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始祖——泰 伯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和《苍南吴氏通志》记载,泰伯(太伯)、仲雍、季历兄弟三人,都是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因太伯、仲雍遵从父王意愿,让位于三弟季历,便一同到“荆蛮”(古代对离开京城偏远的南方地区之统称)开垦,文身断发,化服蛮夷,与当地民众融为一体,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建立了吴国(今江苏无锡市梅村)。
太伯生于商武丁四十年(前1285),卒于商武乙四年(前1195),享寿91岁,无子,仲雍继之为国君。尔后,裔孙以国为姓,即吴姓,尊太伯为始祖,仲雍为传代始祖。
渊 源
吴姓的起源与演变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姓纂》、《小学生必读百家姓》和《中国姓氏》等典籍记载,吴姓的渊源由五大支组成:姜姓、姬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黄帝时代的吴部落以驺虞为图腾,解释为吴,作为氏族之名。驺虞是一种古兽,其声音十分洪亮。吴氏族属于炎帝部落,姜姓,活跃于今陕西陇县陇山之东的姜水旁,所居之地称吴山。炎帝时代的吴权是吴氏族的首领,其后裔吴枢是黄帝的生母。炎帝和黄帝同为古羌人的两大分支,互相通婚,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夏朝时,姜姓吴氏族随夏族东迁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曾与神射手羿期比射的吴贺,是其后裔。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产生于周初,也称周族姬姓吴,是吴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最久远,人丁最兴旺。商末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父封长子太伯于陕西陇县的吴岳,封次子仲雍于陕西武功西的雍原。不久太伯与仲雍率领周族姬姓吴氏族一起出奔荆蛮,进陕西秦岭南之商县,穿湖北入湖南衡山,经江西清江吴城,渡永修,沿长江而下,迁江苏江宁、镇江、涉常熟,历经四代最终到达江苏无锡东的梅里。仲雍之曾孙周章建立吴国,亦称句吴。公元前585年,寿梦正式称吴王。春秋后期,吴国曾一度攻破楚国,北上与晋国争霸,称雄于东南。公元前473年灭于越国,吴国的子孙遂以吴为氏。这支吴姓主要活动于华东一带,随后向中原、华北和华南发展壮大,已有2600年的历史,国亡之后大批使用吴姓的历史也有2400多年。
第三支出自吴回氏族。黄帝的后裔颛顼之子称,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舜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氏,吴氏族居于姜姓吴的故地。夏朝时,吴氏族沿渭水北岸东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吴氏族一直活跃于北方,首先沿黄河而下进入河南新郑地区,建立吴方国。后东迁到濮阳雷泽之西,最终到达山东临朐东北朝阳古城,史称王吴,是商朝东方的强大方国。商末的吴伯乃是这支吴回氏族的后裔。这支吴姓有40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自姚姓。舜部落是东夷族一支,舜接尧之位而居中原,占据古吴之地,今山西平陆吴山之旁的历山,史称有虞氏。夏禹接舜之位建立夏朝,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即今河南东部的虞城。姚姓虞国一直作为东部的重要方国而存在,商朝时国亡,子孙以吴为氏。秦末安徽宿县大泽乡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首领吴广,就是姚姓吴的后裔。这支吴姓也有3500年的历史。
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吴姓中融入外族的事件稀少。宋朝以后才出现北方外族改姓的事件:北宋的西夏国党项族有吴姓,元朝的蒙古人中有吴姓,清朝满州八旗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兀札喇氏、乌雅氏、乌苏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吴。南方地区的汉族中融入外族基因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
延陵郡
延陵县。古邑名,春秋时吴邑,季札所居。故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又为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从曲阿县分出延陵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西南。
渤海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治所在浮阳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东汉移治南皮县(今河北南皮县东北)。东魏又移治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东)。隋开皇初(约582)废,大业初(约605)又改沧州为渤海郡。吴国被越国亡后,吴氏子孙到北地避难、拓荒,繁衍成渤海郡望族。
