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塘三里吴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家族发展脉络清晰,从谱牒的修撰到迁徙定居,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精神。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江西安塘三里吴氏的发展史。
一、谱牒传承历程
南宋初启修谱:吴氏谱牒的记录始于宋嘉定壬申年(公元 1212 年),十三世孙光祖宗之逮。到了嘉定甲戌年(1214 年),先祖首次修谱,目的是与蜀地吴氏建立联系,梳理家族脉络。这一时期,吴氏家族开始重视家族历史的记录与传承。
咸淳年间复修:真宗咸淳甲戌年(公元 1274 年),京对族谱进行了复修。此次修谱极为严谨,不仅深入探究了家族的起源,详尽梳理了家族各支派的发展,还仔细分辨了各支派世系的真伪。同时,在谱中增添了衣冠图,以展现家族的辉煌。然而,四年后的丁丑年(1278 年),南宋灭亡,城池沦陷,族谱不幸遗失。
元明期间波折:十二世孙仁叟兄弟从苗令手中寻回族谱,本欲再次修缮,却未能完成便离世。元至正癸巳年(1293 年),峒獠叛乱,城池被焚,吴氏家族的房屋被烧毁,族谱再次遗失。好在十五世孙贇努力购回收藏。贇担心家族繁衍壮大,族谱容易散失,于是着手续修,虽完成初稿却未刊刻。元末,玄堂开始修安塘三里房谱。明朝洪武年间,茂初、尚京、尚武于 1377 年进行了续修。
明中期完善:天顺己卯年(公元 1459 年),十七世孙全与嘉绩对宗谱进行重修。他们认真核实内容,补充遗漏,将各支派统一进行修撰,并把相关资料汇总到房谱中,用杜诗四十字号进行编排,让族谱内容相互呼应,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成化癸卯年(1483 年),通德翁、昭谅、昭章、仲博诸君商议进行通修,但旧谱对此记载并不完备。
嘉靖大成全谱:明嘉靖癸巳年(1534 年),翁之孙鐸(蒨派三里二十六世孙博溪;鐸,英教)特别查阅各派系资料,研究前后诸谱,将先前的序跋、衣冠图、季子庙、號勅谕、记传、祖坟忌日、鼎铭谱图等内容完整记录下来,对宋、元时期的族谱进行合并修撰,命名为《吴氏全谱》。此次修谱秉持严谨态度,没有随意增减内容,不论家族成员富贵或贫贱,一视同仁,使族谱内容全面无遗。虽然他乡异省的支派未能全部修撰,但旧谱留存,各支派的情况也能清晰显现。像廉里、横路、桂江、欧田、淇汴田、白土、衙前、大岗、中村、台北、白沙、南岗等派都进行了增修,而永和、吉村、花村之派也有简略增修,只是因地域偏远、家族庞大,无法全面详尽。随后,以 “易诗冬至子之半” 八句四十字号进行编辑,分发给各派。同时,用八音 “金石丝竹” 等字号编成八本,单独送给会同远口,并叮嘱族裔谨慎保管。
二、家族分支与地域分布
永新多派:永新地区的烟岗、欧田、廉里、汴田、胡山、白土、衙前、黄淇、桂山、横路、杜下、厚湖合栋等,共有十二派。这些分支在永新地区开枝散叶,传承家族文化。
庐陵六派:庐陵的安塘三里、博溪、大岗、南赤陂、龙头山、永禾、三板桥,共六派。其中,安塘三里吴氏尤为重要,其得名与家族迁徙密切相关。
安城十派:安城的中村、台北、石溪湖、丘厚溪、石桥、香园、吉村、花村、金田、楼东,共十派。各支派在安城地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永宁诸派:永宁的城下、大礱、皮江、木村、江头、焦皮等派,在永宁地区传承家族血脉。
泰和与异藩之派:泰和的白沙、南岗两派,以及与异藩相邻邑的古攸、潜江、会同、远口等派,都在不同地区延续着吴氏家族的传承。
三、安塘三里地名由来
吴篪与子辈迁徙:要探寻 “安塘三里” 的由来,需从泰伯 70 世孙吴篪说起。吴篪,又名常、殿真,因喜爱庐山美景,迁徙至庐山,号庐山翁,担任江南东道九江德化县令。他育有十子,皆在庐山国学修业并任职。其中,第八子彦皙又名吴皙,祖籍江南道江陵,任南唐江南西道永新县主簿。因其勤政爱民,卸任后被百姓挽留,定居永新,并在宅旁凿井,人称 “义井”。吴皙有二子,长子吴熄回归庐山奉亲祀祖;次子吴炤,先居永新义井,后迁城南烟冈里。
孙辈与十二代孙迁徙:吴皙的孙子吴愿、吴惠迁至廉里,吴愿居廉里中院,吴惠居廉里上院。到了皙公 12 代孙吴暹,因求学迁家于庐陵安塘里。从永新义井到城南烟冈里,再到庐陵安塘里,吴暹后裔辗转迁居第三个 “里”,故而被称为安塘三里吴氏。“安塘三里” 这一地名,因吴姓家族的迁徙而诞生,充分体现了吴氏家族开拓、进取与创新的精神。它是吴氏家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立志创新的生动写照与有力佐证。在家族活动中,如清明扫墓、六月六晒谱等,“安塘三里” 作为重要的地理标志和家族符号,始终铭记在吴氏族人心中,维系着家族的情感与传承。
江西安塘三里吴氏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家族奋斗与传承的历史。从谱牒的兴衰到家族的迁徙与分支,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精神。如今,吴氏家族在各地继续传承和发扬着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为家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着力量。
下一篇:江西萍乡东阳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