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香港历来是领中西方之潮流的地区,在我们的视野里香港是现代的、先进的、西化甚至是洋化的代表,但是殊不知香港依然保留着中国最传统的东西,香港虽然高楼林立,但是宗族祠堂遍布全港各地,尤其是祠堂拥有大量的土地,大陆在解放后土地全部改为集体所有,祠堂也收归集体,除台湾外,香港的宗祠文化成为现代中国唯一传承和保存的孤例。
中国有相传至今几千年的家族和宗族文化,大小祠堂曾经遍布大江南北,世家大族多聚族而居,建设家族墓地祠堂,用于祭祀本家先祖,也有祠堂或者宗祠祭祀当地名人或者地方儒家先贤。为保证祠堂运行,多在祠堂周围购买土地或者将购买的土地记在祠堂名下,祠堂和土地为所有男性族人所有。祠堂收入用于祭祀先祖、供养本家子弟读书或者救济族内贫苦等,这在解放前的中国,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都读过《红楼梦》,秦可卿在去世前曾托梦王熙凤,让王熙凤多购置宗祠土地,日后即使是穷了也有个退路,况且这宗祠的土地就是犯了罪也不用抄家入官的。秦可卿死前对王熙凤说: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他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
周恩来总理也曾回忆道,周家也曾是当地的大家族,只是后来已经衰败了,周家祖上建有祠堂购置土地,每年有一房掌管和管理,由于周总理这一枝已经穷下来了,所以每隔上几年掌管一年的祠堂祭祀,这笔收入竟成为当时周家重要的一笔来源。
据了解,香港祖堂地俗稱「阿公地」,亦即祖宗留给子孙的土地。香港新界本地五大氏族掌握着近半的祖堂地,香港新界第一大姓邓氏家族也是香港第一大家族,自900年前就开始来此定居,经过近千年的繁衍,在新界形成了屏山、厦村、大铺头、锦田、龙跃头等五大村落,有三万余人。邓氏家族在香港元朗屏山的万里祖祠、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厦村的友恭堂祠等大都气势恢宏,建筑最早的松岭邓公祠为三进院落,雕梁画栋,是本港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家祠既是祭祀祖先所用,也是宗族子弟学习的场所,遇有婚丧喜庆等事都要到祠堂举办,祠堂也是商议宗族大事的地方。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凡是添男丁的族人都要在宗祠里点上丁灯并饮丁酒,将添丁的花灯悬挂于祠堂横梁之上,添丁的家庭还要备上红桶装上米粮水果等,点上蜡烛供奉在祠堂神像前,早晚上香,祈求祖宗保佑。元宵当晚,添丁者还要按古礼以盘菜形式宴请族人吃盘菜饮丁酒。
盘菜是香港新界特色的乡村宴会制度,吃盘菜一般是在祠堂内举办,遇到有添丁或者婚姻吉庆诸事,有族人宴请,盘菜上下分层叠放,寓意上下和睦,阖族不分彼此,盘菜一桌八人,族人围坐一桌共享一盘食物,象征团圆之意。在香港吃盘菜也表示喜庆和吉庆的意思,香港旅游业者更是把吃盘菜开发成为旅游体验项目,盘菜目前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事日新,现代文明程度极高的香港,居然还演绎着民族故里极浓的特色文化,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宗亲族情,实在令人惊叹!
2021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施政报告》指出考虑修改《新界条例》,释放新界祖堂地,用于建设公屋,缓解香港紧张的住房问题。
香港现有约七千三百个祖堂,共持有逾2000多公顷土地,祖堂现时是由各家族选出的司理负责管理土地的使用及收益,土地所有权归家族全部男性所有,按照香港现行法律,若是买卖祖堂地需得到家族所有男性成员同意并得到民政事务处批准。香港的祖堂地现在大多经营不善,处于闲置状态,收益甚微。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祖堂占有如此多的土地得不到开发,修改条例,开发祖堂地解决居民土地和住房问题是切实可行的一项方案。
除了祖堂地外,香港新界依然保存着丁权以及丁屋等传统,亦即香港新界传统男性后代有一生申请一块土地营建一所住房的权利。
曾经的香港,是一个以香料著称的小渔村。如今的香港,已成为一座繁荣的国际大都市。而在摩天大楼、车水马龙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生长,形成了香港华洋交错的多元气质。
(注:至德传承 上传于吴氏在线-各省信息员微信群)
上一篇:靖州有个“杨梅节”
下一篇:湘黔“酸汤话”与四川“靖州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