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人物 > 历史人物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吴英传

晋江人。
  降清
    ——改以王姓加入郑氏军队。
    ——降清:守备。
  从提督王进功攻郑经(浙江都司佥书衔、浙江提标都司)。
  与平耿精忠之乱
    ——康熙十三年:左营游击。
    ——康熙十四年:中军参将。
    ——康熙十五年。
  解泉州围、援漳州
    ——康熙十六年:处州副总兵。
    ——康熙十七年:福建督标中军副将。
    ——康熙十八年:同安总兵。
  随清军进克金、厦。
  作施琅副手进攻澎湖、台湾
    ——施琅筹划攻台。
    ——任兴化总兵。
    ——与施琅同征台湾。
    ——提议先取澎湖。
    ——六月十六日初战。
    ——决战准备。
    ——六月廿二日决战。
  留镇台湾
    ——拒台湾镇将私降。
    ——留镇台湾。
  入觐。
  移舟山总兵、擢四川提督加左都督衔。
  调福建陆路提督、改水师提督。
  封威略将军。
  卒。
  著述。
  评价。
  眷属。

  吴英(1637一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清·泉州府晋江县五都大浯塘人,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生。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公生前丁丑十月初七日。”

   吴英著有自传体《行间纪遇》6卷,清·康熙卅八年己卯(1699年)六月撰立《南天禅寺碑记》,是其生平的确证。(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南天寺·康熙卅八年吴英<南天禅寺碑记>》、《泉南著述·行间纪遇》)

  清·李光地为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清·道光周凯《厦门志·卷9·艺文略·志铭·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国朝)李光地》》收录。因该墓志铭是李绂代撰的,故李绂《穆堂初稿·卷之25》亦有收录,称《威略将军吴公英墓志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按:李绂(1675~1750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县城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康熙卅八年(1699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因参劾下狱。乾隆(1736—1795年)初起授户部侍郎。治理学宗陆、王,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

  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有传。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据“临川《李穆堂初集》参吴氏家传”为作传。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据“《穆堂初稿》、《台湾志略》、道光旧志”为作传(《福建通志列传选•卷3•吴英》选录)。

晋江人

  吴英世居泉州府南安县黄龙(黄陵、延陵,今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属延陵吴氏,祖上迁徙于晋江县五都大浯塘(今晋江市灵源街道英塘社区)。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任兴化总兵官后,奉旨入籍兴化(今莆田),定居黄石定庄。故吴英的籍贯,历来有泉州、南安黄龙、晋江大浯塘、晋水、莆田黄石定庄等说。

  清·吴英《南天禅寺碑记》:“岁次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余甫髫龄(时吴英17岁),从赠太夫人(指吴英之母)自鹭岛渡海,欲就祖家大浯塘葬亲。”文后落款:“晋水吴英敬书。”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公讳英,字为高,号愧能。世居福建泉州之黄陵,后徙大浯塘。曾祖曰宾吾、祖曰振泉、父曰登,并以公贵,累赠荣禄大夫;妣皆赠一品夫人。”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吴英,字为高,福建莆田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吴英,字为高,晋江人,晚徙居莆田。”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吴英,字为高,泉州人,后入莆田籍。”

  至今鲤城区浮桥镇延陵社区的黄龙吴氏龙溪祖祠中,大门廊下有描述吴英事迹的楹联“威略将军荡平山海,敕封提督统制蜀闽”;大殿上方高悬康熙皇帝亲笔御书的“作万人敌”匾额,右上角镌“康熙四十二年二月”(1703年),落款镌“赐提督臣吴英”;中厅墙壁上影雕画“热河行宫”图,旁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在热河行宫颁赐吴英的七言律诗一首,曰:“水陆封疆六十年,曾经百战驾轻船。蓬台远涉鲸鲲浪,岛屿平开烽火烟。将老偏宜立壮志,宸襟每注施恩延。波涛有作须先靖,黾勉防微截未然。”

  晋江灵源街道英塘社区有吴英将军衙、吴英将军祠。

  莆田黄石定庄存有吴英故居定庄堡园林。

降清

  佚名《台湾外志》(据陈支平主编《台湾文献汇刊》笫二册,厦门大学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03)载:“(吴英)生的身高八尺有余(清代的“八尺”约为1.9米—2米),瘦身材,力大无穷,惯用一柄挞刀,其行如飞胜如飞马,登山过岭如履平地。”

  改以王姓加入郑氏军队

  吴英之父吴登曾随郑成功驻守厦门。后父母双亡,改姓王,加入郑氏军队。因此在清代的史书资料中,也有将吴英记为王英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公早孤。”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幼为海贼掠置岛中,更姓王。”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早孤。”

  降清:守备

  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七月,吴英26岁,随厦门的郑军将领郑鸣骏、郑缵绪等万余人从厦门渡海,潜回泉州降清,授守备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鸣骏、郑缵绪》)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康熙二年,赴泉州降,授守备札。”

  清·李恒《国朝耆献类征》(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编,2009年出版):“康熙二年七月,(吴英)随建平侯郑鸣骏、永胜伯郑缵绪等万余名之众赴泉州降清,旋给守备札。”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值海滨抢攘,用将才起家。”