三让堂
“三让堂”的由来取义于吴氏始祖泰伯、仲雍的“三让王位”。由于“三让王位”的崇高品德被世人亲称为“至圣”的孔子褒赞为“至德”特别是“三让”的孝得,产生和造获了吴氏。因此,吴氏始祖一直被吴氏族人缅怀和敬仰。为纪念祖先,勉励后人,所以吴氏子孙以其“三让”作为堂号,誉称“三让堂”。
至德堂
孔子对于泰伯让位于弟,给予高度的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因此,吴姓后人也以“至德”为堂号。
苍南吴姓迁徙
苍南吴姓,系历史悠久的望族。据史志资料与《苍南吴氏通志》记载,入迁苍南的吴姓,大致为渤海、延陵两个郡望,基本上于唐末(含五代)、宋、明、清时期入迁定居,遍布全县36个乡镇。今将部分迁徙概况分述于下。
渤海郡 吴姓始祖吴泰伯、吴仲雍兄弟开创的吴国是在荆蛮(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太湖岸畔东海之滨),其国濒海,故统称渤海郡。
灵溪宕顶吴姓,系入苍定居的渤海郡吴姓声望最高的一支。历430多年,支蕃派行,后裔分居本县范围的:中宕、五岱思居垟、观美枫树门、华阳窑碗美、仙居河南堡胡家店、金乡湖里、华阳蕉坑隔、石牛、瓠鞋窑、矾山古路下企旗岗、南宋芭蕉坑、矾山岚下、宜山前垟底、昌禅陈家擂、挺南万里后、石砰外湖、南坪流枫子、盛陶小岭脚、挺南小岭狗温困、城门大岗、桥墩、凤池水月、昌禅大埕、后坑、藻溪、龙沙下大山、坑内、马蹄垟、矾山南垟、南坪柳垅等地及省内外与国外。
渤海郡吴姓入苍定居的还有:桥墩松山、钱库三石桥、浦亭大亭、岭脚、岭前、观美茂竹、浦亭河头、蒲门蒋家垟、澄海埕溪、外垟、南坪长沙、南堡中村、对务灵峰、云岩金家垟、绣营、观美沟口、西山、南宋大埔山、观美河口、关帝庙鲤鱼山、灵溪大门、赤溪街、信智五亩、观美下街、凤江江宅、观美岭脚等地。
延陵郡 吴泰伯19世孙吴季札,为让与兄,弃家避耕于延陵(今江苏武进县),后被封为延陵季子,其子孙后代即称延陵郡。
钱库夏口吴姓,系入苍定居的延陵郡吴姓历史最久、声望最高的一支,已历1120多年,支蕃派衍,后裔分居本县范围的有:前吴、彭家礁、金乡吴家堡、浦头汇、北大垟、汤监垟、石砰海湾、中墩杨府宫、云岩鲸头、石砰牛栏头、仙坭船、倪家堡、石头岙、金乡南门、舥艚、河尾垟、石砰外岙、内岙、小渔、海口、大渔、炎亭、北大垟、章均垟、双排案卓山,以及省内外等地。
延陵郡吴姓入苍定居的还有:湖前吴宅、水深垟、方家河、芦浦、吴家库、象岗、东堡垟、吴家弄、缪家桥、吴兰楼、对务上江、平等吴桥头、五凤凰村、渡龙西程、江湾、对务半垟、浦亭泽渎、云岩对口、灵江横河、都口将军垟、马渡、浦亭东山、沿浦、澄海埕溪、马站、南堡圆盘、汤家岭、矾山、南坪流枫子、南坪小、柿梧脚、梧桐湾、斗门头半山、南坪长沙、南坪柳垅、南坪岙等地以及省内外与国外。
苍南吴姓人口
苍南吴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据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记载,平阳县吴姓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平阳县总人口36772人,吴姓约1620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1290人,吴姓约3240人。元至元年间(1264—1294)统计,平阳县总户数53072户(没有统计人口)。明洪武年间(1368—1398)统计,平阳县总人口170358人,吴姓约7500人;景泰三年(1452)设置泰顺县,从平阳县归仁乡析出38都、39都和40都,划入泰顺县,是年统计,平阳县总人口减至85841人,吴姓约3780人;嘉靖年间(1522—1566)统计,平阳县总人口86719人,吴姓约3820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统计,因平阳县沿海迁界,逃亡人数约43200人,实际居住人口43554人,吴姓约1920人;宣统三年(1911)统计,平阳县总人口469760人,吴姓约20600人。民国9年(192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74765人,吴姓约29700人。
苍南吴姓人口猛增。据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全县吴姓在籍血缘人口为46496人,占全县总人口4.4%,名列全县第5位。
2004年7月1日,根据苍南县公安户口统计资料,全县在籍血缘人口为53731人,占全县总人口4.25%,分布全县36个乡镇。
苍南县分乡镇吴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灵溪镇1940
凤池乡590
新安乡641
昌禅乡443
龙港镇1901
渎浦乡158
陈东乡71
南宋乡1320
金乡镇1829
浦亭乡1486
项桥乡217
渔寮乡176
钱库镇2158
对务乡381
夏口乡2520
南堡乡540
宜山镇1154
大观乡421
括山乡250
沿浦乡620
芦浦镇296
渡龙乡1809
舥艚乡412
南坪乡653
望里镇639
繁枝乡69
大渔乡311
蒲城乡52
炎亭镇333
挺南乡519
石砰乡746
云亭乡207
湖前镇902
沿江乡14
新城乡1216
城门乡45
藻溪镇819
龙江乡671
观美乡1535
魁里乡41
灵江镇662
白沙乡925
南水头乡569
岱岭乡120
桥墩镇1521
海城乡384
黄壇乡654
澄海乡239
莒溪镇435
铁龙乡301
五凤乡883
龙沙乡343
矾山镇563
平等乡1767
碗窑乡73
半垟乡167
马站镇436
凤江乡513
腾垟乡128
凤阳乡163
霞关镇424
云岩乡722
大龙乡1190
中墩乡125
赤溪镇287
江山乡791
