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作为古老姓氏,传承至今,家族脉络庞杂。为帮助后人理清家族传承的线索,明晰世系与班派,现将相关信息系统梳理,供吴氏子孙参考。
一、世系传承详情
(一)泰伯 89 世 - 世爵 1 世
吴皙第 21 世、吴盛第 6 世的世爵公,为六六长子,行七十,字达锦。他逝世后葬于会同岩头网形界旗形。其妻子王氏,葬于远口罗汉寺龙形。世爵公育有五子,分别是尚纲、尚葵、尚成、尚礼、尚厚。
(二)泰伯 90 世 - 世爵 2 世
尚纲:世爵公的长子,葬于灯擎寨旗形,并析居会同岩头。他有两任妻子,分别是李氏和张氏,二人合葬于对江龙形。尚纲生子应铉、应隆。
尚葵:世爵公的次子,相关信息暂未详述。
尚成:世爵公三子,又名正成。他和妻子杨氏同葬于七祖岭。尚成育有八子,分别是度惠、度奥、度昌、度洪、度原、度贤、度聪、度仁,家族居于通道县东山乡。
尚礼:世爵公四子,又名正礼。妻子为陆氏,生有七子,分别是度美、度芳、度亨、度伦、度本、度齐、度良。
尚厚:世爵公幼子,又名正厚,葬于七祖岭。妻子信息不详,生子度政。
(三)泰伯 91 世 - 世爵 3 世
应铉:尚纲长子,妻子为洪氏。
应隆:尚纲次子,妻子为朱氏。应隆育有五子,分别是仁源、仁渊、仁海、仁沐、仁派,家族居于会同岩头老团毛坪园。
度惠:尚成长子,妻子为莫氏。
度奥:尚成次子,妻子为黄氏。
度昌:尚成三子,任开封府通判,妻子为蒋氏。
度洪:尚成四子,任户部侍郎,葬于猛洞(岗)。他有两任妻子,分别是王氏和莫氏。
度原:尚成五子,妻子为杨氏。
度贤:尚成六子,妻子为龙氏。
度聪:尚成七子,任河南副史。他和妻子王氏同葬于高梁冲上排右一穴,生子胜都、华荣、华琥。
度仁:尚成幼子,妻子为陆氏。
度美:尚礼长子,任苏州知州,妻子为胡氏。
度芳:尚礼次子,妻子为蒋氏。
度亨:尚礼三子,妻子为龙氏。
度伦:尚礼四子,任扬州知府。他和妻子黄氏同葬于冲凉界,生子华都。
度本:尚礼五子,任徐州知府。他和妻子龙氏同葬于七祖岭,生子美都、皇都、乐都。
度齐:尚礼六子,任兵部侍郎,葬于五岗冲。妻子为陆氏,生子华乂。
度良:尚礼幼子,葬于壬总界,妻子为龙氏。
度政:尚厚之子,妻子为宋氏,生子华国。
二、班派信息汇总
(一)先代议定班行字派
先代议定的班行字派共 21 字:
文正贵志昌,
顺发进秀尚,
公道子元成,
保国大庆景。
按规定,传取至 “景” 字派止,“度” 字不取。在实际传承中,“顺发” 二派自先世以来就未使用。以国铿祖序来看,似乎是从 “国大庆景度” 开始传承,且已相传已久。前人推测此派始于江西,但尚未确定。如今修族谱,应当以此派为正统。
(二)吴氏新增班派
由于先代议定班派即将用完,为避免名字雷同混淆,难以分辨长幼,经合族商议,新增班派如下:
一本相廷远,
家声启绪长,
光宗欣耀祖,
世代永荣芳。
后世子孙应当遵循此新增班派,在先代字派使用完毕后,转入新派命名。
(三)复增字辈序
此复增班派由遂宁安岳支派议定:
先爱腾玉刚,旭开东南江;
鹏彦朝天祥,众孝普显庄;
鸿海铭松春,颂扬章全根;
博学登高贤,健康超航勋;
吉德宇再官,联绍科举赞;
堂泽优胜邦,君坤定平安。
(四)各地错淆班派及纠正
通道老图派:
文正贵志昌,
顺发进秀尚,
公道子元成,
保国大庆景,
度
此派与正统老派相符,为正确班派。
2. 通道近湾图派:
文正贵志昌,
顺发进秀尚。
公道以下,应当遵循通道老图派。
3. 通道客溪派:
国度庆子元,有尚公文正,
贵志大昌顺,进秀道成宝。
此派存在混淆,需纠正回归正统老派。
4. 通道往田派:
文正贵志昌,
进秀子宗顺。
该派需进行修正,以符合正统老派。
5. 通道包理派:
尚志朝公顺,
子景庆通全。
此班派有误,应归正于正统老派。
6. 通道大图派:
国度庆通全,有尚公文正,
贵志大昌顺,秀道子元成,
宝景发。
该派存在错淆,需向正统老派纠正。
7. 遂宁高大口派:
国大庆全元,
此派需进行更正,以遵循正统老派。
8. 合川、巴县、安岳、遂宁、岳池县等处之派:这些地方的班派均遵循地宅老图班派,没有差错。
9. 其他错淆字派
“尚志朝公顺,子景庆昌文” 需纠正。
“子宗顺文正,仲志贵进秀” 十字之后接续的 “子宗顺文正,绍祖高明永,守胡氏 (首) 德行宏开,世昌奇道大光。” 二十一字,也需进行梳理,向正统老派归正。
班派应以地宅老图派为正统,各地错淆班派都应及时纠正,回归老派。在梳理世系时,要注明世代,避免子孙错乱世派。家族成员务必遵循正统班派,保证尊卑有序,传承家族脉络。这样既能让后人清晰了解家族传承,也能维系家族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使吴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
三、班派传承的重要性
命名时采用班派,能够明确家族成员的尊卑上下顺序。尽管家族分支众多、人口繁衍,但有了班派的串联,就能让尊卑上下各得其所,长幼有序。然而,有些家族因为先世同宗但班派未定,各自更改字派,不按顺序传承,导致子孙名字紊乱,尊卑失序,后人难以追溯家族根源。原本同宗同族之人,却因班派混乱,或互称同姓,或视为外人。
而吴氏家族自累世以来,班派相对稳定,后人能够遵循传承。如今梳理这些班派信息,就是希望后世子孙能够严格遵守,在使用先代班派完毕后,有序转入新增班派。切不可随意乱传班派,造成班次紊乱。一旦班次混乱,就会出现晚辈逾越长辈、年少者排在年长者之前的情况,这对祖宗来说是双重罪过,切不可成为祖宗的罪人。希望吴氏子孙能够重视班派传承,维系家族的良好秩序 。
上一篇:四川岳池县骑龙坡洞坎上吴氏字辈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