从提督王进功攻郑经:浙江都司佥书衔、浙江提标都司

  康熙三年(1664年),从提督王进功攻郑经(即郑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经》),因福建铜山岛(铜山古城即位于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战功擢浙江都司佥书衔,寻授浙江提标都司。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从提督王进功攻郑锦,拔铜山城,加都司佥书衔。寻授浙江提标都司。”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值海滨抢攘,用将材起家,随大师克平金、厦,功授都司佥书,隶浙江提督。”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康熙二年,从平金、厦,论功授浙江都司。”

  清·李恒《国朝耆献类征》(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编,2009年):“以康熙三年福建铜山岛战功,加授都司佥书衔。”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随大师克平金、厦功,授都司佥书,隶浙江提标。”

与平耿精忠之乱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叛乱,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后呼应,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三~十五年(1574—1576年),吴英从提督塞白理、贝子傅拉塔、提督石调声、康亲王·杰书在浙江平叛,累立战功,先后擢迁浙江提标营左营游击、中军参将。康熙十五年(1576年)九月,康亲王·杰书率大军入闽,耿精忠投降。

  康熙十三年(1574年):左营游击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十三年(1574年),耿精忠反,其将曾养性侵浙,总兵祖弘勋以温州叛应之,分犯宁波、绍兴。英从提督塞白理击败之,降其将李荣春等,迁左营游击。”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岁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孽并兴,耿精忠遣伪帅出仙霞关,犯金华、衢州,旁入江西;海寇响应,东南震动。官兵进剿,公在行间,或间公闽人不可信;提督塞公独深契之,授公左营游击。”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甲寅耿变,贼兵出据金、衢。提督塞白理授英左军游击。”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岁甲寅,‘三藩’并兴,耿精忠军出仙霞,驻金、衢,旁入江西;郑氏响应,东南震动。或闲英闽人,不可信;提督塞独深契之,授英左营游击。”

  康熙十四年(1575年):中军参将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十四年(1575年),养性、弘勋率众十馀万犯台州。英言于塞白理,阳修毛坪山径,潜引兵间道自仙居袭贼后,贼踞黄岩半山岭拒战。英偕游击曾承等冒矢石前进,斩其将刘邦仁等,遂复黄岩(后又率军收复太平、乐清等县),迁中军参将。”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公奋励,甫视事三日,退宁海梅坑贼,进兵双门,解台州围;复破水贼张拱垣于三门港,歼伪帅朱飞熊于毛头洋,军气大振。

  既,镶蓝旗贝子富公至浙江视师,提督首荐公,即命为前锋。

  公引兵扬言修毛坪路,阴袭凉棚,取之;斩贼帅刘邦仁,遂复黄岩。贝子奇之,寻令复太平、乐清等县。

  抵上塘,遇贼兵二万众,奋击之,斩数千级。

  贼将许奇保残卒据绿帐,隔河而阵;公下令人负草一束,夜乘潮填河而济,大破之;遂由猴孙岭夺其堡,引大兵直至青田。

  伪帅连登云以十万众围处州逾二载,闻青田破,饷道阻绝,遂夜遁。”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

  “平宁海梅杭贼,解台州围。复破伪帅张拱垣于三门港、歼朱飞熊于毛头洋,军声大振。

  会贝子富喇嗒视师,问‘诸将谁可膺大任者?’提督首以英对,遂授为先锋。

  前后复黄岩、太平、乐清等县,斩贼帅刘邦仁等;又破贼二万于上塘。贼保残卒,隔河而阵;英夜令人负草一束,乘潮填河以济,大破之。乘胜复青田县,断贼饷道。

   败伪将连登云十万众,解处州围。”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英奋励,甫视事三日,退宁海梅坑贼。进兵双门,解台州围;复破水贼张拱垣于三门港、歼伪帅朱飞熊于毛头洋,军气大振。

  既,镶蓝旗贝子到浙视师,提督首荐英,即命为前锋。

  引兵扬言修毛坪路,阴袭凉棚取之,斩贼帅刘邦仁,遂复黄岩。贝子奇之,寻令复太平、乐清等县。

  抵土塘,遇贼兵二万众,奋击之,斩数千级。

  贼帅许奇保残卒据绿帐,隔河而阵。英下令人负草一束,夜乘潮填河而济,大破之;遂由猴孙岭夺其堡,引大兵直至青田。

  伪将连登云以十万围处踰二载,闻青田破,饷道阻绝,遂夜遁。”

  康熙十五年(1576年)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

  “十五年(1576年),贝子傅拉塔规复温州,养性、弘勋率三万人乘夜劫营。英分兵五百伏贼后,自率精锐据大羊山,阻其要道,遇贼,殊死战,身中数枪。师继进,伏尽起,贼大溃,斩获无算。

  寻从提督石调声援象山;贼屯石门、西溪二岭。英偕游击侯奇等分兵三道抵慈溪,击沈(同“沉”)贼船,歼其众,遂复象山。

   九月,康亲王·杰书进征福建,精忠降,养性、弘勋引退。其将冯公辅犹踞松阳,英入山,招之降。其党林惟仁等屯处州,英剿抚兼用,斩贼五百余,降惟仁及兵千余。”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曾养性者,耿逆之枭将也;拥贼兵数万,据温州。乘王师初至,分五路夜烧我营。公急白贝子,令诸军弃营据险,军以不乱。公自率精兵据大羊山,阻其要道;复请分兵五百,抄伏敌后。是夜,贼冲杀数四,公力战达曙,身中数创,士不伤者才五十人。天明,单骑突之,大师继进,伏兵并起,贼自相践踏,斩获无算。公逐贼至温州城下,铳伤马颠,复奋起刃十余人,夺贼马以战;贯其众,由将军桥以归。

