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古村俯视图。罗云桂妃 摄
当代学者大抵善于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
避开上述问题,把繁重的身子从办公室腾出来,缓解疲劳的眼睛和锻炼酥软的肌骨,去一个地方游走,观赏几个景点,收获一个好的心情。以此种心情——若能写出点东西来,抒发游山玩水留下意犹未尽的感慨!显然是令人欣慰的,起到传播地域文化和参考价值的作用。
于贵州天柱而言,地湖这个飞地,是否符合你的观赏口味?具有双重选择性的问题,答案至今不得而知。倘若把地湖比喻为“孤岛上的飞地”这个新的名词,赋予它全新的一个生命体,一点都不为过。因由是,地湖置身于湘黔边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一些光芒掩映在“被现代人忽视”之下,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凡是金子都会有发光的时候,凭这个潜在的意识观点,显而易见,地湖是否值得一去探个究竟,答案就显得肯定和明朗起了。
猛虎卧食一角—罗云桂妃 摄
行政区划上的孤岛
地湖位于天柱东南面,隶属于贵州省天柱县,是天柱县辖区两个带“乡名”的袖珍古镇之一。距县城54公里,距远口镇19公里,距会同县26公里。周边与湖南省会同县的地灵乡、广坪镇,靖州县的大堡子镇、坳上镇接壤,从而形成了一块被湖南“三镇一乡”严密包围的“插花地”。全乡国土面积30.5平方公里,辖地湖村、岩古村两个行政村,29个自然寨,54个村民小组,人口4680人,苗族吴姓人口占99%以上,是天柱县面积最小、村寨最少、人口最少的乡镇。然而,从表面字义上理解,大多数人误认为地湖是一个大湖泊的地方。
其实,地湖是贵州省辖地切入湖南省会同县辖境中的一个“行政孤岛”。从目前的行政归属来看,地湖属于贵州省天柱县管辖。从民族归属来讲,吴姓人群系苗族,而住在其隔邻隔壁的湖南蒋姓人则属于侗族,少数朱姓则系汉族。因此,从民族文化角度去看,地湖是被侗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包围着的“文化孤岛”。在民族识别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只有贵州籍吴姓人群才被视为苗族,而隶属于湖南会同管辖的蒋姓、朱姓以及湖南籍吴姓人群都被认定为汉族。20世纪80年代,随着民族识别工作的深入,被视为汉族的湖南籍吴姓人群重新被认定为苗族,湖南籍蒋姓人群重新被确定为侗族。他们与地湖边界上的人群同等享有少数民族的身份以后,心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衡。
依上述文字分析,地湖为侗文化背景中的“苗区”,民族文化上的“孤岛”。
就它的地位而言,天柱县、会同县隶属湖广行省靖州属下的辖地时,地湖插花地只属于县级层面的插花地。雍正五年后,随着天柱县划归贵州行省所辖的黎平府属下,雍正十一年又改隶贵州行省的镇远府管辖,至此,地湖插花地变成了跨府、跨省的插花地。历史地位凸显了出来。
总之,地湖是“一块贵州飞落湖南的‘插花地’”,虽游离于天柱母体之外,但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天柱建县之日起,就一直认同天柱这个“母亲”,几百年不变,矢志不渝。
吴氏宗祠(按鳌山祠原貌修建)。罗云桂妃 摄
地湖“飞地”的由来
“飞地”对于西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实属普遍;而对于贵州而言,地湖是它的唯一的一块“飞地”。想要了解地湖“飞地”的由来,有“三个版本”流传至今。
“版本一”是“世德公地湖卖鱼”。内容大致如下:
世德公少年时代生活在清水江边的远口,家有世禄、世德、世铭、世雄四兄弟。世德公在家中排行老二。不到二十岁年纪的某一天,世德公在其父亲的吩咐下,从远口挑鱼来地湖卖。当年,地湖主要居住蒋姓人,其中,蒋姓人群中有一大户人家,蒋父曾做过官,在当地很有势力,掌握着大量的山林和田土。唯一的缺憾是家中有一十八岁的女儿,不会讲话的“哑巴女”。蒋父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偶遇一算命先生,告之该女乃要“见夫才能说话”。无巧不成书,就在世德公挑着鱼经过地湖岩板头的小路上时,被蒋父的“哑巴女”看见,并跑回家告知其父亲“有人卖鱼来了”。蒋父见其女儿能开口说话了,高兴至极,并联想到算命先生所讲该女要“见夫才能说话”这一“预测”。于是,就特意把英俊的年轻小伙吴氏世德公留下来,雇其当长工。蒋父见其吴氏一表人才,老实又能干,就将其女儿许配给吴氏。吴氏世德公顺理成章成了蒋家的上门女婿,并赠送这对夫妇一块风水宝地——虎形山,作为吴氏夫妇的基业。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吴氏家族人丁兴旺,目前,发展到千户人家四五千人口。历史以来,地湖的吴姓人群视世德公为地湖开基始祖,是世德公的后裔,他们都说世德公是来地湖卖鱼后,留在地湖并定居此地的。据《吴氏族谱》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德祖位下八世孙吴仲华撰写的《德公墓碑记》时,首次明确了“世德公”生辰及其在远口吴氏宗族系谱中的位置,属吴盛六世孙的后裔。通过吴仲华的这一记载,世德公由远口徙居地湖确有其事。
“版本二”是“天柱改所归县”。地湖之所以成为插花地,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天柱“改所归县”有直接的关联。“改所归县”的目的就是“以平服苗民”,意思就是安抚苗人。据康熙二十二年编订的《天柱县志》记载:
明洪武二十四年,苗人猖獗,楚王率领官军征进大坪、小坪等处,始据靖州卫左千户以守御之,此天柱所之所由来。越万历二十五年,本所吏目朱梓抚苗向化,申详兵备道徐公榜、分守道郑公锐、分巡道陈公惇临,贵州巡抚江公东之,湖广巡抚李公得阳、巡抚赵公文炳,会疏请照武冈、城步例,改所为县。照山东费、郯二县例,以吏员升县令,遂改为天柱县。割会同峒乡、口乡、汶溪并本所苗寨以成县治,爰设知县。
天柱置县时,“峒乡四里与口六口七士民诣臣投服请恩,愿附新县”——原隶属于会同峒乡四里的地湖、大样、远口、竹林、杨家等地拔给天柱县管辖。天柱置县之前,“峒乡四里”指的是今“地湖、大样等地”。因此,地湖“飞地”由此而来的时间是在天柱置县之时。
永兴石拱桥。罗云桂妃 摄
“版本三”是“从旧地契上飞来的土地”。
传说此地有一个山坡,极像一把壶,所以叫“地壶”,后改名为“地湖”。地湖之名由此而来。据说,地湖甄家慕组吴德盛先生,家族溯上数代,就已落户地湖。“禄、德、铭、雄,掉落一个在地湖”,说的就是其先祖有一支自江西迁到今贵州天柱的远口,后在地湖买田置业。吴德盛老先生口述:“那时候,我们的先祖从贵州过来买田,这里,那里,东买一点,西买一点,山上,山下,都有。”吴氏家族还保存着150年前的“地契”“林契”,分别出自清朝咸丰、同治年间。
据各种史志所载,自明朝设立天柱县后,“由于所划区域多山陵,少田地”,像吴氏家族这样的“天柱县贵族世家及天柱远口一带的苗民”,在“会同地湖内买地耕种”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民国三十三年(公元前1944年)”,地湖越来越多的地盘划入贵州版图,最后形成了孑然兀立的“飞地”。
孤岛上的风景名胜
虽然没有如雷贯耳的名声,但地湖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
这一“飞地”促成了未来旅游前景的优势,它的优势从一副有趣的对联可以得看出来,联词如下:
黔地一隅,三县联九村,才罢黔歌又湘曲;湘江两岸,一足跨双省,欲知北面即南方。
从吴志文先生所作的这一副对联获知,想要去地湖行游,无论是从贵州的天柱而去,亦或是从湖南省的会同、靖州而去,都十分的便捷。同时,还能听到悦耳淳朴的民族歌谣。
