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善寺”距今一千五百多年,是福建宁德地区历史最久远的一座古刹。原名“建福斋”,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在温麻县(县治在今霞浦县沙镇古里村)创建。唐代置长溪县,迁县治于今霞浦县松城镇,景云二年(711年)寺随县治改变而迁徒于现址,并改称“建善寺”。
唐贞元初(785年),一代高僧灵祜禅师在此出家,“敷扬佛法凡四十余年”,成为禅宗“五宗之一”的“沩仰宗”开山鼻祖,谥号“大圆禅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寺一度为“威武军节度馆”馆址,宋建隆四年(963年),威武军节度使驿巡官儒林郎吴谨辞撰(即撰辞,指撰写文词,笔者注)碑铭,今尚存于寺内。
据《常山县志》记载吴谨(漳州府尹),是桐门吴氏家族成员。笔者认为吴谨任威武军节度使驿巡官与家族成员吴祐任威武军节度使有关联,年龄上看吴祐是吴谨的父辈。宋建隆三年(962年)吴祐公离世。
明代中期文学家和书法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曾有文《答吴谨书》,全文如下:
读论文一篇,仆窃疑焉。
足下之意,不过执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见耳,恐不然。
夫文自有格,不祖其格,终不足以知文。
今人有左氏,迁乎?
而足下以左氏,迁律人邪?
欧虞颜柳,字不同而同一笔,其不同特肥瘦,长扁,整流,疏密,劲温耳。
此十者,字之象也,非笔之精也,乃其精则固无不同者,夫文亦犹是耳。
足下谓迁不同左氏,左氏不同古经,亦其象耳。
仆不敢谓然,幸足下思之,有教再布。
宝鸡文理学院魏强在《吾谨生平三事考略》一文中,提出“吴谨”即“吾谨”。笔者认为,李梦阳也可能是以书法来谈论“吴谨”的文章,只是与“谁”谈,以及谈什么“文章”并没有在此文中交待,因此“吾谨”并非就是“吴谨”。况且,如果李梦阳与吾谨有书信来往那就是熟人,不可能连姓都搞错,以及像钦定四库全书这样的文献都经过严格的考证和校对,不太会出现此类错误。
吴武
202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