  初,贝子收兵,失公所在,大骇;既见公,喜且泣曰:‘以一身当数万众,战终夜不殆,神卫汝忠耶。’

   是役也,曾养性仅以身免,耿氏精锐尽矣。

  未几,还守宁波中军。适贼船二百余艘直临定关,公侦得定关守备方俊受伪札为内应,请提督立斩以示贼。贼遽退守象山,公复请兵破之。旋奉檄收捕大岚山寇,搜斩数百人,余党溃散。

  时耿逆已输诚,而松阳、遂昌山寇游魂出没;贝子驻师石塘,召公捕之。

  贼首冯公辅屯戴火山,素詟公威名,出就抚。其别魁林惟仁、黄太相等拥众黄鼻山,左倚悬崖、右临深潭,以独木为桥;山广袤数十里,莫可踪迹。前督、抚遣人招之,辄为所杀。公令诸军持三日粮,夜腰绳鱼贯上,席草而下;至杨梅滩遇贼,破之,降其众,山寇悉平。”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

  “曾养性据温州,乘夜来袭。英急白贝子弃营守险,分兵抄贼后;自率精兵殊死战。前后夹攻,贼大溃,养性仅以身免。英追至城下,炮击马踣,跃起挥刀破贼,夺马护其众以归。功第一,擢为中军。

  适贼船二百余迫定关,守备方俊阴约内应;白提帅,立斩以徇。击败贼于象山,连平大岚、遂昌、松阳诸山寇。”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有曾养性者,耿之枭将也,时拥大兵据温;乘大兵初至,分五路夜来烧营。英急白贝子,令诸军弃营据险,军以不乱。自率精兵据大羊山,阻其要道,复请分兵五百抄伏敌后。是夜,贼冲杀数四。英力战达曙,身中数创,士不伤者才五十人。天明,单骑突之;大师继进,伏兵并起,贼自相践踏,斩获无算。遂之至温州城下,铳伤马颠,复奋起刃十余人,夺贼马以战,贯其众由将军桥以归。

   初,贝子收兵,失英所在,大骇。既见,喜且泣曰:‘以一身当数万众,战终夜不殆,神卫汝耶!’

  是役也,曾养性仅以身免,耿氏精锐尽矣。

  未几,还守宁波中军。适贼船二百余艘直临定关,英侦得定关守备方俊受伪札为内应,请提督立斩以示贼。贼遽退守象山,英复请兵破之。旋奉檄收捕大岚山寇,搜斩数百人,余党溃散。

  时耿已输诚,而松杨、遂昌山寇游魂出没。贝子驻师石塘,召英捕之。

   贼首冯公辅屯戴火山,素詟英威名,出就抚。其别魁林惟仁、黄大相等拥众黄鼻山,左倚悬崖、右临深潭,以独木为桥,山广袤数十里,莫可踪迹;前督、抚遣人招之,辄为所杀。英令诸军持三日粮,夜腰绳鱼贯上,席草而下;至杨梅滩。遇贼,破之,降其众,山寇悉平。”

解泉州围、援漳州

  “三藩之乱”期间,以台湾为主要基的南明·郑氏集团多次进攻福建、广东,与清军展开拉锯战。

  康熙十六年(1577年):处州副总兵

  吴英《行间纪遇》载,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年)七月,康亲王命吴英赴处州任副总兵。

  康熙十七年(1578年):福建督标中军副将

  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郑锦)犯闽南、陷海澄、困泉州,驻闽清军失利被动。吴英率师从康亲王和提督石调声驰援进剿,解泉州围,擢福建督标中军副将;又率师援漳州,连克十九寨,收复海澄。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

  “十七年(1678年),锦犯泉州,康亲王檄调声赴援,英率师从。锦将刘国轩据洛阳桥,英自上游陈山坝渡江,以奇兵出贼后,造浮桥济师,前后夹攻,斩级六百有奇。迁福建督标中军副将。

   率师援漳州,连克十九寨,转战至江口,发炮击沈敌船,遂复海澄。”

  清代水陆提督总兵官杨婕《平闽纪》中记载:“臣带浙江提标参将王英(即吴英)、温镇标游击傅成等,各带本标营官兵五百名,合成一旅,前往陈山坝夺路剿杀。”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而海孽复炽,陷海澄、困泉州,断洛阳长桥以阻援兵。

   公以副总兵官从康亲王救剿,自仙游分兵两路,出间道解泉围,夺江东桥守之;破砦十有九,遂复海澄。”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

  “迁闽督标中军副将。

  时郑氏陷海澄、困泉州,断洛阳、江东二桥以阻援兵;乃引大兵由间道解泉州围,战陈三坝、观音山,夺江东桥,连破十九寨,遂迫海澄。”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而郑氏复炽,陷海澄,困泉州,断洛阳长桥以阻援兵。英以副总兵官从康亲王救剿。

   自仙游分兵两路由间道解泉围,夺江东桥守之;破砦十有九,遂复海澄。”

  康熙十八年(1579年):同安总兵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五月,击败刘国轩的反扑;秋,因功擢福建同安镇总兵官。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十八年,国轩复拥众数万屯郭塘、欧溪头,谋夺江东桥,英击走之,擢同安总兵。”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己未秋,擢同安总兵官。”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升同安总兵官。”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己未秋,擢同安总兵官。”

