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祠堂及祠堂文化概念
(一)祠堂:又称宗祠、宗庙、祖庙、家庙等,是在传统的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下产生的,是人们供放、祭祀祖先、贤哲或神灵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
(二)祠堂文化:是一种姓氏宗族文化,是传宗接代的标志,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法制度、宗庙制度、祠堂建筑等方面的物质文化。
(三)祠堂与祭祖、族谱并称为宗族文化的三大标志性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和祠堂都是姓氏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族谱是纸质化表现,祠堂是石质化表现。
二、祠堂文化溯源及发展演变
祠堂作为宗法精神物化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风风雨雨挺立了几千年,特别是封建社会,皇权与族权相互辅佐,维系着社会的持续和稳定,作用独特,功不可没。
追寻中国祠堂文化的发展轨迹,它经历了祠堂起源、祠堂诞生、汉代墓祠、唐代家庙、宋代家祠、明清祠堂和当代祠堂等七个发展阶段。
(一)祠堂起源。祠堂文化开端于远古的自然崇拜。原始社会,因生产力低下,人们出于对自然界的恐惧和敬畏,认为“自然有灵、万物为神”,于是便产生了自然崇拜意识;又生存环境恶劣,疾病蔓延,梦魔附体,死亡率高,对人的构造和生死认知不足,于是便产生了鬼神崇拜观念;还认为“人死复生、灵魂不灭”,于是便产生了祖先崇拜信仰。这是人类初期认识物质世界和“人本身”的曲折反映。后来,随着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进步,在原始崇拜的文化沉积上,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较完善的民族宗教并发展为国家宗教。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宗庙的萌芽,祭祀场所实际上就是祠堂的前身。到了商代,崇拜自然的观念和祭祖行为虽然有了发展,也建立了初步的宗庙制度和祭祖规则,但祭祀礼仪尚未形成定制。
(二)祠堂诞生。进入周代,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即由共主或中央王朝对王族、功臣、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藩国”等。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贵族统治的制度,即在同一宗族内部,以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这样层层下推,一再分宗,形成了一系列大宗和小宗。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王权与族权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国家控制体系。
就宗庙建制而言,周代《礼记》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即天子宗庙有七所,三所昭庙,三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七所。诸侯宗庙五所,二所昭庙,二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五所。大夫宗庙三所,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只有一庙。庶人即普通百姓则没有资格建祠堂的,只能路祭或家祭。周人建立的以宗教为核心的祭祖礼制,对后代的祠堂、家庙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祠堂的正式诞生。此后的历代帝王将相都将祠堂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建祠成了皇室的特权。中国最大的祠堂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各诸侯,王公的宗庙。这一时期被称为“宗庙制”。
(三)秦汉墓祠。秦汉以后,墓祀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特别是汉朝祭祀祖先,无论是皇家宗庙,还是民间祠堂,多建于墓所,即在祖先坟墓旁边建立“祠堂”进行祭祀,曰墓祠,又称“庙祠”,是从周代宗庙发展演化而来的祭祀建筑。“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代墓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木结构祠堂,一种是石结构祠堂。
(四)唐代家庙。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封建的宗法礼制也得到全面恢复和实行。作为封建宗法礼制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祠堂,到唐代发展成为“家庙”。“家庙”一词是唐代法制上用来称呼官人依唐制所建立起来的宗庙。《开元礼》关于祭祖礼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人才可以立庙。唐代的家庙,集中在长安、洛阳两京,尤其长安城内更是遍布。进入到唐五代时期,宗族长们才打破《礼记. 王制》“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的规定,开始民间兴建祠堂,实为“家祠”,存放祖先的灵位、拜谒祭祖,从事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活动等。
