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两千多年来,太伯的人格风范,成为上至庙堂皇帝推崇、下至江湖百姓崇敬的道德境界。
本人认为:近年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史上至德(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与丰富。其宗旨乃造就更多的道德公民、至德君子,从而实现文化繁荣这个发展的最高目标。
至德(精神)文化何以越千年而不朽?它包含哪些精神价值?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乃本文的阐述之旨。
一、至德(精神)文化的价值内涵
至德(精神)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价值中,它占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地位。它缘于太伯让王而孔子赞之“至德”。 它从周王朝延续至今,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其崇高的精神价值成为谦谦君子追求的道德境界。
那么,什么是“至德”?
从总体上讲:“至德”是道德评判,用较详细的文字来阐述就是: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最崇高的精神品格,最高尚的人格风范。至德文化是高尚的道德文化,至德精神是永恒的精神价值。从文化属性上讲,“至德文化”属于精神文化。
至德(精神)文化由哪些价值构成?这是本文需要阐述的内容之一。
本人认为“至德”并非面面俱到,“至德”并非是可以盛装一切嘉行懿德的巨大容器。在对“至德”的探究中,我们应该回归孔子的历史原点“三以天下让”的判定基础,以理性思维、逻辑规则来追寻与之紧密联系的价值内涵。而不是使信仰因素远远大于逻辑程序,掺入大量象征因素和想象成分。走得太远未免牵强附会,这在某种意义上会产生对“至德”的误读,乃至消解孔子所言“至德”的规定性与崇高性。这是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
要准确地把握至德(精神)文化的内涵,我们必须回归到历史的原点,去追问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称泰伯“至德”的源头是在哪里?
这个问题对于具有文化常识的人都是清楚的:它源于孔子之言:“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二是孔子言太伯“至德”的根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很清楚,就是“三以天下让”,尚无其他方面的关联。
三是为什么孔子仅仅凭着“三以天下让”的行为,就可以评判为“至德”?
因为“让天下”是六合之内最大的“让”,最崇高的“让”。这样的道德行为是极为高尚、极为伟大的表现。故此,孔子赞之为“至德”。
“三让王位”,这充分表达了太伯其让心之诚,其让心之坚。其让的思想基础是遵从父意,成全父愿,这就是“孝”的重要品格。
这些因果关系逻辑链条明白而简单,没有更多的因素纠结,没有更多的事件介入。正在于此,所以诸多学者均认为至德(精神)文化在其内涵上并不复杂,其核心就是让王位,以及太伯奔吴后的伟大实践所彰显的几大重要思想品质。
在阐述“至德(精神)文化”的时候,我们凭着太伯“让”的思想基础,“让”后的奔吴,与太伯入吴后“纹身断发”“千家拥戴”和修筑伯渎河、授智化蛮,传技于民,实现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等一系列史实,以理性的思维和逻辑的手段去获取事物的必然,去追寻历史的原态。
从“三让王位”,我们可以感悟到太伯谦让包容的态度。
从他为顺从父意而让位于弟,可知其孝友和爱的思想。
从他为融入荊蛮而纹身断发,可知其诚挚守信的品格。
从千里奔吴开拓梅里的实践,去追寻其思想基础,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些都是从太伯人生的历史事实中找到的思想资源。这些太伯思想资源的获取,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手段,秉持理性判断的原则所获得的。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成果与太伯的人生实践是相统一的,这种探究的方式方法是符合学术规范的。
对太伯的人生实践进行总结、以哲学的思辨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符合原生态的太伯思想文化,这就是以“孝友和爱、诚挚守信、谦让包容、自强不息”为内容的至德(精神)文化的四个维度,这就是“至德四维”。这“至德四维”表达了太伯的人生实践,彰显了太伯的人格风范。
两千多年来“至德四维” 犹如皎洁的明月,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径,成为从家庭到社会、从完善自我到实现社会和谐、从个人发展到国家之富强的精神文化指引,由此走向发展、走向成熟、走向文明理性,走向现代化。
太伯人格风范历千年而不朽,至德(精神)文化经百世而弥新,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她的合乎人性、理性、人道、天道、有利苍生,无害万物;原因在于这是优秀的文化,其优秀在于有利建构社会的和谐,在于有利促进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在于符合普遍的人性追求,符合理性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她流芳至今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简称“核心价值”)的内涵
核心价值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需要,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这就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内容的核心价值。
三、至德(精神)文化与核心价值的逻辑联系
从历史逻辑上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运行了两千多年的至德(精神)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渊薮。核心价值与至德(精神)文化的价值指向、价值逻辑是一致的。
这里我们对至德(精神)文化的四个维度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孝友和爱
这是从家庭到社会都必须践行的价值。
对父母的感恩,表达在孝敬。对家庭、对社会的和爱友善,是实现整个社会有序发展、良性发展之前提。
