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
“与其返乡隔离14天,不如留下多赚几个钱”;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
“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
这是最近全国各地为号召“就地过年”出台的一些标语口号,挺有意思的,既是应对疫情防控的必要措施,也是现实的无奈之举!
今天已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又姗姗而来了!
有一种幸福,叫做回家过年。俗话说,“叫花子也有大年三十”。在中国,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天南地北还是海角天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风俗,是亿万国人最朴素的念想。
过年,最幸福的莫过于合家团聚,最大的风俗就是祈福,最美的愿望希望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如果说年味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元素的箱子,那么压箱底的一定是“平安”和“健康”。
与去年一样,今年的年味却仍然是五味杂陈。年越近,心越乱。
国外疫情依旧肆虐,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等活动极易造成病毒的感染、传播和扩散,可能为疫情防控埋下隐患。
虽然传统习俗不可丢、要弘扬,但是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于是,在当前形势下,多地先后发出倡议,倡导务工人员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当地过年。
一些人群流出地出台政策留人,不少人群流入地也增强了防控力度。
比如,河南洛阳发出《致返洛乡亲的一封信》,要求低风险地区返乡者居家隔离“14+2”天;湖北、湖南、陕西、江苏多地要求省外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自我居家隔离,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有些地方还发出政策性“礼包”,给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予以优惠。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发出“非必要不回乡”的倡议,号召“就地过年”。
这些举措,必将对人员少流动、不出行起到抑制作用。
倡议“就地过年”,就是希望最大限度减少人口跨区域流动,从而达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目的,让更多人过一个平安年、健康年。
这是立足长远与大局,在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采取的一种“特色”方式,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再加码、再发力,也是对全社会全人类的一种特别关爱!
去年,疫情最猛烈时,中国人“宅在家里,就是战斗”;今年,“异地过年”注定也会成为我们跟疫情“战斗”的共同记忆。
事实上,“就地过年”并非排斥亲情与团圆。特别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即便相隔万里,也隔不断亲情,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与家人通过互发视频、语音传递祝福,跨越时空的“线上团圆”同样可以让年味变得温情满满、有滋有味,而且还与众不同!
春节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自觉配合防疫要求和过年建议,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年味!其实,不管在哪里过年、以何种方式过年,只要亲情在,只要身体健康、平安无事,就是一个幸福年。
有距离才有思念,有思念更懂珍惜。“网络团圆”也是一种团圆,隔着屏幕的春节,有着别样的年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前,正是特殊时期、处在特定环境,我们要积极响应防疫要求和过节倡议,就让“就地过年”成为一个“弄潮儿”、成为一种“新年味”,体验不一样的滋味和一样的韵味。
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做起,今年不唱“常回家看看”,同唱“祝你平安”,让我们以电话寄托相思,以微信相互拜年,以视频共同祝福,过一个平安、健康而又非常特别的春节!
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并感慨和感谢,自己亲历了一段不易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原来还有一种年味叫“就地过年”。特殊时期的特别年味,也是那样的凄美和难忘!
上一篇:想不到喝油茶居然有这么多好处
下一篇:糍粑的吃法各异,哪一种味道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