(五)宋代家祠。在宋以前,华夏守礼延续的是礼经。宋代的时候,因为时间相去久远,三代之礼的延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那时候的要求了。对庶民宗族的祠堂礼制产生巨大影响的,当推南宋以朱熹之名编撰的《朱文公家礼》。朱熹首倡家庭立祠尊祖敬宗,以“忠、孝、节、义”教化人们的思想。他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得以推行,此后民间建祠祭祀五世祖甚至始祖的习俗,逐渐流行起来。
因《家礼》立祠堂之制,此后家庙称祠堂。宋代建祠沿袭了唐五代时期建制,也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祭祖场所一般建置在故乡居室内或之侧,实际是家庙制度影响下的家庭祭祖场所,有别于唐代大多建于京师远离居室之处的家庙,与明清时代建于住处以外的宗族祠堂也有区别,其名称有“家祠堂”、“祭堂”、“影堂”等,可简称为“家祠”,为唐代家庙到明清祠堂之间的过渡形态。
(六)明清祠堂。经过各封建王朝的发展,封建宗法制度在明清时期终于达到颠峰。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吸纳礼部尚书夏言上《献末议请明诏以推恩臣民用全典礼疏》,诏令“许民间皆联宗立庙”、“臣民得祀始祖”,民间建祠获得合法地位,从而拉开了民间大规模建祠的序幕。一时之间,祠堂文化席卷全国,以致“族必有祠,祠必有产”。祠堂、族谱、祭田逐渐构成维持家族宗法制度的三大支柱,对祠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清代,祠堂文化成为其统一汉民的重要文化。祠堂不仅数量猛增,遍布全国城乡各地,而且内涵更加丰富,建筑更加豪华,功能更加齐全,大多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以江西省为例,清乾隆29年(1764年),全省同一族姓建造的大祠堂89处,各地一族独建的小祠堂8994处,省内78州县几乎所有村镇都有祠堂。
(七)当代祠堂。在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鼎盛发展后,宗族制度最终在民国时期开始走向衰落。
民国肇始,传统的封建体制崩溃,旧式宗族制度走向废除和革新,特别是民法的制定使传统的家庭关系遭到解体,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观念被否定,原有的宗族制度失去了法律保护。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土地革命时期,祠堂文化成为一种腐朽文化的代表,成为必须打倒的对象,族田和族产被没收,宗族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被推倒,宗族势力的统治也被消灭。作为成长于成熟于庶人,扎根于基层的祠堂文化,开始进入了发展低潮。
到了文化革命时期,为了彻底地打击和消灭封建思想,祠堂文化更是成为要打倒到消灭的极端状况。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大量的族谱与祠堂被没收或毁灭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宗族制度几乎被消灭殆尽,人们对于祠堂文化的记忆也慢慢淡化,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至20世纪后半叶,在新形势下,历经磨难的祠堂才获得保护与发展。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以后国务院又相继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包括古祠堂等建筑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4294处。
在20世纪,内地祠堂虽然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华裔祠堂仍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向前运行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运作,一些激进的思想被批判,全球华人掀起寻根热潮。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民间修谱、建祠渐次展开,祠堂成了村落公共文化空间,成了党的建设、基层自治、文化娱乐和生活组织孵化的重要阵地,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一代代族氏后人。
三、祠堂的管理和类别
(一)祠堂的管理
各地祠堂中.比较大而完整的管理设置通常由:
宗长——主全族事;
宗子——管祭祀;
宗正——宗长协理:
宗司——掌伦纪;
宗直——处理纠纷;
宗史——掌宗族史;
宗课——掌经济;
宗干——助宗长办具体事;
宗守——祠堂管理;
祠丁——守祠人;此外有的还有坟亲(守墓人)等杂役。
(二)祠堂的类别
祠堂的踪迹在中国的名胜景点,城镇村落,乃至穷乡僻壤,都可寻觅到,且数量可观、种类多样、名称不一。主要类别有:
1、祭祖祠堂。包括宗族祠堂,皇家宗庙,曲阜孔庙。
(1)宗族祠堂:是祭祀同一血缘祖先、制定族规和商议重要事务的场所。祭祀一般分为家祭、墓祭、祠祭。明中叶到清代,有了一套完整的宗族祠堂系统,类型不同,形制也不同。祠堂一般分为宗祠(或总祠)、支祠、家祠三个等级。所谓宗祠,指的是同一宗族全体族人祭祀始迁祖的祠堂。所谓支祠,指的是因宗族人口繁衍众多,从宗族分出来的主要是祭祀本支族人先祖的祠堂。所谓家祠,指的是由宗族的基本单位“户”所建立的,主要祭祀本家族先祖的祠堂,又称己祠。
(2)皇家宗庙: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如北京的太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明清两朝祭祀本朝已故皇帝的地方。
