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即日登
阙,躬覩
圣明,士生兹时,寔千载良遘也,敢为我同心者贺之,但自入都以來,虽日接贤人君子之绪论,与大人先生之模范,固不可谓无相观丽泽之益也,然至於亲之如骨肉,诲之如子弟,一言一事,必相告诫,如 翁之视宪者,则未之或见矣,安得不令人怅憶,思慕寤寐反侧也,所异芳豫日隆,中外倾心,庙堂虚宁以待久矣,及门造请,可以指日而计也,馀所欲言考,冗中未暇,悉布,统希涵照为祷。
傅希挚简介
傅希挚,字承弼,别号后川,明代北直衡水县大柳林村(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大柳林村)人,居官后举家迁往衡水县城河西街。
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中举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中丙辰科进士。中进士后授山西安邑县知县。在安邑考满后,傅希挚被提拔为户部主事。
嘉靖四十年(1561 年)主计上谷(今河北宣化)。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傅希挚以户部郎中外放淮安知府,隆庆元年(1567年)傅希挚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负责整饬淮扬海防,御倭有方,使“倭不敢窥江北”。
隆庆五年(1571年)五月和十一月傅希挚先后升任顺天府府丞、山东巡抚。
隆庆六年(1572 年),户部以饷乏议裁山东、河南民兵,傅希挚上奏称:“山东民兵皆数年团操精锐, 今一旦停罢,以三千游手待哺之众,扼其吭而夺之食,必有攘臂脱中之虞,且事机不常,一时议复则人各涣散卒难调集,此兵不可罢。”“此议乃止。
万历元年(1573 年)在傅希挚等的奏请下 恢复了孔氏世职任曲阜知县的做法,展示了对孔圣先师的推崇和敬意。
万历二年(1574年),傅希挚改任总理河道,黄河在邳州决口,倒灌于漕三十余里,傅希挚集夫挑浚。
万历三年(1575 年)年二月,傅希挚上疏请开泇河,虽然此次开泇河之议因各种原因而未成,但傅希挚的建议为后来的开泇河成功提供了借鉴。明代规定河道三年一次挑浚,每年漕运之先还必须事先挑浚。
万历四年(1576 年)夏,黄河在崔镇决口,清口被淤,高堰被冲,淮水南徙,黄河决口事关漕运的安危,漕运总督吴桂芳主张复黄河故道、以老黄河之路入海,傅希挚主张堵塞决口,束水归漕。
万历五年(1577 年),廷议以二人意见不合,改傅希挚任陕西巡抚。
万历七年(1579 年)傅希挚升为户部右侍郎,同年值内艰回籍,因陇右矿贼未靖被参,革任闲住。
万历十一年(1583 年)二月,朝廷又起用傅希挚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十一一月,傅希挚回户部管事,次年升为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
万历十三年(1585 年)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后又任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
万历十六年(1588年),侍经筵,赐麒麟服,从一品俸。万历十七年(1589 年)加太子少保致仕。
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逝于衡水,赐祭葬如例,礼部议祭三坛,工部议葬崇祀乡贤。傅希挚葬在今桃城区胜利西路以北、报社街东侧,民间称为“尚书坟”,原坟前建有高大的牌坊,还有石马、石羊等物,可惜毁于文革中。在挖掘“尚书坟”时,墓中除了一口木棺以外,别无所见,下更加证明了傅希挚的家无余财、廉洁俭朴。
上一篇:序祖宇之成式以示长孙择地之法
下一篇:吴从宪与同麓余有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