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资讯 > 吴氏资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七届世吴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十一月的风,带着些许寒意,拂过白衣古镇那条历经千年、苔痕斑驳的青石板路。2025年11月16日,第七届世吴恳亲团在川西总会吴福生会长、白衣古镇吴松涛宗长等宗亲陪同下,怀着“慎终追远”的肃穆心情,共同走进了这座沉淀着时光与血脉的吴氏宗祠。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一、建筑承载的文化密码

       宗祠坐落于巍峨叠翠的群山环抱之中,俯瞰大江奔流,遥想昔日商贸码头之繁华,一种神秘而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白墙黛瓦与古镇的苍翠自然交融,飞檐如翼,翘角凌空,不仅是建筑美学的展现,更是家族地位与精神的象征。

       踏入宗祠,仿佛步入了时间的隧道。尺余高的门槛,无声传递着“入门知礼,谨言慎行”的祖训。恳亲团成员缓步而行,目光所及,皆是文化的细节。正堂“禔福凝晖”匾额高悬,两侧楹联“山水钟灵舞风翔龙开胜境,人文鼎盛握兰攀桂忆前修”,道尽此地人文与自然的交融。后堂“樾荫堂”牌匾下的对联“人怀厚德知春暖,树有浓荫你夏凉”,则寄托了德泽后人、家风绵长的期许。中厅家训齐全,“忠孝廉节”四大字虽历经风雨,金漆斑驳,但其核心训诫依然清晰有力,深刻体现了吴氏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根基。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二、血脉中的精神传承

       在宗祠的侧堂,悬挂的文化墨宝与历史名人画像,静静述说着家族的辉煌往昔。松涛宗长深情讲解家族迁徙史与奋斗篇章,指出这一切正是吴氏“以读书立身,以忠厚传家”传统的生动实践。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他特别指着家谱中的“至德”二字强调:“我姓始祖泰伯,三让天下,被孔子誉为‘至德’。这‘让’与‘和’,这‘崇文重教’,便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这一刻,在场宗亲无不动容,深深感受到:这座宗祠,远不止是一座建筑,它是一个强大的文化磁场,将散落于历史长河的精神碎片重新凝聚,为后世子孙照亮前路。

       三、钱庄重现吴氏辉煌的商业记忆

       祠内的古钱庄复原陈列,以其完整的业务流程展示,让我们直观了解到古代吴氏商通天下的经营智慧与管理文化。保存的各国货币影模及历套人民币版本,更让人仿佛触摸到吴氏历史上商业鼎盛的脉搏,找回了那段关于繁荣与信义的辉煌记忆。


       四、从传承到发展,古老训诫的当代新生

       此次恳亲调研的意义,远不止于追忆过往。活动的焦点自然而然地由“慎终追远”过渡到“继承发展”。就在恳亲团抵达前夕,当地市委书记亦曾莅临调研,足见其对吴氏文化价值的重视。我们荣幸地受到平昌县政协正副主席、招商局长、白衣镇党委政府领导等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两大主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一是如何深入挖掘吴氏文化,讲好吴氏故事,弘扬至德精神;二是如何借此宣传建设旅游景点,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协同发展。世吴主席吴汉龙就挖掘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事业提出了宝贵意见。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大家普遍认为,应将“至德”精神中的“诚信”、“谦让”融入现代商业伦理与品牌建设,让“崇文重教”从家训走入现实。通过创意开发,将宗祠的建筑美学与家族故事转化为文化产品,让静止的历史真正“活”起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下午,恳亲团移步祠堂偏座,吴汉龙主席题词,副主席吴明文现场挥毫,写下“祠继千秋鼎盛,堂传百世辉煌”赠予祠堂,并为白衣镇政府题写“为人民服务”和“千年古镇,水韵白衣”,为县政府题写“山水生态城,平安昌盛地”等墨宝,同时为多位宗亲创作了书法作品。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此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吴氏文化的继承,不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将其精神内核——至德、谦让、崇文、忠厚——转化为当代社会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追求。它的发展,也不再是固守一方祠堂,而是鼓励族人将这份独特的文化基因,融入各行各业,让其焕发新的生机。

第七届世界吴氏恳亲团赴四川平昌白衣古镇 推动挖掘吴氏文化底蕴纪实

       离开时,暮色为古老宗祠披上金色外衣。它不再只是历史的纪念碑,更似一个充满能量的文化基站,无声诉说着过往,更殷切召唤着未来。这次恳亲考察,正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接力——我们从古老的辉煌中汲取力量,而后,带着这份独一无二的文化印记,自信地走向世界,共同书写吴氏家族崭新的时代篇章。


上一篇:吴氏凝心续文脉 伯傥公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圆满召开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