(3)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是孔氏家族的家族祠堂,和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2、名人祠堂。指专为祭祀某一个著名人物而建的。可细分为贤臣名士祠堂、文人学子祠堂、忠勇将士祠堂、实业人物祠堂、烈女孝子庙等。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臣名士,他们为官期间为国为民创建了许多功绩,受到人们的广泛崇仰,死后便被民众立祠纪念。如周代的唐叔虞,春秋时期的子产、伍子胥,西汉时期的张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宋代的包公等。
(2)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文人群体,不少人在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他们在世时受到世人称颂,去世后被世人怀念,人们往往在一些风景秀丽之处为他们建祠立庙。如四川江油市太白祠、陕西长安县杜公祠、广东潮州市韩文公祠、湖南永州柳子祠、四川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祠、湖南汩罗江畔屈子祠等。
(3)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忠勇将士,他们的英名永远铭刻于人民的心中,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忠勇将士祠堂。如岳庙、泰伯庙、韩世忠祠、戚公抗倭祠、文天祥祠、史可法祠等。
(4)我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实业人物。他们或治水,或开荒,或改良农业,或发展副业,或悬壶济世,或传授先进技术,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子孙后代带来了幸福与欢乐。人民为了感激和纪念他们,便为其建立祠庙。如李冰父子祠、扁鹊庙、华陀祠、黄道婆祠、安国药王庙等。
(5)忠孝节义是旧时代重要的道德标准。封建社会中对于忠孝节义行为极其重视,因此许多在这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人士,去世后便被立庙建祠,祀奉纪念。如孟姜女祠、曹娥孝女庙、木兰祠、颜文姜祠等。
3、神灵祠堂。所谓神祠,是指以某个自然现象或某个神仙形象为祭祀对象,包括山川、日月、天地等自然神灵和神灵人物等,因人们敬畏和崇拜而立祠纪念。如陕西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庙;历代帝王奉祀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泰山岱庙,也称东岳庙;历代帝王祭祀水神的河南济渎庙;世界各妈祖庙的祖庙——福建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庙。
四、祠堂的建筑规模和特点
祠堂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探寻文明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宝贵实物资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传统思想和社会观念,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见证。祠堂建筑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制风格,成为反映传统建筑和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与建筑间的组合形式和空间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构成关系。
祠堂的平面布局虽常因地形及用地限制发生变化,祠堂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但总体布局有共同之处,大体上可分为门前广场、门楼、照壁、大门、正殿、天井、享堂、寝堂、厢房、花园等部分。一般的为传统的内院式,中轴对称式布局,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仪门(门厅)、拜殿(享堂或祀厅)、寝室三进。两进院落的东西两侧为庑或厢房。享堂为祭祖举行祭祀礼仪和宗族议事的场所。寝室用于供奉神主(祖先牌位)。
终观各祠,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布置,营造了不同的气氛,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庄严肃穆或静谧悠然或高尚崇敬或小巧秀美。整体造型,白墙青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装饰精美,题匾高悬,气势恢弘,门口多摆放一对大石鼓、一对石狮,给人威武庄严之感。由于社会环境及宅基地的局限,现代新建、重建或翻修的祠堂,一般只有大门和四周高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进门一天井,一间享堂,但总体上仍不外乎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其纵向进深及横向路数,随祠堂规格、建造者财力及用地规模形态而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单进、单路祠堂:即由单座(享堂)建筑构成的祠堂,是一种简式祠堂。
(二)两进祠堂:即由祠门、享堂构成的祠堂,两侧或由两厢或廊道连接,近似民居院落,侧翼有时设置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
(三)三进祠堂: 即由祠门、享堂、寝堂(或后楼)或祠门、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有时有享堂设有戏台)、享堂构成的祠堂,侧翼也可能有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
