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吴氏渊源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从遗传基因分析本支吴姓来源

       大多数吴姓人都尊吴泰伯为始祖、仲雍为传世始祖,且有家谱为证,但事实上,吴姓人是文化上的一家人而不是血缘上的一脉相承。

       现代基因科学和分子考古学为我们的祖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为男性人类有个叫“男性单倍体”的遗传特征,它是通过基因遗传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的,并且传男不传女。一个人带的这个特征永远都不会改变,更作不了假,它把不同父系的人群区分开来。

       就拿我们吴姓来说吧,目前主要有三种男性单倍体 -- N 、C、O系列。其中:(近7千多年的情况)

       1)N系,主要来自北亚、东北亚(蒙古高原以北),如早期的丁零人、铁勒人,后期被称为突厥人。细分的话,N系有“N南”和“N北”两支。N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北亚等地。N南则是N系向南行进的部分人群,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和黄河中下游区域。

       2)C系,主要来自蒙古高原,包括不同时期的阿尔泰人、鲜卑人、柔然人、室韦人、蒙古人,后期统称为蒙古人。

       3)O系,是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占汉族人口的绝大部分。

       N系和C系两大部落在历史上多次互相臣服,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他们占汉族人口很少一部分,约5%。

       目前已发掘的古墓葬群,通过古基因检测得出的考古结论是中国周朝姬姓王室是N北,贵族是N南。那么,根据吴泰伯历史,吴姓嫡传男性单倍体是N系。

       我们了解到在中国夏、商朝时期,人们基本上还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所以姬姓家族及其部落其实是由N南、N北、C等组成的。因此,在吴姓人群中有N、C是正常的。以笔者的理解,当年吴泰伯、仲雍出走到今江苏无锡区域,肯定不只是两个人,必定是两人所处小部落的部分人员一起出走。当然,这部分人员的数量比起无锡区域的原住居民那是少得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吴姓人口绝大部分为O系的原因,因为吴国被越国灭国后,很多国民以国为姓,他们是吴国的当地居民血缘,与吴泰伯、仲雍部落的血缘不相同。

       笔者基因检测结果,其N-Y72712节点的突变发生在3720年前的夏朝,该单倍体接下来又分成了三个支系,在商周时期有较多的人口增长(基因检测机构结论,笔者注),这与历史现实相一致。

       笔者支系基因发生突变的另一个节点是2160年前的秦汉时期,据历史记载,在该时期吴姓当中只有长沙王吴芮家族发生了人口爆发式增长。加上笔者家谱记载的始祖吴祐是饶州人(具体是今余干县白塔村,笔者注)。而余干是吴芮的出生地,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自己与吴芮同族,当然还有待于考古得出吴芮家族男性单倍体特征加以证实。顺便提一下,按照近年来各方对吴姓世系的研究,吴芮属于吴王夫差后裔,而其他大部分吴姓属于季札后裔。

注:吴武,作于2024年5月28日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1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宗亲

    吴芮出生于余干县社庚镇邓墩村五彩山下,其庶支后人在此繁衍,大约在唐宋交汇之际,其一支脉伯范公分迁至安仁吴岭云锦河畔(今余江马荃邓埠一带,古云锦河后称之为白塔河)发展为安仁吴氏。古余干县属饶州府域,析地置安仁县(今余江)后,仍同属饶州府管辖。

    2024-06-07 12:07:03 回复

    验证码

个人文集


吴武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