天井乡10
信智乡77
沪山乡307
仙居乡145
华阳乡1233
埔坪乡114
苍南县分乡镇吴姓(2004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 人数 每平方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龙港镇9877 119.00平等吴兰楼、吴家库、吴桥、江山方家河、都口、白水、象岗、湖前吴宅、龙江瓦窑头、新美洲、凤江江宅、吴家弄、水头下埠、、水深垟、缪家桥、龙港街
灵溪镇8766 101.34
渡龙宕丰、宕顶、望鹤旗杆墩、江湾、灵峰后堡、五垟半河吴、水头下埠街、大亭、大观大门、对务上江、西程、横渎浦、横河吴家、县城灵溪、二十六都绣营
钱库镇5164 248.30
夏口、前吴、三石桥、项桥李后、彭家礁、吴家堡
桥墩镇3867 48.10
三十六街尾、松山、大龙关庙鲤鱼山、碗窑矴埠头、黄檀隔内
观美镇2940 69.18
沟口、西山、河口吴、茂竹大树脚、溪口、下街、岭脚、马渡、华阳蕉坑隔、十字路肥靴窑、碗窑尾、赤山坑尾
宜山镇1922 149.00
吴家库、吴家弄
金乡镇1912 43.90
吴家堡
舥艚镇1692 94.00
浦亭乡1664 60.95
大亭、直渎、岭东、河头桥、东山、岭脚、岭前
藻溪镇1537 20.30
吴家园、杨府宫、平桥千斤、挺南狗湾、内西岙围墩、东湖柳头、横圳大隔、草白
南宋镇1493 67.87
北山、溪光、大埔山
霞关镇1412 41.40
埕溪、外垟、南坪长沙、流枫仔、牛运
矾山镇1369 25.86
南堡中村、圆盘、谢家山
五凤乡957 33.00
凤村、八亩后空北树、凤呜
沿浦镇927 27.27
外垟、沙埕岭头
云岩乡802 61.70
中对口东垟、鲸头内
石砰乡784 78.40
坑内、宫后
凤池乡698 49.87
埔内洪半垟、
望里镇673 20.77
雅儒雅窑头
赤溪镇598 11.96
信智五亩、园屿流水坑、白湾城内、赤溪街、过海
昌禅乡580 16.57
昌禅
马站镇 512 14.22
金山内吴、马站街、城门半岭
新安乡491 59.88
莒溪镇451 8.93
龙沙乡373 11.30
下大山、马蹄垟、玉沙街、坑内、安峰北山
括山乡358 14.92
顺岭前吴
炎亭镇336 24.00
东沙、西沙
芦浦镇299 49.83
芦浦街
大渔镇286 17.88
渔寮乡178 1.05
渔寮下寮、崇安岭北
凤阳乡165 7.86
顶堡后坑
岱岭乡160 8.00
福掌陈世垟、吴家同
中墩乡149 14.90
中墩
仙居乡142 17.75
腾垟乡139 6.95
蒲城乡58 6.45
苍南吴姓人物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明隆庆《平阳县志》、清乾隆《平阳县志》、民国《平阳县志》、《苍南县志》等史志记载,苍南境内自宋、明、清三朝,吴姓人物共有32人。其中,进士10人、举人9人、地方官3人、贡生9人、其他1人。
吴处仁,字守身,钱库夏口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甲辰科进士,官松溪县令、濠州倅。
吴俊彦,字时献,钱库夏口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官梅州司理。
吴通,字远贤,吴宝秀远祖,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进士,官德安县令。
吴囦,字彦章,钱库夏口人。南宋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进士,官赣州教授。
吴琪,字贡清,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南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进士。
吴起,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明洪武元年(1368)戊申科举人,官孝廉授山阳知县,升任润州太守。(注:明时无润州恐误)。
吴祺,字以诚,钱库夏口人。明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举人,官由秀才授顺天府判、建州同知。
吴俊臣,钱库夏口人。南宋官承信郎。
吴叔诠,钱库夏口人。明洪十五年(1382)壬戌科举人,官由儒士授淳安教授。
吴任,字以仁,钱库夏口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官山明教授、福建都事、睢州同知。
吴田,平阳(今苍南)县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
吴,平阳(今苍南)县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
吴子宏,钱库夏口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官县丞。
吴安,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举人,官峨嵋知县、迁安府尹。
吴谦,字叔让,钱库夏口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科进士,官汀州教授。
吴万里,字伯仁,江南吴库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举人,官兵科给事中、蓟州判官。
吴迎,字叔雅,钱库夏口人。明永乐三年(1405)乙酉科进士,官平阴训导。
吴磋,字惟新,钱库夏口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进士,官石城教瑜、赣州教授。
吴博,河前(今龙港湖前)人。以子宝秀封大理寺评事。
