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担心子孙后代生活得太安逸,就在皇城中主持建造了兵工厂,让赵家人多多接触军事。
兵工厂规模宏大,周围高墙也很厚实,但内部道路却只有一条,并且修得弯弯曲曲、非常狭窄,尤其是临近门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带一件兵器出来。
这么布局,明显不利于运输嘛!有大臣表示反对,赵匡胤却不为所动,只说了六个字:“百年后见分晓。”
到了宋神宗年间,有人策动兵工厂工人造反,上千人拿着武器往外冲,却被两三个守门士兵镇压了。
原来,兵工厂道路狭窄弯曲,人再多都无法形成战斗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士兵堵在门外,出来一个杀一个,再加上水粮断了,造反工人只好全部投降。
然而,到了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整天听着兵工厂打铁炼剑之声,觉得太过吵闹,便下令将兵工厂迁离皇城,此后整日沉溺于琴棋书画。
不仅如此,宋徽宗对赵匡胤设计的七拐八弯的开封城墙也是满腹意见,觉得这样毫无美感,有损大宋威严。于是,下令将城墙统统改直。
若干年后,金人大军压境,几发炮弹就轰开了开封城墙,直捣皇宫,不费吹灰之力掳走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
读罢《百年后见分晓》这则历史故事,不由得想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成语,意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
这是孔子的千古名言,长期以来成为从政、做人的依据。朱熹也引用强调:“人当思渐虑远,防于未然,则忧患之事不得近。”
告诉从政的君子,要目光远大,不能短视近视,只看到眼前的事,要防患于未然,决胜于千里之外。
想得长远,才能走得长久。小而言之,个人是这样,大而言之,国家的前途也是如此。任何时刻都要做好长远规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句话说:“明天和意外,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
人的一生要发生很多事情、经历重重磨砺,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人提醒你。
只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长远的打算,才能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容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
如果只是一味地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或者陶醉于曾经的成功,那就有可能被隐藏在后面的危险击倒,亲尝自酿的苦果。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尽量往坏处想、尽力往好处做,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夏天的时候,蜜蜂正在努力地采集花蜜,而蝴蝶却仍然在花间散漫地游玩。
蜜蜂提醒蝴蝶冬天将至,应该积粮防饥,然而蝴蝶认为距离冬天还有一段长时间,以后再作打算。
结果冬天一到,没有储粮的蝴蝶最后落得饿死的下场。
这个寓言和家喻户晓的寒号鸟的故事异曲同工:懒惰的寒号鸟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时候,总不记得为自己过冬垒一个温暖舒适的窝,结果被活活冻死。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在危机来临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在危机已来到时手忙脚乱!
从生活的层面讲,凡事想得远些,看得深些,做得细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人活着,如果从不反思过往,不为未来谋划,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谋划和思考的过程中,总要设想到一些困难和不如意的情况,从而筹划如何去解决。若能把困难和不利的因素考虑得充分些,就可以使事情更顺利些,比他人更幸运些。
可惜,很多人往往事到临头,或因得意,或因烦闷,而只顾眼前,把“远虑”忘得干干净净,故而活得磕磕绊绊。
天下的“后悔药”,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鼠目寸光、苟且偷安造成的!
作为职场人来说,更应该牢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只活在当下、只考虑眼前得过且过,而要有长远的事业蓝图,远大的理想抱负,才能一路向前、出类拔萃。
身在职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做抉择的时候。有些决定做得好,就能平步青云,从此踏上金光大道;有些决定做得潦草,则会落入陷阱,甚至永世难以翻身。
一个人一旦有了职业规划和理想,眼光自然就会变得长远,不再只是纠结于眼前的利益、重视短期的功利,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语义不通;做事前先有计划,就不会遭遇困难;行动前先有防备,就不会后悔。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做到深谋远虑,办事才会顺畅,成功更进一步。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所以,我们在做事之前,就要有通盘的考虑,必须想到可能遇到的危机和风险,并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举措。
有了这种危机意识,我们就能一边向最好的方面努力,一边不至于疏忽最坏的意外。只要不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上一篇:改造命运的五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