随清军进克金、厦

  康熙十九年庚申(1580年),宁海将军拉哈达和福建巡抚吴兴祚自同安港口分兵,吴英率舟师配合大军进克金门、厦门,郑经(郑锦)遁台湾,清政府完全掌控了包括闽海诸岛在内的八闽全境。是年,吴英奏请复姓吴。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十九年(1680年),偕宁海将军拉哈达、巡抚吴兴祚自同安港口分兵,进克厦门,锦遁归台湾。是年英奏请复姓。”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明年(康熙十九年,1680年),率舟师合大军进攻金门、厦门,贼弃两岛遁回台湾。”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明年,率舟师合大军进攻金、厦,郑氏弃两岛遁回台湾。”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

  “率舟师平金、厦。

  是岁,郡大饥,请于总督,许沿海民出界采捕,全活百万。”

  清·乾隆《福建通志·卷30》载,“是岁,列郡大饥”,身为同安总兵官的吴英,在收复金、厦后,“驰请总督姚启圣出示许沿海百姓出界采捕,全活百万。”

作施琅副手进攻澎湖、台湾

  施琅筹划攻台

  康熙廿年(1681年)七月,康熙帝复授施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施琅》)福建水师提督,筹划平台事宜。十月,同安总兵吴英以姚启圣属下参与操练水师,以备攻台。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会靖海侯施公琅来提督海疆事,议进攻澎、台,引公自助。”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会靖海侯施琅来提督海疆事,议进攻澎、台,引英自助。英谓琅曰:‘公与海上有父子弟侄之仇,今日之事为国靖难,不挟恕杀降,英敢不惟命。’琅从之。”

  清·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载,康熙廿一年(1682年)二月以前,“时水师万提督奉旨改调陆路提督,命施琅为水师提督,至闽与姚总督意议不合,疏请只用英为副,可破台湾,不必总督出师。部议以进取台湾是总督先发其议,必须亲行。”部议既然否定施琅专征的请求,任用吴英为副手的举荐自然也未获准。

  施琅于康熙廿一年(1682年)三月初一《密陈专征疏》(施琅《靖海纪事》)中,向朝廷举荐8位高级将领,首位就是吴英:“同安总兵官臣吴英,智勇兼优,竭忠自许,可以为臣之副,尤望恩嘉奖励。”

  康熙廿一年(1682年)五月,施琅、吴英等重要将官在铜山(今东山)召开进征台湾的军事会议。

   清·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载,“(康熙廿一年[1682年])七月间,施提督与姚总督议终不合,提请专征,亲至同安浔尾,与英商议同征。英见都、提未甚和睦,不敢许。”

  任兴化总兵

  康熙廿二年(1583年),吴英移驻兴化(莆田),任兴化镇总兵官,入籍兴化(今莆田),定居黄石定庄。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65种,大通书局)载:“壬戌(康熙廿一年,1682年)十月十三日,福建总督姚启圣疏言:兴化总兵林承病故,拟将同安镇官兵并入兴化镇。得旨:‘吴英着照该都所请,调补兴化总兵官。’”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二十二年(1583年)移兴化。”

  与施琅同征台湾

  康熙廿一年(1682年)十月,施琅获得台湾专征权,但其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所奏的《舟师北上疏》中,所列同征台湾诸将中并没有吴英。

  康熙廿二年(1682年)二月,康熙帝批准吴英同征。

  清·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载,三月廿八日,施琅会见己调任兴化总兵官的吴英,转达康熙旨意:“在三藩反叛,朕遣发官兵亦不过数年而定,只有福建海寇,我官兵到则贼船退,我官兵回则贼船来,实为国家大患。今命汝为水师提督,可传说各官,若有能同心竭力破台平海者,朕断不负汝等。”吴英接受了施琅的邀请,同意充当施琅副手,协力同征。交谈中,吴英忠告施琅,平台后“一则不可挟私报复,二则不许杀降,三则严禁抢掠奸淫”。

  应该说,后面两条,施琅是清醒而自觉的,这从平台后所颁布的《晓喻澎湖安民示》、《谕台湾安民生示》可以看出。至于勿报家仇,对施琅及其族人来说较有难度,因为施琅的父亲、弟弟、子侄均为郑成功杀害,有三世之仇。但在种种因素制约下,施琅还是容留、善待郑氏,没有挟私报复。施伟青《施琅评传》认为吴英等部将的劝告当起了一定作用。

  不久,吴英赶往铜山,以兴化镇总兵官衔作为施琅的副手,主掌陆军。

   清·吴英《南天禅寺碑记》:“及建牙兰水(“牙”:牙旗;“兰水”:莆田木兰溪。“建牙兰水”:迁兴化总兵,驻莆田),席未暖而统师跨海,进克澎、台。越岁言旋。”

  提议先取澎湖八罩

  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载,在康熙廿二年(1682年)六月初一的军事会议上,吴英分析双方形势:“贼有上中下三策:若行上策,尽撤澎湖之众,退守台湾,只留赶缯快船数十只澎湖。在俟我师到彼,贼船不来交战,竟出我之后,来扰我沿海,阻我粮运。台湾处处皆险,可登岸者只有二三处,贼以兵民土番堵守百日易……若行下策,尽台湾之众,以作孤注,分为水陆,据守澎湖。我主兵者须身先士卒,用破釜沉舟之法,官兵不得不用命,澎湖若破,台湾可不攻而定。”提议先取澎湖八罩的行动方针。