吴宝秀,字汝珍,号惺台,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明万历十年(1582)己丑科举人,十七年(1589)己丑科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南康知府。
吴元震,吴宝秀孙,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壬午贡生。
吴世特,浦亭大亭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戊寅贡生。
吴邦翰,浦亭大亭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武进士,官南匯千总。
吴荣烈,钱库夏口人。授布政使理问。清乾隆五十一年(1778),浙江提督学政窦光鼐按试平阳,吴与同科童生陈光鉴(坊下人)等在试卷卷面书写“黄梅时节家家苦,清草池塘处处寃”,惊动主考窦公,于是将平阳知县黄梅的罪状呈上乾隆御批。经审理属实,黄梅处斩,凡包庇黄梅的,自大学士、尚书、侍郎以下,抚、道、府等分别受降职或革职处分。
吴甫,号山斋,南港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贡生。
吴凤起,吴宝秀子,河前(龙港镇湖前)人。官刑部照磨、顺天府通判、刑部主事。
吴建,字惟立,钱库夏口人。明宣德贡生,官衡州府照磨。
吴牟,字惟动,钱库夏口人。明正统贡生,官乐陵知县。
吴弘儒,金乡人。清康熙恩贡生。
吴世,字翼舟,号槎亭,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清乾隆贡生,官训导。
吴履墀,号坡菊,吴荣烈从孙,钱库夏口人。贡生,清道光时官福建泰宁知县。
吴第,号次山,吴宝秀裔孙,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工山水、竹,善书,能诗,为永嘉项维仁入室弟子。
附 录
一、历史上吴姓的分布和迁移
秦汉时期,吴姓主要活动于江苏、江西、安徽一带。其中一支北上山东,西进山西,南回湖北,后又返江西。汉初,吴芮被封长沙王,他的后代在湖广和中原地区形成了吴姓的重要望族。到了魏晋时期,由于长沙太守孙坚的夫人是江南吴氏,其子孙策和孙权在江东建立吴国,吴姓在江浙地区更是迅速发展。唐朝是吴姓在南方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唐初吴姓已进入了四川,随后由江西南部进入福建和两广。唐朝中叶,吴姓的足迹已踏上了越南,在越南建立了“吴朝”。从此,吴姓群体在南方的发展更为迅速,当代两广地区吴姓人丁兴旺与越南的“吴朝”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到元朝,吴姓首次进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吴姓大约有1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排在王、李、张、赵、刘、陈、杨7大姓之后,为宋朝第8大姓。吴姓第1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吴姓总人口的13%,占江西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这六省吴姓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江苏、湖南,这四省的吴姓又集中了25%。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浙江为吴姓的第1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4.8%)、江苏(13.3%)、福建(13%),这四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这两省的吴姓又集中了16.4%。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闽粤两大块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吴姓的人口2460万,为全国第十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根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发布: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吴姓保持第10位。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吴姓人口由230万激增到近2460万,增长了近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吴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这1000年中吴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山东、四川、湖南、江苏、福建六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和贵州,这四省的吴姓又集中了21%。广东(包括海南)居住了吴姓总人口的9.2%,为吴姓第1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3%。形成了长江以南高比率和长江以北低比率的两大吴姓分布区。在近600年期间,吴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向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主流。