(四)四进祠堂:即由祠门或门楼、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或有面向享堂的戏台)、享堂、后堂构成的祠堂,两侧可能有边路。此类祠多为敕建的官祠,规格较高由官方定期祭祀。
(五)三路四进式或边路三进式祠堂:主轴线保持三进或四进,并有左、右两路或一路,一进或二进式。
五、祠堂的堂号、牌匾和祠联
中国的堂号、牌匾、祠联文化源远流长,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非常广泛,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蕴含着本族的声望和深深的人文气息,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弥足珍贵。
(一)堂号。一般以本地郡望为名,或是姓氏中出色祖先的事迹,以及居住地的地名为主。郡望是指一个大宗族所在的区域,一般都会从居住地中取字,如彭城刘、墨庄刘、义门刘等。郡望可以当做堂号来使用,代表该郡中最为出色,有代表性的一支。堂号牌匾都悬挂在家族祠堂正门的正中央。但堂号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不能作为郡望的名称。堂号寄托了祖辈对后辈们的殷切教诲和嘱托期望。每当本宗族的人分支出去,就会另立分祠,另取堂号,但总堂号也会供奉在祠堂中。
(二)匾额。又称门额。它的产生,相传缘于中原河洛文化的发展,是华夏文明的一种体现。在古代就有以"匾"来识别万物,以"匾"来区分贵贱尊卑,以"匾"来褒扬良善的习俗。匾额分类多样,功用旨在崇功祖德、笃行励志。样式有石刻匾额和木刻匾额等,一般以长方形为常见,尺寸规格视门面大小而定,醒目端庄,所书墨宝多拜求名家文人题写。匾额特点:意境文采讲究,书法篆刻精湛、内容言简意赅。
(三)祠联。有“微型族谱”之称,分为通用祠联和专用祠联。
1、通用祠联:即各姓祠堂皆可通用之楹联,内容多为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光耀门闾等。如:【世代源流远,孙支奕祀长】(此联言其子孙之多);【身范克端绳祖武,家规垂训翼孙谋】(此联言其遵循祖训);【祖力永扶家道盛;宗光常照子孙贤】(此联言祖先庇佑恩泽)。
2、专用祠联:特指用于某一特定姓氏家族的祠堂。内容与该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密切相关。内容上大体反映寻根问源、颂祖功德、表彰先贤、训勉后人、心系华夏。强调的是整个宗族的共同愿望,表达了共同的价值观,不仅是对先祖的尊崇,还表露出对同族人的殷切期盼,渴望着宗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光宗耀祖,长盛不衰等。
3、祠联种类:分为神龛联、堂联、楹联、门联等。神龛联,贴在神龛的两侧;堂联,贴在内室柱上;楹联(也称门联),贴在大门柱上;门联,贴在仪门、屏门、耳门、楼门上的对联。按照字数来说,有五字、七字、九字、十一字等。
六、祠堂的主要功能
古代祠堂是一个地域里家族的活动中心,通过祠堂祭祖和封建宗法等其他活动,用血缘关系作纽带,把族众牢固地扭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祭祀祖先。祭祖是祠堂建造的初衷,是最基本的功能。祭祖活动各地习俗、规矩不一,多以春冬两季为主,日期一般选在清明和冬至。程序非常讲究,人们必须穿戴整齐、神态严肃、心存敬意,不容许有一丝不敬的行为发生。祭祀结束后,一些实力雄厚的的宗族还会举行酒宴,会请戏班表演。有的地方,在子孙考取功名、晋升官爵或受朝廷封赏后也会打开祠堂举行特祭。
(二)聚族议事。祠堂是家族的议事厅,当族中有重大事宜或关系全族的利弊,如推选族长、维修家谱、兴建祠堂、制定族规、公布开支、安排事务等,需进行商讨时,族长就会召集各支各房代表在祠堂开会讨论。
(三)修篆族谱。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疏、世系传承、家规家法等情况记载下来的特殊史籍,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经济学、地名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资料。
(四)奖惩族人。祠堂又是家族的法庭,如果说家法族规是家族的法律,那么家法也是封建国法的补充。族长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执行家族的法律,根据罪责轻重施以惩罚,轻则罚款、责打、罚苦役,重则送公庭制以官刑,有的甚至会被革族逐出祠堂或沉潭。另外,对于扬名显亲,有杰出贡献的族人则由族长主持给予表彰。
(五)婚丧嫁娶。祠堂的场地空间大,在这里举行婚丧嫁娶,被视为有先祖的庇佑和见证。如,婚礼当天,新娘在嫁进男方家里之前,需要先到夫家祠堂里祭拜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和祈求祖先保佑,然后再举行婚礼。此外,古时习俗,每当族中有老人即将去世时,族人必需在其断气之前将其抬到祠堂里,以使其灵魂与祖宗的灵魂在一起,表达一种生是族中人,死也归于宗的情感。
(六)其他功能。如陈列书画、助学育才、道德讲堂、风俗年节等一切与宗族有关的事务都可以在祠堂里举办。
七、当代祠堂的价值
当代祠堂是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旧祠堂的批判继承,它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宗族祭祖场所,也不再是宗族内部的司法场所,而主要是保留了追思祖先的精神依托,成为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宗族祠堂等旧形式,在当代更多地作为文化形态保存下来。当代祠堂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呈现出许多新的价值。
