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吴氏传说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浙江江山吴氏与清末“罗平国”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浙江江山县一带遭遇大旱,商家富绅囤粮居奇,抬高米价,民怨积聚,延至光绪二十六年夏,正逢当时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原籍江山县的刘家福,在福建浦城县积极参与反清的“终南会”活动,于当年农历六月十四日聚众头裹红巾起义,从福建九牧一路攻克浙江江山的枫岭关、仙霞关,直下峡口、凤林等地,一时队伍增至数千人。

       而此时,江山县佛堂乡的刘家福义弟吴嘉猷也带领千余人西来汇合,义军声势大振。吴嘉猷的父亲吴洪星为江山终南会首领,刘家福拜他为义父。刘家福和吴嘉猷均拜福建九牧终南会的程铁龙为师练武。吴嘉猷因头顶患皮肤病被后人丑称“吴瘌头”。顺应民心的义军吸引了多地民众组织和人士的加入,队伍速速壮大到数万人,且先后攻下或占领了江山县城,衢州郊区、玉山、龙游等部分地方,以及进攻衢州城未果。期间宣告成立“罗平国”, 吴嘉猷被推举为“皇帝”,并封百官。“罗平国”称号最早见于唐朝末董昌,其后是元朝大德元年陈空崖与其嫂苏锦娘。“罗平国”的主要宗旨是要建立平等的民众国家,其地理范围均在浙江。

       “罗平国”的起事与当时的衢州教案交织在一起,极大地震惊了清廷,内外压力下,清廷调动浙江、江西、福建等数省兵力加以围剿,最终因为没有等到预期的外部援军,近两个月后,轰轰烈烈的这一清末农民起义失败了。

       根据现今的相关资料,吴嘉猷撤退到现在的玉山县境内被剿杀,家人除一名儿子幸存外其他均遇难或被清算,吴嘉猷在玉山的宗亲也受到连累或牵连。吴嘉猷的后人此后一直比较低调,仅前些年在江山电视台的采访中稍有露面。刘家福据当时官方宣告也在围剿中被杀害,但前些年有一位称是刘家福后代的人写了一本书,书中陈述刘家福当时逃脱了,并隐居下来娶妻生子。

       笔者近些年研究家族史,从中发现江山县佛堂乡的吴姓人家最早是北宋时期由衢州常山而来,他们是后唐衢州刺史吴祐的后代或家族人员,在元朝末明朝初该族人口居住在本地已经不多了,而从其他地方却迁移来了不少吴姓居民开枝散叶,成为当地吴姓主力军。所以,领导起义的吴嘉猷属于哪个家族尚有待研究。

       按本家族谱,我们是后唐衢州刺史吴祐的后裔,在宋开禧三年(即1207年)由容州节度使的迁始祖吴珍开始从衢州移居现在的上饶市广丰区。另据谱记,吴嘉猷“罗平国”的部分人员当时也来到广丰的排山乡地区,本家族人员吴国士(号香如)招集众人参于平定立功,受到清朝廷嘉奖。香如公后来参加同盟会,也加入了反袁称帝活动。由此可见,在江西广丰的吴祐后裔并没有受到“罗平国”事件的连累。

注:吴武,作于2025年4月5日


上一篇:上古神话中的吴氏与春秋时期的吴国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