地湖现有的景点未能在此一一地进行推荐,展示其风采。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能简单地介绍其中的几处景点,虽留有遗憾,却是在所难免。保留其神秘的面纱,以期许“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猜想,是一种有趣的探索。
猛虎卧食——地湖四十八景之一。
地湖集市一时繁荣鼎盛,四周群山环抱,一派生机,坝区形成一个地中湖,湖面百亩良田平坦宽阔。形如“猛虎”的山形就卧在沃土良田的一侧,庄严威武,气势雄伟。
它位于湖的中心地带与鳌山祠、猪形、螺丝井、仙人脚、风雨桥等景观遥遥相望,山形犹如一虎模样的虎形山,活跃威严。山高水长,山水环绕,引人入胜。它盘踞扒于溪口,伸展于湘黔内外。七百年前,吴世德弃官归故里寿终,便安息在虎脑王字印中。至此,这一方热土,受众人崇拜和敬仰。
鳌山祠——地湖四十八景之二。
鳌鱼山是地湖的一座宝塔山,此山独立挺拔,风景优美,地形奇态异状,周边居所团围,祖辈视为宝地。明朝万历年间,吴氏祠堂就建筑在鳌鱼山上,取名:鳌山祠。
鳌山祠高大雄伟,光彩夺目。祠内五龙抱柱,名人塑像龙飞凤舞,形式不一的各种雕刻艺术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宽畅文雅的大厅小厅,厨房宿间,整洁干净利落。
堂前为吴族先祖的巨幅画像和灵位,两侧为各式的装饰和功德碑,用砖块做成的窨子屋,十分美观。走进祠堂,一幅幅“德祖莹灵朝鹫岭,吴氏宗祠跨鳌山”等对联和无数板幅的诗词跃入眼帘,引来无数文人到此驻足观赏。
地湖(甄家慕)风雨桥。罗云桂妃 摄
1949年全国解放,农民协会就建立在鳌山祠,闪耀光芒,成为地湖人民的象征和希望。只可惜,已损毁,原有风貌依旧长存在地湖人民的心中。2016年,地湖乡民选址在三管团寨友谊溪对岸的马鞍山脚,重建鳌山祠,以作纪念。
天堂山——地湖四十八景之三。
天堂山是地湖境内最高的一座奇山。奇山高大俊秀,魁梧雄壮,居四周群峰之巅,耸立云空,势如拱星。天堂顶遮天盖地,气势凛然,威震一方。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览湖中全景,可见左侧是一轮弯弯曲曲的玉带流入湖中;另一侧是卧山猛虎威严卧食,当空一座月形山犹如悬空而挂,湖中景色美如画,月角凌空呈彩霞;右上方呈现栩栩如生的马鞍山;前堂是湖中鳌鱼,独立挺拔;山脚是一片丘陵坡。明堂案山、猪形山等引人注目,从山顶到山脚长达数百米,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玉带飘然而下。细细一看,像一条巨大的蟒蛇从山上往下猎食,又像一条长龙溜至湖边,形成奇特优美的丘陵地带,蔚为壮观。
地湖风雨桥。风雨桥坐落在甄家慕组的友谊河上,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桥长17米,宽6米,六柱落脚,桥身选用上等油杉为建筑材料,两边设护栏靠背,各有木板坐凳。桥面用木板铺垫,上盖青瓦,四角飞翘,整个建筑物不用一钉一铆,全凭木工榫接,为苗岭一带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
地湖为贵州唯一的一块“飞地”,此风雨桥便成为连接黔湘两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当地村民议事、聚会、纳凉的场所。纵观桥头有一口清澈的水井,井旁有一株盘根错结的古银杏,树枝伸至桥顶掩映,春夏时节,坐在桥上,四面清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简介:姚江,生于70年代,贵州天柱人。著述《伊中园》《马西的州长梦》等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