(一)文物价值。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更集中的关切,全国及各省市都将祠堂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教化价值。在很多祠堂的墙壁上,往往挂有“家训”“族规”“家法”内容的牌匾,它包含了以“忠信孝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其中有些如“君臣父子”“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是属于我们需要批判的封建糟粕,但有些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友兄弟、尊师长、睦近邻、崇俭朴、恤孤寡、戒淫逸、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宏观角度审视,很多祠堂建筑均已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直观的祠堂文物,使前来参观学习的社会各界受到深刻教育,这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寻根价值。祠堂是宗族祖先的“根”,是后代子孙寻根谒祖的圣殿。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寻根热”的兴起,文化认同成了所有海内外华人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四海飘泊梦,天涯游子心。这种寻根心理,在长期漂泊在外的侨胞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强烈。他们往往借助祠堂记忆、族谱记载而找到自己的祖根。
(四)旅游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勃兴,很多保存下来的祠庙,被当作名胜古迹开发使用。这些祠庙所以能吸引游人,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本身的价值:有的体现出高超的古代建筑艺术,有的呈现出极高的雕塑雕刻水平,有的显示出独特的历史价值,有的表现出某种精神,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文娱价值。“祠堂戏台”,本是中国民间戏曲重要的演出场所,不少规模较大的祠堂,往往建有戏台,逢年过节,为族众和村落居民演出。发展到现代社会,祠堂则成为农村文化构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祠堂戏曲舞台成为重要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
八、新时代下祠堂文化的导向和整合
祠堂,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其名称或许还沿用了旧制,但它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是历史的延续,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的情感,它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和发展的印记。
顺时而生,应时而变。古今祠堂,其意义不一样,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我们应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认识祠堂文化的现象和本质,辩证看待祠堂文化的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其现代价值,积极运用于当前社会实践中去。
如今,我国各地原有的祠堂,有的仅存孤立的门柱,有的仅存地基遗址,有的年久失修,残垣断壁,破败不堪。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业,反映了当地风俗文化和古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应引起重视,加以保护。修缮、改建、重建或扩建应尽可能旧物利用,恢复原有风貌,留下古香韵味,还祠堂本来面目。同时,要建立古祠堂的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有专人看管。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本族过往、发展要及时补笔,记录在案,做到图文并茂,不留断片,对后人负责,对历史负责。
祠堂文化要走向文明进步,就得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我们要利用祠堂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将政府职能和民间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让先进文化占领祠堂阵地。本着“一堂多用”的原则,启用“平台+功能”模式,创造条件,丰富祠堂功能,提升祠堂贡献,展现祠堂的正能量,把祠堂建成集联亲、阅读、棋牌、娱乐、健身、教育、庆典、公益等的文化礼堂,推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进祠堂,通过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内涵,将原有祠堂改造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把祠堂变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同时,还可结合乡村旅游,将祠堂开辟为民风民俗的文化景点,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上一篇:无锡吴氏祖祠八十年后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