二、当代吴姓的分布
吴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安徽大部、浙江大部、山东中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每平方公里的吴姓人口达到7人以上,中心地区可达8.4人以上。吴姓分布密度在7人以上/平方公里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5.4%,吴姓人口大约399万;4.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6.1%,吴姓人口大约811万;1.4—4.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吴姓人口大约1126万;不足1.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8.5%,吴姓人口大约124万。
吴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吴姓在南方和东南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吴姓沿长江为界,华南和东南地区的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2.8%以上,其中海南东南、粤桂交界北端、湘黔交界北部、福建东南、浙闽交界中段、台湾南部等地区在4.2%以上,比例在2.8%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5%;在长江以北,青海湖以东之间地区,吴姓分布频率在0.7%—2.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7.2%;其他地区,吴姓分布频率不足0.7%,共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9.3%。
三、吴姓历代名人
当然,吴氏最丰富,最光辉的业绩还是在中国大地上,如果浏览一下彪炳于史册的吴姓名人,便可知吴氏业绩之一斑。战国时有兵家和改革家吴起,曾辅佐楚棹王实行变化,促进了楚国的富强。秦朝末年,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与陈胜一起发动,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并建立张楚政权,任假玉。东汉初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三国时有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有文学家吴均,还有安徽宣城起义领袖吴承伯。唐代最著名的吴姓人物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吴道子,他擅长画佛、道教人物,长于画壁,笔记磊落,势状雄峻,相传曾于大同殿壁画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华。宋人苏轼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因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及对后代的巨大影响而被尊为“画圣”,此外,唐代还有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吴兢,庞勋起义军将领吴迥。五代时后晋有名将吴峦。南宋有名将吴玠、吴严璘弟兄,音韵训诂学家吴械,大臣吴潜,文学家吴曾,词人吴文英。金有文学家吴激。元代有学者吴澄、吴莱,画家吴镇,戏曲作家吴昌龄。明代至近代,吴氏多画家和小说家,例如:明代画家吴伟,工画人物,擅画山水,获御赐“画状元”印;清初画家吴历,擅画山水,笔墨苍润,与王时敏等合称“清六家”;清代画家吴熙载,善花卉,工书法,尤精篆刻;清末画家吴友如,作品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紧凑,线条遒劲简洁,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甚有影响;近代人吴昌硕,以写意花卉、蔬果为主,工诗和书法,尤精篆刻,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书画家、篆刻家;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著名小说《西游记》;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清末小说家吴活尧,是谴责小说的代言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此外,明代还有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吴勉,学者吴与弼,文学家吴应箕,戏曲作家吴炳,医学家吴又可,南明将领吴易,以及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后又割据称帝的吴三桂;清代还有文学家吴绮、吴锡麟,诗人吴伟业、吴光骞、吴嘉纪,散文家吴敏树、吴汝纶,医学家吴鞠通、吴尚先,植物学家吴其濬,金石学家、文学家吴大微,江西石城佃农起义领袖吴八十、太平天国将领吴如孝。
上一篇:淮北濉溪吴氏
下一篇: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