  六月十四日,施琅、吴英率水师2万多人、战船300多艘,由铜山岛港口扬帆,乘夏季南风,向澎湖列岛进发。十五日,抵澎湖海域之猫屿花屿,将船只湾泊八罩水域。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遂以癸亥(康熙廿二年,1683年)六月某日发铜山,取八罩,直抵澎湖。”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遂以癸亥六月某日发铜山,取八罩,直抵澎湖。”

  郑军主将刘国轩也己经周密部署,严阵以待。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载:“见贼船二百余号俱在港内扬帆排列,而边山上大小烦炮不计其数,炮子犹如星多雨落。”

  六月十六日初战

  六月十六日早,清军发起攻击,战斗打响。

  施琅《靖海纪事》载:蓝理、曾成、张胜、吴启爵、赵邦试、许英等10多位将官各率兵船“首先进港,冲锋鏖战”。但由于郑军兵船众多,防守严密,致清军兵船“齐挤涩港口,不能前进”;且“时值南潮正发,前锋数船被流逼近炮城,贼艘复合,齐出包围”。危急之际,吴英“单船驾双橹,冲入贼艨”。在突围激战中,施琅“自将坐驾直冲入贼艨杀退”,右眼受伤;蓝理、张胜、赵邦试等受重伤。

  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自述道:“只有将官蓝理、曾成、张声、赵邦试等数船,首先进港。贼之船多,我船无援。英见势危急,即单船架双橹,冲人贼舟宗(“舟宗”合一字)。伪水师总督林升见英一船冲入重围,率领数船前来夹击英船。英严督官兵冲敌,齐发炮箭。林升一船当先,贼众死伤甚多,林升左腿打断,各船贼兵不敢抬头,随即败遁,退入内港。英以单船前后无援,故退出港。”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会施琅进攻澎湖,英偕总兵朱天贵、林贤等自八罩屿乘风进击,游击蓝理陷围,英冲入敌阵,拔之出。”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贼势盛,前军被围,公单船拔出之。”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郑氏势盛,前军被围,英单船拔出之。”

  决战准备

  六月十六日傍晚,舟师在西屿海面抛泊。

  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自述:

  十六日傍晚,突围出港的吴英“即坐小船登上施提督座驾船上”,见施琅面上有伤,给予问候。交谈中,两人分析当天战斗之得失及其原因。就处置有关事宜和制定作战方案,施琅坦诚征询吴英的意见,吴英也坦率地提出看法。

  “英曰:‘我主兵者须身先士卒,用破釜沉舟之法,官兵不得不用命。澎湖若破,台湾可不攻而定。’”

  “英曰:

  ‘我国家数十年来,为此海寇屡抚屡剿,所费兵马钱粮无虑千万,沿海数省被害百姓亦不啻千万,今数十年逋突已扼其吭,若不破此贼,日后再有何人敢言破台之事?

  此行非容易到此,今日我杀入重围,所见贼船虽多,而出头者只有大烦船二、三十只,果是凶猛,余者亦不过碌碌逐阵而已。今日我师皆因船多,彼此观望,依我愚见,明早收船八罩,申明赏罚之令,将不向前将领尽行捆绑,欲以军法从事,待我会各镇保领,令各立军令状,将功赎罪。

   我战船四百余号,只挑选大船四五十只,余船尽令在后架梁,将各船精锐官兵尽行挑出,每大船上若站得二百人者,舱底再藏伏二百人,如对敌死伤一人,即换一人,其枪炮弓箭俱不许开用,令各兵尽抱火桶火罐,伏在两傍舷边。各镇自领前锋,我船进港,贼大船必来迎,故我船派配已定,或二船、或三船,攻烧一船,贼船火起,我官兵不许过船,听其自烧,另攻别船,贼之前锋大船一经烧尽,余船无不就擒矣。’

  今日只因船多,彼此观望所误,若挑定官兵,船只无多,各船蓬上俱书姓名,各镇领头当先,众将不敢不进,不患此贼不破也。’

   施提督曰:‘如此则破贼之任,全在于公。’”

  十七日早,全体舟师复收八罩水安澳停泊。当日施琅在八罩召开将领会议,申明赏罚之令,重赏蓝理、许英等率部奋勇战斗的将领,并将12位观望不前的将领捆绑,欲以军法处置;后采纳吴英、吴启爵、林贤等人的陈情,命其戴罪立功。又命令各大小战船的风篷上大书将弁姓名,以便观看,备知进退先后,分别赏罚。

   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还记载,在当日的军事会议上,吴英谨慎提议“必先拨快哨二十只,进入澎港,探有贼船多寡,抛泊何处,陆地有无贼守,并看港路宽狭浅深,俟其回报,方可分兵而进”。

  从十六日晚至二十一日,施琅多次与吴英、林贤等主要将领商议,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六月廿二日决战

  廿二日,清军再次向澎湖郑军发起猛烈攻击。由于采取正确战术,加上将士“奋不顾身,抵死戳力击杀”,终克取澎湖,取得平台的关键性大捷。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翌日,进取虎井屿,英右耳中枪,益力战,跃入敌舰,手刃其将郑仁,余悉骇窜。国轩与郑克塽乞降,事具琅传。”(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施琅、郑克塽》)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翼日进攻,杀贼先锋,烧其船。公所乘船忽为潮水冲着石上,贼船火烈将及公,副将詹六奇驾小舟挽公避再三;公以众军在船,义不独存,坚却之。船忽浮起,士气益励,战弥力,贼大败;毁贼船百九十余艘,歼伪官将三百余员,杀溺贼兵五万计。俘者皆纵遣使归,谕以恩信祸福,整众临之。