尝言:“爱,是不落的星辰” “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和爱情怀是善的彰显。“善”总是像冬日之暖阳,给社会带来温馨、给人间带来温暖。粗暴野蛮与和爱谦让是两种决然不同的行为模式。胸怀“和爱”者,必然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爱”具有强烈的包容意识,“和爱”情怀可以化解很多社会矛盾;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教化功能。即使在严肃的法律面前,教化依然是它的主要性能与诉求。从整体上讲,道德教化应该走在法律教化的前面,这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方式。
孝,是人的基本人性、基本良知,是人的道德起点,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感恩思想的表达。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说:“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从传统的孝延伸到对先辈逝者的敬畏:修坟建祠、清明祭祖、墓前叩拜,感怀源远流长世代相续的养育之恩,这是对孝的价值宣示与价值践行。
孝友还衍生出很多怜悯情操,温暖着社会。如:尊老爱幼,同情弱势群体,关爱鳏寡孤独,……等文明情怀。
正是传统文明的孝友之德,维系着社会各家族兄友弟敬,由此而导生岀和邻睦族之情怀,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站在这个意义上讲,孝友是我们的光辉名片,孝友是民族的传家至宝。正是这种重要性所在,历代各氏族都将孝友载入谱牒,作为家训族规,告诫世代族人践行这一价值理念。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人人践行孝友,个个心怀感恩,文化就会不断地进步,文明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就会充满和谐,人间就会充满温暖的阳光。
诚然,今天言孝必须摈弃“父为子纲”的腐朽内涵。必须摒弃传统中的盲目性与唯命是从,必须符合人性、道义、公正、文明、理性、尊严的价值标准,秉持符合现代文明的孝友之道。
(二)诚挚守信
诚挚守信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
诚信,是理性的表现。从根本上讲,诚信是天赋之责任,“你有责任诚信,你没有权力不诚信”这是社会常识,更是普世共识。不然这个世界就乱套了。这个“你”包括集体、团体、企业乃至国家。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也就没有文明。诚信也是个人品格的灵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高贵的品格。诚信也是民主制度的根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成熟的民主。民主靠宪政,宪法就是社会的契约,契约的根基就是诚信,没有诚信,契约就是废纸。
从宏观的视野看,诚信不单是个人的重要品格,亦是一个团体、企业乃至国家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品格。团体无诚信,难以立足;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更难言发展;国家无诚信非但难以立世,亦使国民丧失信心;国家失去诚信而充满谎言,那最终这个国家也将被谎言所击碎。历史告诉人们:国家、政府的诚信,是支撑国民信心、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谦让包容
谦让包容是民主、文明、和谐的重要条件,亦是友善处世的
重要方式。没有谦让包容的精神,就会走向分裂、对立、争斗,和谐就无法形成,文明就无从谈起,友善就难以实现或难于持久。谦让包容的情怀也为“自由、平等、公正”价值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谦让具有包容、容忍、宽容、宽恕的全部意涵和行为指向,亦具有同情、慈悲之情怀。谦让是一种人生的修养。社会称颂为人厚道、宽以待人,鄙夷尖酸刻薄、苛求于人;我们赞赏相逢一笑泯恩仇,不齿冤冤相报无尽休。谦让作为修养,就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就是待人谦逊真诚、宽让大度;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即使自己的观点正确而不被认同,亦同样需要谦让(有即将造成重大伤害、损失者除外);人们常说“得理也让人”,就是这样的境界。在成功时谦虚,得意时谨慎,富贵时宽厚,风光时敛藏。勿揭人之短,道人之隐,触人之痛,能尊以处人。这样的境界就是对谦让之维的深切理解与践行。在谦让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与坚强,是海纳百川的胸怀。
谦让,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是高尚的思想亦是伟大的智慧,是善与仁的表现。在人类走过的漫长历程中,我们发现:人类所缺乏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思想。什么是思想?思想的本意是:在确立“自我”的基础上,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客观存在)和改变世界的意识。思想是人类向永恒的未知世界无休止的探寻精神,是对世界以及人类的实践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进取的知识理性。“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然与其高而容日月。”人只有以大海之低和天空之高的胸怀,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处人所不能处,才能超然于纷繁、喧杂的世俗之上,淡泊宁静,玉树临风,从容潇洒,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博大起来。由此而言,谦让又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谦让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这种方式使人们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使人们达到一种崭新的境界。试想,如果对于一切新生事物都不持忍容的态度,那么,社会何谈进步,人类何谈文明。
谦让是做人的原则之一。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宽宏大度者,能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甚至尊重、悦纳与自己志趣不投,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对非议、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唇相讥,只能事与愿违,恶性循环。相反,如能冷静、忍耐、谅解,容时间作证,最终可以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大度者,能够以德报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谦让教会人们为人处世,教会人们和平共处,也教会人们合作互助与共同发展。
