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风俗习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最是甜酒年味甜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打扫除尘、置办年货。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筹备腊肉、香肠、糍粑等常用物质外,甜酒也是过年必备的美食!

       严格意义上来讲,说甜酒是美食、是酒水并不准确,而应该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饮品!

       甜酒,又叫米酒、醪糟、酒酿,我们乡下习惯叫“酒糟”。关于甜酒,我曾在《苗族饮食“三宝”:油茶、甜酒、蜜饯茶》一文做过介绍,重点阐述了它是女人“坐月子”的保健品。

最是甜酒年味甜

       但实际上,甜酒食用的场合特别广泛,不仅办喜事、做好事用来招待客人,而且也是农村人的日常食物。

       比如,农忙季节多数农户酿有甜酒,劳动之余,冲上清凉的井泉水,喝上一两碗,顿觉疲劳消失,精神抖擞。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地区的苗乡侗寨,甜酒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味。

       苗族人对甜酒可谓情有独钟,从“有钱没钱,喝碗酒糟过年”的俗语就可见一斑。

       具体来说,甜酒是由糯米发酵制成的一种传统饮料,营养丰富,色泽金黄,清凉透明,口感醇甜,风味尤其独特,男女老少皆宜。

       甜酒不仅味美,还具有不少好处。

       适量饮用甜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除有强身健体、滋润补益外,对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元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甜酒既可单独饮用,又可做调料用于菜肴的烹饪,真正好处多多,妙不可言。

       不过,要注意的是,正如“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广告语,酒量浅的人,即便喝的只是甜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喝醉了。

       其实,甜酒并非现在才有,这是流传千年的风味小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周礼》中早就有记载,中国古代也有“六饮”之说,酒酿便占有一席之地。

       而甜酒作为其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那时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利用发酵技术来制造谷物酒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汉代,甜酒已经成为了民间普遍喜爱的一种饮品,并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酿造工艺。

       至宋代,随着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甜酒的生产方式更加成熟,品种也日益丰富多样。

       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游山西村》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腊酒”,俗称“米酒”,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的家酿土酒,色白,稍浑浊,性若黄酒而口味较淡,后力较足。

       这种酒,一般在腊月酿制,春节饮用,故称“腊酒”或“春酒”,而一个“浑”字,也说明这不是纯净的酒水,而和今天的甜酒无异。

       既然陆放翁老先生如此描述,可以看出南宋时代的农村中,酿制和饮用米酒包括甜酒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所以说,在中华饮食文化长河中,甜酒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家庭聚会时增添温馨氛围的佳酿。

       特别是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佳节,喝上一碗甜酒,更加寓意深刻,更为至关重要。

       因为过年吃的不但在于味道,还讲究文化,而甜酒象征着生活甜甜美美,好运长长久久,更加受人青睐,也让年味变得与众不同!

       有甜酒的年才像过年,与其他人家一样,过年做甜酒也是我家的传统年俗。

       以前过年,尽管家里很穷,但每到年边,母亲都会做甜酒。后来,母亲跟我们走南闯北在外生活,可哪怕没有回老家过年,也一样要做甜酒。

       今年过年,是一个没有长辈陪伴的春节,父亲和岳父岳母多年前就不在了,而母亲也与今年十月走了。

       但是,一些习俗不能丢,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好在爱人能干,许多农活、家务活都会做,而且又是侗族人,苗乡侗寨的那些风土人情和人情世故基本都懂,平时也一直不忘根本在那样为人处世。

       可喜可贺,后继有人,爱人在某些方面就是接班人、传承人,老家的不少风俗习惯在我家依然还能发扬光大。

       前几天,爱人买来糯米和酒曲,做了一锅甜酒,味道还非常好!

最是甜酒年味甜

       如今,甜酒十分常见,超市里就能买到。可是,如果想自己做,还是需要花一番心思,下一番功夫的。

       甜酒的制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浸泡糯米:将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直至糯米变得柔软易煮烂。夏季可适当减少浸泡时间,冬季则需延长。

       2、蒸煮糯米:把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熟,约莫半个小时。蒸好后的糯米要粒粒分明,口感软糯但不粘连。

       3、冷却处理:将蒸熟的糯米摊开晾至室温,或者使用风扇加速冷却过程,确保温度降至30℃以下,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4、混合酒曲:取适量曲子粉均匀撒入冷却后的糯米上,同时加入少量冷水,轻轻搅拌使每颗糯米都裹上一层薄薄的曲子。这个名字与音乐里说的“曲子”一模一样,或许它的功能也一样包含了艺术性。记得一定是甜酒曲,而不是其他的酒曲。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粉末,却蕴含着让糯米发酵成甜酒的神奇力量,带来的不仅是酒精的微醺,更是那份独特的香甜与醇厚。

       5、装坛密封:将拌好酒曲的糯米装入干净的容器内,中间挖一个小坑(也就是常说的“酒窝”),以便观察出汁情况。盖上干净的纱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般用厚毛巾、小棉袄棉被保暖,或者放在炕笼上生火保温,慢慢将糯米转化为甜酒。这个过程,需要耐心与期待,每一天的变化,都是对美好结果的憧憬。

       6、等待发酵:根据环境温度和个人喜好调整发酵时间,通常24小时左右即可闻到淡淡的酒香,三天后甜酒基本成熟,此时可根据口味决定是否继续发酵。当酒窝里溢出清澈的酒液,糯米变得透明而软糯,便意味着甜酒已经酿成。轻轻舀一勺,入口即化的糯米与清甜的酒液交织,那份甜蜜直击心灵,仿佛一年的辛劳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温柔的慰藉。

       7、保存享用:做好的甜酒,正确的储藏方法尤为重要。甜酒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如果短期内能喝完,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若想长期保存,可以选择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室,这样能保存较长时间。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一家人围着火炉聊聊家常、吃吃瓜子,届时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甜酒,或是搭配粉粑、鸡蛋、糍粑丁等食材,口感细腻润滑、醇香甜蜜,寓意着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这年味就有了!

       在袅袅升起的热气中,甜酒那独特的芬芳瞬间弥漫了整个房屋,还未来得及品尝,暖意便已涌遍全身。

       舀起一勺,轻尝一口,甜度与热度自舌尖迅速蔓延至心底,带来味蕾上的享受与满足。

       一碗“老底子”的甜酒,不仅只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那甜蜜的滋味,吃在嘴里,暖在心间。

       新春佳节里,当一家人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甜甜蜜蜜的甜酒时,别提有多幸福,年味也更浓了、更甜了!

       不管时代怎么变迁,这种传统的美味,却一直与我们息息相关,是我们的最爱。

       这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着,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一口最原始的味道,这就是甜酒的精华,也是诱惑。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