、延世、延庆;瑗公生延章;嘉生虔、坎巽。延盛、延福立庄新桥贵湖,盛生子四,长再翕字文明,次再竦字文威,三再文字文郁,四再剩。延福生再想、再收、再评、再议。璞公后世分迁瑞邑八庄,范镇、莫家、桂林、高丰、九江涌泉。璟公后世迁石壁、瓦桥、果石、夏畈、白杨、流庄、花园武蛟,再想生七子,仲尹、仲政、仲感、仲念、仲庆、仲御、仲贵。感生彦俊、彦贞,贞生居署,居便,居署生荣,荣生文憨、文举、文隆。文憨生简,简生才裕,才裕生士吉、士方,士吉生子道,子道生彦恂,恂生世隆,隆生仲文,连续四代单代,从良材16传至仲文。仲文 迁广济杨桥后济邑蕲春、黄梅诸吴之始祖也!

       吴太伯(泰伯)吴太宗(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余桥疑吾→【9】柯庐(柯姓始祖)→【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柯转(又作君转)→【15】颇高→【16】勾畀(勾卑)→【17】去齐→【18】吴王寿梦→【19】季札公→【20】霁公(字子醮,号重道)→【21】利坚公→【22】成铿公→【23】若水公→【24】玉公→【25】梓公→【26】烜公→【27】圭公→【28】镐公(吴申)→【29】沐公(吴芮,汉长沙王)→【30】霍公(吴浅)→【31】荘公(吴信)→【32】森公(广志)→【33】永公(千秋)→【34】敬公(衍陵)→【35】封公(吴全)→【36】嶐公(吴隆、吴陆)→【37】篔公(吴芸、吴复兴)→【38】葳公(吴章)→【39】吴汉公(广平忠侯吴汉,字子颜)→【40】成公(康成、成嗣)→【41】盱公(曼盱,又作吴财)→【42】胜公(如胜,吴璞)→【43】镬公(允承,吴恢)→【44】佑公(字文质,弟吴偳,字季英)→【45】凤公(熊庆,字应之)→【46】梁公(或作驾公,康年,字永龄)→【47】库公(英延,字邦俊)→【48】圻公(之则,字廷法)→【49】式公→【50】璧公(皋孟)→【51】钜公(吴佶)→【52】涿公(始泰)→【53】符隽公→【54】豫公(字德章)→【55】櫮公(吴戢)→【56】齐公(吴荟)→【57】竺公(吴琨)→【58】桢公(吴襄,字世南)→【59】堂公(洵文,字天宇)→【60】吴明彻公(吴鬷)→【61】盾公→【62】靖公(吴奎,字文耀)→【63】莅公(吴臧,字承休)→【64】若远公(字伯高)→【65】稛公(世伟,兄秀公)→【66】兢公(或作竞,子四:伯泰、伯芮、如海、如渊)→【67】如海公(子三:镕、铭、铸)→【68】铭公→【69】吴良材公(字廷用,号万春、洞天主人,永兴祖)→【70】爗公(吴烨,九江、德安祖,其兄吴煜为永宁、蕲州祖,生子璞、璟)→【71】嘉公(迁九江、德安祖;兄瑗为迁永兴、大冶祖)→【72】虔公→【73】思仓公→【74】尚清公(尚青)→【75】士询公→【76】玉琳公→【77】仲峤公→【78】万震公→【79】颙公→【80】迁公→【81】元公(吴沅)→【82】吉公→【83】承立公→【84】彦玠公(子容)→【85】琮杨公(琮扬)→【86】唐友公→【87】愈公→【88】益公→【89】东公(吴东)→【90】灏公→【91】福一公(字寿山,号淡泉先生;江州路钞库副使;元朝末年从安邑车桥徒居江州匡庐吴家冲。二弟福二公:字兴二,迁安徽宿松,生琮三、琮四、琮五)→【92】琮曙公(字琮二,号梦光;世居江州楚城乡荆林街,即今九江县之马回岭荆林街甫廷新村以及周边吴姓开基始祖)

       九江荆林街吴氏、黄梅吴河村吴氏、河南商城吴氏、河南南乐吴氏字辈派语:

       ……福琮 德思伯志孟、时天国道中、正心光宗应、懋学仕宜崇、周邦新景远、富寿兆长隆、昭代伟人起、恒兹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浩庆开先业、修和韶煜同、伦常展瑞象、敦厚作英雄、孝友祯福集、熙康治理通、书香延世泽、华耀振兴丰、信义符钦敬、亲爱乐咸雍、吉裕禧模范、纪纲训芳朋……

       注:其中“正心光宗应”句,九江荆林街为“之登光宗应”

       永兴老派:著作高风远,永兴世泽长,诗书承祖训,礼让绍家光,唐宋文章盛,元明继述昌,孝思维类,兰桂庆腾芳。


上一篇:湖南各地吴姓分布(始迁祖)情况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