  贼势穷,纳款举士降……

  自海逆负险造乱四世,历六十年所;公与施侯合谋,七日而举之。天子嘉公功,眷待与施公埒。”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翼日进攻,杀其先锋,烧其船。英所乘船忽为潮水冲著石上,敌船火烈。将及,副将詹六奇驾小舟挽英避再三,英以众军在船,义不独存,坚却之。船忽浮起,士气益厉,战弥力。郑氏大败,毁其船百九十余艘、歼其官将三百余员、杀溺兵五万计。俘者皆纵遣使归,谕以恩信祸福,整众临之。

  郑氏势穷纳款,举土降。”

  此次决战,施琅水师实施了3项预定的战术:

  一是改变十六日战斗中的无序状态。“将大鸟船五十六只居中,分为八股,每股七只,各作三叠”,既各有明确的作战方向与任务,又可相互配合接应;同时,部署两股双帆船队分别直入东、西畔内,“作疑兵牵制”。(施琅《靖海纪事》)

  二是采取多船攻烧一船的战法。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自述称是“以二船或三船攻一船”;但江日升《台湾外纪·卷9》则说是“先以三叠浪而进,变以五梅花”,即“以五只船结为一队,攻破一只”,并云此乃吴英提出的。

  三是采用火攻。施琅《飞报大捷疏》(施琅《靖海纪事》)写道:“贼被我师用火桶火罐梵毁大炮船十八只”,“焚毁大鸟船三十六只、赶缯船六十七只,洋船改战船五只”,“又被我师火船乘风烧毁鸟船一只、赶缯般二只。”

  在这天的激战中,吴英领一股舟师居左奋战。吴英《行间纪遇·施琅进攻台湾事》记述:“英见时势危急,即督领各营船只。英船当先杀入,焚烧贼大船数只。时英右耳被铳伤裂,忍痛率领众船奋力攻烧,贼兵亦殊死战。时,施提督、金门镇陈龙督领众船齐到夹击,随将贼船尽行烧毁擒获……”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适施琅平澎、台,英率先取八罩,焚战舰,杀贼几尽。”

  从施琅水师的作战方法及由此带来的战果,可看到十六日晚吴英所提建议对施琅军事决策的明显影响。

留镇台湾

  拒台湾镇将私降

  就在刘国轩见势瓦解、遣员赴澎湖讲议纳款投降之际,台湾二百余员镇将私下列名遣人前来,称准备会众举事,擒献巨魁以降。施琅与吴英商议,吴英坚持不可,断绝了郑氏逃遁海外的后患,促进台湾整体回归。

  吴英《行间纪遇》载:

  “刘国轩见势瓦解,遣员赴澎湖讲议纳款投降,正在酌议之间,施提督请英密言:‘台湾有伪镇将二百余员,列名遣人前来,请给令牌旗号,不用我师到彼,伊等会众举事,擒献巨魁,我无亡矢遗镞之费。’

  英曰:‘贼之强梁善战者,前已覆没殆尽,台湾余寇不过斧底游魂,旦晚可定,今若轻听妄动,残害生灵,是汝我有欺天之罪也。此事断断不可,如听小人之言,内中岂无受海上之恩者,恐一允许,人多易泄。设有一二走漏风声,郑家兄弟子侄登舟飘遁别国而去,我等欲从何处追寻? 纵得台湾,亦难班师矣。’”

  留镇台湾

  澎湖大捷促使台湾郑氏集团归顺中央政权,清政府完成统一大业。康熙廿二年(1583年)八月十三日,施琅舟师抵台湾。二十三日,施琅在刘国轩陪同下,率吴英、林贤等踏勘台湾南、北二路。在台期间,施琅认真做好政权的接收工作和郑氏人员的安置工作,发布《谕台湾安民生示》、《严禁搞师示》等告示,稳定社会。
康熙廿二年(1583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施琅率水师主力离台。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施侯凯旋,留公镇抚其地。”

  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0》:“遂将台湾地方交吴英总统把守。”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郑氏纳款,留英镇抚其地。”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施琅凯旋,留英镇抚其地。”

  康熙廿三年(1684年)四月,清政府设置台湾府(辖台湾、凤山、诸罗3县),首任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台湾镇总兵官杨文魁先后到任。至康熙廿四年(1585年)吴英入觐,三月十日到京,其镇抚台湾的时间至少有1年2个月。

  吴英留镇台湾期间,改建东宁天妃宫。连横《台湾通史·卷30》载,吴英“禁暴诰奸,市肆不扰”,台湾社会安定,没有发生动乱。

  康熙(1662—1722年)间,“平台有功有德于民,建祠以报”(《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台湾府城建有施将军祠和吴将军祠。《福建通志·台湾府·清》:“吴将军祠在东安坊,祀福建水师提督吴英,钦赐御书匾额‘作万人敌’。祠后有楼曰‘仰止楼’,乾隆五十三年修。其子孙有来台者,居于此祠,改其额曰‘吴氏家庙’。”台南百姓祀吴英神像,称“台湾公”。