谦让之维的另一面是:接纳(指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不同与观点的异见)。历史也一再告诫人们:“真理有时在少数人一边”“一个人不可能绝大多数时候都正确”。生活也同样告示人们:除非神仙,凡人都不免有过。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我们务必在接纳不同观点上变得更加开放。这也正是民主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成为普世价值之必然,成为世人和谐、获胜之法宝。历史也一再证明:谦让生和谐,谦让生祥和。
(四)自强不息
自强者,自觉求强之意。是不满现状,是在现实中追求突破与提升,追寻更新更高的境界。是进取不止,万难不屈的壮志豪情。
自强,是现代竞争意识的原始表达;是社会发展、进步乃至繁荣的重要推力。是劣汰优胜、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需要有自强的品格。竞争是自然的公理法则,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自由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个人,在严峻的生存竞争中锻炼出最有效率、最能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拥有这些就实现了自强。
然而,竞争必须有道德规范的约束,有社会认可的游戏规则,文明竞争;而决非不择手段、超乎人道。
自强,具有广阔的包容情怀,以“不损人、不害众”为终极目标(劣汰优胜是自然法则)。
自强,不是无所节制的贪欲,不是刚愎自用、傲慢、固执、偏激、目空一切;不是普遍世俗中的争强好胜,损人利己,不达目的则狭隘生妒。
自强是繁荣富强的动力,自强者必然敬业。中华数千年的发展史,就是列祖列宗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丧失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非但难言发展,更是必然走向堕落乃至走向消亡。自强不息是至德精神的四维之一,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世界的发展之道。
至德(精神)文化已经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价值,已被世人普遍认可。以“孝友和爱、诚挚守信、谦让包容、自强不息”为内容的至德四维价值,千百年来已成为社会上各氏族家训族规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道德教谕而载入庄严的家族谱牒之中,要求子孙世代践行;以指引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氏族的道德养成,从而实现人生的成功、家族的繁荣昌盛。
由上可知:至德四维价值与当今提出的核心价值,非但具有价值相融性和密切的逻辑关系,而且其总体的逻辑与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四、核心价值与至德(精神)文化一脉相承
至德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本文化,它是历经两千多年大浪淘沙式的社会选择,它早已深深地扎根于公民的意识形态之中,成为家家户户教育子女去追求的人生价值。太伯的崇高德行,为历代文人学士所敬仰。除孔子在《论语•太伯第八》中高度评价太伯外,唐代诗人皮日休作诗云:“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明末无锡东林党著名人士高攀龙作《太伯城》诗道:“太伯城荒德末荒,至德遗址尚流芳;试观霸业今何在?不比勾吴让国香。”北宋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为太伯祠作诗:“至德本无名,宣尼以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两千多年来,歌颂太伯的诗歌,有记载的达数百首之多。凡此,皆表达着对太伯至德精神的崇敬。
核心价值以走向未来的视野,为我们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通向民族梦想所必须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我们要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我们的道德训练和道德素养,乃至成为我们的道德实践。我们相信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贯彻,对当下社会风气不良的改善是很有裨益的。它与千年来的至德(精神)文化非但并行不悖,更是对至德(精神)文化价值的又一次深入人心的普及。
文明不朽,薪火传承。太伯三让王位的至德风范,成为了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印记,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烙印在炎黄子孙的心灵中,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上,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和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文明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时代的发展,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引。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德(精神)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将伴随着时代的进程,而继续发挥其构建和谐、繁荣文化、提升文明,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资源。
注:
(1)古公亶父:周文王之祖父。
(2)至德:出自《论语•太伯第八》。
(3)太伯亦称泰伯。
作者为厦门市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
2019年11月26日
应安徽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开展“新时代至德文化研究”之主题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