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族?
所谓九族,就是五服的亲戚。往上推有四辈,往下推也有四辈,自身加起来共九辈。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所谓的“诛九族”,说的就是把高祖以下和玄孙以上的所有亲戚全杀死。
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所谓祖宗十八代,就是指直接(父系)祖先和后代。
即: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鼻祖是十八代的开山祖师,然后鼻祖生远祖,远祖生太祖,太祖生烈祖,烈祖生天祖,天祖生高祖,高祖生曾祖,曾祖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己身,己身生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生曾孙,曾孙生玄孙,玄孙生来孙,来孙生晜孙,晜孙生仍孙,仍孙生云孙,云孙生耳孙。
加起来正好十八辈。
九族,泛指亲属,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
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尔雅·释亲》:
01 父为考,母为妣。
02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05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06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07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08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09 父之姊妹为姑。
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13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14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1]。
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22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25 父之妾为庶母。
26 祖,王父也。
27 晜,兄也。──宗族
28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30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31 母之姊妹为从母。
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33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34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40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43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
46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47 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48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49 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50 两壻相谓为亚。
51 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
52 嫔,妇也。
53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2025-03-07 14: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