入觐

  康熙廿四年乙丑(1585年),吴英入觐,三月十日到京,奏陈“减船”与“屯田”二事。三月廿三日陛辞。

  吴英《南天禅寺碑记》:“又内召入觐。”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

  “二十四年(1585年)入觐。奏言:

  ‘台湾地势绝险,土番止求衣食,素无他原。自来小寇窃发,皆由内地奸民作崇,陆师搜捕易尽。前议设水师赶缯双篷船百,请减十之八,留二十船分拨台湾、澎湖二处,传递文书。

  台湾、澎湖经制官兵一万员名,前议以鹿皮、白糖通洋助饷,不能如期给发。臣见台湾民田之外,别有水田,俱属郑氏亲党及其部将,耕牛甚多。请分四千屯田,每兵给田三十亩、牛一,课耕种。农隙操练,则兵有恒产,饷可省半。’

  疏入,命议行。”

  然而,吴英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执行。《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收录台湾首任总兵官杨文魁《台湾纪略碑文》说:“原任兴化镇吴(吴英)条陈屯田、减船事宜,往返核覆,几经三载,终仍旧制。”

移舟山总兵、擢四川提督加左都督衔

  康熙廿四年(1585年)入觐后,四月初一传令吴英移镇浙江舟山(舟山镇总兵官);回闽,六月由兴化启程,八月十五日抵舟山任。十月二十日寻擢四川提督,镇蜀十一年,以军功加左都督衔,授世职拖沙喇哈番,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

   清·吴英《南天禅寺碑记》:“移镇舟山。下车三月,忽奉提督西川之命,在蚕丛(蜀先王之名,指蜀地)者一十余载。”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寻移镇浙江舟山,擢四川提督。英先以军功加左都督,授世职拖沙喇哈番。叙平台、澎功,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寻调镇舟山,海寇洪焕等二千余人闻风归命。

  再擢四川提督,破吴三桂余党杨善、师九经等,散其众。川中洊经兵燹,千村荆杞,伏莽窃发;公严塘汛,悬赏购募,获积盗三百余人,毙其魁六十三人于杖,盗贼屏息。镇蜀十有一年。”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寻移镇舟山。擢四川提督,荡清吴逆余党。帅蜀十余年,蛮酋慑服。”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寻调镇舟山,海寇洪焕等二千余人闻风归命。

  再擢四川提督,破吴三桂余党杨善、帅九经等,散其众。川中洊经兵燹,千村荆杞,伏莽窃发;英严塘汛,悬赏购募,获积盗三百余人、毙其魁六十三人于杖,盗贼屏息。镇蜀十有一年。”

  在四川成都市,至今还有一条以吴英命名的街道,名“吴英街”。

调福建陆路提督、改水师提督

  康熙卅五年(1696年)三月廿一日,施琅卒于厦门任上;当年七月十四日,调四川提督吴英为福建陆路提督(《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康熙卅六年丁丑(1697年)仲春,吴英回闽莅任。康熙卅七年戊辰(1698年),改任水师提督,驻厦门(鹭岛)(《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吴英《南天禅寺碑记》:“丁丑(康熙卅六年,1697年)仲春,适奉玺书,提督全闽陆师军务。间从閫政之余,躬历山陬,经营相度,庀材重建……厥工将竣,余又奉特简,移旌鹭岛统制水师。”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三十六年(1697年),调福建陆路提督,改水师。”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施侯(施琅)既卒,上念闽海反侧,非宿将莫能镇抚,遂调公福建陆路提督;旋改督水师。

  凡十余年,前后如京师朝行在者再。御书‘作万人敌’四字以赐。”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调福建陆路,旋改水师。御书‘作万人敌’四字以赐。”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施琅既卒,上念闽海反侧,非宿将莫能镇压,遂调英福建陆路提督,旋改水师。

  凡十余年,前后如京师者再,御书‘作万人敌’四字以赐。”

  康熙卅八年己巳(1699年),吴英重修晋江东石南天禅寺,并勒碑记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南天寺·康熙卅八年吴英《南天禅寺碑记》)

  清·吴英《行间纪遇》载: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年),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吴英觐见于杭州,授赐“作万人敌”匾额。《清国史传稿》5653号(台北故宫文献处)亦载此事。

  康熙四十四年己酉(1705年)二月间,康熙第五次南巡,召见吴英,赐祖宗祠堂匾额“燕翼贻谋”四字、七字对联1幅等物。

  厦门老城区有祀施琅和吴英的两座“将军祠”,位于将军祠路,建于康熙间。为吴英所建的“将军祠”,气势雄伟,建筑精美,祠前还立有华表、牌坊,牌坊上镌刻圣旨。1938年厦门沦陷,因祠上贴有几张宣传抗日的标语,被侵厦日军付之一炬,遗址拓为农田,残存的一座牌坊也于“文革破四旧”毁掉了。现“将军祠”已荡然无存。

  在厦门阳义铺,立有“荡平山海,统制蜀闽,勋崇山海,泽沛军民”牌坊。

封威略将军

  清·吴英《行间纪遇》载: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四月,康熙帝第六次南巡,召见吴英,“垂询海上情形”;七月初九日,康熙帝言吴英“行间效力四十余年,身经许多阵战”,谕授“威略将军”封号,仍领水师提督事;还御赐“世锦堂”匾。《清国史传稿》5653号(台北故宫文献处)也载此事。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亦载:

  “上南巡,英朝行在,赐御书榜额。召见,问:‘福建今有无海寇?’

