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灭亡后,吴王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婺(wù)源(古属安徽,今属江西),后繁衍成鄱阳、浮梁、余干、乐平、进贤、安仁等多个吴氏支系。至隋唐时期,吴氏已有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郡望,以后又有延陵郡。永安吴姓郡望延陵。
瓯渠村初建于南宋淳佑二年壬寅(1242),为吴姓人聚居之地。其吴氏始祖金明名澡,又字肇鉴,号孚叟,仙居厚仁里,赠武节大夫唐臣公孙也,生于宋绍熙甲寅(1194年),卒于咸淳己巳(1269年)。始祖幼年好学,文武兼修,弱冠,有悲于宋朝廷苟安
响塘坝人间天堂 四川省重庆直隶酉陽州响塘坝九房族谱在清道光18年(1838)戊戍岁由秀才吴再新、吴正馨叔侄二人爬山越水到湖南省沅州府芷江县平四里老黄寨祖地手抄九房族谱,民國23年(1934)甲戌岁由晚清秀才吴直康再次手抄原族谱保存至今。谱曰:始迁祖吴光海父亲通仕公
在三门,吴姓村落有东谢、桥下、竹墩、三岔、南岙、陈岙、菜湾、上界溪、下界溪等十来个,它们都是吴岙村的分支。今天的村有名堂就带大家走进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珠岙镇吴岙村。据《吴氏宗谱》记载,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年),吴集义
渤海家声远,延陵世泽长!我们是渤海郡,泰伯100世后裔,祖籍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吴家坊,始祖八四郎公,现居浙江杭州建德。我们有较完整的族谱,光绪辛巳年(公元1881)修编,族...
始祖江苏梅里泰伯、仲雍— 十九世延陵季扎公— 六十九世江西永新主薄晳公— 七十八世南雄始祖骘公— 八十三世广州始祖善庄公(曾氏夫人携三子彦泽、彦时、彦辉避地羊...
重庆市江津区永兴镇吴家祠堂(吴永亨祠堂略记)明末清初(约公元1650年前后)入川始祖吴自然(渤海,即江南苏州府)经江西从湖北省麻城市孝感不远千里来到贵州省遵义南隅里四甲(六甲)地名:黄水坝,皂角井(双水井,核桃园何家岩口,庙子垭一带定居建祠立业。
5世讳千七郎,五四郎之子,配张氏、杨氏生二子:长三三郎、次六四郎;千七郎生于南宋,卒于元后,葬永定思贤水口塘窠里。妻张氏葬翁坑尾吊涧背,妻杨氏葬大埔雪坪。据台湾《大族谱》载:千七郎娶张氏、杨氏生七子
观乐堂吴氏,系长沙王吴芮之裔,左台吴少微之后,明初吴阳谷公自婺源迁到怀宁县大丰乡(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梅冲里。至今已传二十多世,人数据说现有数千,宗谱已...
来源于平阳吴氏通志——誉德 肇基祖进诣公,讳盛宗,祖藉福建安溪县,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迁入浙江平阳,初居四十二都石园,后转迁四十四都湖坪,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