  英对曰:‘海寇断不至蔓延,若蔓延,任臣等何用?惟海中与城郭不同,一水汪洋,乘一小舟,随处可藏匿。商贾失利,不得已走而为盗,往往有之,不可遽谓之海寇也。’

  上降诏奖英‘笃实而明达’,寻授威略将军,仍领水师提督事,复御制诗赐之,勖以黾勉防微。”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加号威略将军,优以世职。请老,不许。”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加威略将军,予世袭。”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加号威略将军,优以世职。请老,不许。”

  吴英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年)七月廿四日终于厦门官舍,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赐祭葬。清·李光地为作《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墓在莆田山门村,称“吴将军墓”。

  《清史稿·卷261·列传48·吴英》:“五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而公已于七月二十四日,终于位矣。疏闻,天子轸悼,下部议恤。”

  “得年七十有六。”

  “其孤应龙等将于某年月日,葬公于某县某地之兆;状公事绩、官阶,乞余铭其幽隧。”

  “癸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夏,上于热河行宫御制七言律诗一章,将以锡公,命诸王以下大学士扈从诸臣皆属和;盖追念元功,所以褒崇之者甚备。”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年七十六,卒;赠太子少保,予祭葬。”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终于位,赠太子少保。”

  康熙帝所赐御制诗曰:“水陆封疆六十年,曾经百战驾轻船。莲台远涉鲸鲲浪,岛屿平开烽火烟。将老偏宜立壮志,宸襟每注施恩延。波涛有作须先靖,黾勉防微截未然。”

  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65种,大通书局),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十七日,广东提督施世骠(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施世骠》)奉调为福建水师提督,填补吴英去世的职位空缺。

著述

  吴英著有自传体《行间纪遇》6卷及诗作若干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南著述·行间纪遇》)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著《行间纪遇》一编,所录皆实,余尝序而行之。”李光地为《行间纪遇》所作的《后序》收录于《榕村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著有《行间纪遇》一部。”

  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经籍》载:“《行间纪遇》四卷,吴英撰。”并附载李光地后序。清·道光《晋江县志·典籍志》亦有存目。说明道光年间修志时《行间纪遇》尚有流传。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春,吴英镇守厦门时吟咏《岁首游虎溪岩》诗一首,诗云:“杓斗回寅转一年,郊游改换旧山川。桃开嫩蕊含珠露,柳发新枝舞翠烟。岐海霞光瞻日近,鹭江风暖占春先。虎溪形胜冲霄汉,砥柱东南半壁天。”

评价

  在清政府统一台湾的进程中,吴英贡献重大,特别是作为施琅的副手,在澎湖海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作用与地位仅次于施琅。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吾闻攻毒之饵,恒出于瘴疠之区;乱之兴也,其受乱之地必有人焉,足以还自救也。闽之乱亟矣,莫甚于耿与郑。耿之平也,公既力诸原;海氛之靖,则施侯为之主,而公实赞之。盖公所至,以功业自显,而造功于闽为尤大。余于公同为闽人,又姻好也,知公深,志其可以辞乎?”

  “持身宽厚谨恪,居于家门不纵不苛,乡人久安焉。待族姻、朋好有恩礼,虽勋高爵大,异于古名将怙侈骄暴者,故能以功名终。”

  “兹复志公之概,而系以铭曰:‘云雷之屯,君子经纶;天造草昧,以启厥勋。敌王所忾,绥我乡人。保斯土者,人亦保焉;望公松揪,孰敢不尊?千秋万岁,式固汝原!’”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英少孤,家极贫。母有贤德,训之至严。容貌丰伟,长眼美髯。经数十战,未尝被创。”

  康熙廿四年(1685年)由首任台湾府知府蒋毓英主修的首部《台湾府志·卷9·人物·开拓勋臣》计列22位人物,首位是靖海侯施琅,次吴英:“兴化镇总兵官、左都督吴讳英。今升四川提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康熙卅四年(1695年)福建分巡台厦道高拱乾以蒋毓英的《台湾府志》草稿增补纂成的《台湾府志·卷3·名宦·开拓勋臣》(康熙卅五年[1696年]刊行),也将吴英列于施琅之后。

眷属

  清·李光地《诰授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

  “配夫人蔡氏,前公卒。

  子男十人:应麟,布政使司参议,江西督粮道,亦前卒;应龙,刑部郎中、候补副使道;应凤,壬午(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户部郎中;应鹏,福建水师提标游击;应鹍,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应鹤,岁贡生;应枢、应权、应机、应璋俱幼;应机,余叔父永春总兵公婿也。

  女五人,皆适名族。

  孙男十二人、女十三人。

  曾孙五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勋绩•国朝勋绩•吴英》:“子应麟,江西督粮道;应凤,康熙壬午举人,庐凤道;应鹏,水师游击,世袭骑都尉;应鲲,康熙辛卯举人,灌县知县。”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吴英》:

  “子十人:应麟,布政使司参议,江西督粮道;应龙,刑部郎中;应凤,康熙壬午(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户部郎中,江南庐凤道;应鹏,福建水师提标游击;应鹍,康熙辛巳(?应为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广西灌阳知县;应鹏,袭世职。

   曾孙元桂,字馨治,袭世职,授广东雷州参将。”


上一篇:福建泉州吴姓名人录二

下一篇:吴潜传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