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吴氏渊源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新晃柳寨历史 话沧桑

    柳寨,位于平溪河流域下游,临舞水河5公里距离,原属洞坪乡,现属波州镇。禾滩至步头降公路过境,穿寨而过的沪昆高速2018年在柳寨设出站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环水绕,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沉淀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是新晃县少有的人文资源发源地。

    翻开柳寨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会让人如痴如醉。明洪武年间(1366年)晃域吴氏始祖吴世万的后裔吴富阑从新龙(新寨的龙寨)迁居入此,原这里森林茂密故始称柳林村。吴富阑生吴总全、吴总干二子,从此分房繁衍迅速发展,在清乾隆年间起各立祠庙,各取字派。大房总全占西北方,专司培养人才。修有文昌阁、观音阁、坡边祠、杨公庙、巴公庵、邦寨庵,主修建石板路。晚房总干占东南方,专司创业发展富裕主,建有泰伯家庙、杨公庙、昌圣庙、天王庙、老庵坡庵堂等,主修花阶路。发展为富裕主的有吴尚忠(仁重)和吴尚志(德重),他们管理组织有方,出工劳作、吃饭、休息以击鼓为号。由于他们的奋力发展,致使他们把距此地30余里的便水、新店坪一代的粮田买尽。他们四处捐资修桥、修路,吴尚忠、吴尚志捐修的便水柳林花桥,并修条2公里大路从其田坝中过,还捐60石田给便水作渡作基金。吴尚泰共修有小石桥14座、捐造渡船6只;吴祖祥捐修有波冲溪拱桥,族人在东岩山荡的悬崖峭壁处凿修的100余米石道成为千古奇观。由于大房的朝习文发展,在清乾隆5年(1740年),经芷江府厅知事袁守定请准省拨银在晃州的凉伞、柳林首建义学,成为晃州地域最早办学地之一,后由于嘉庆22年(1817年)从芷江直隶厅分出6里设晃州直隶厅才将柳林义学迁到舞阳书院(现新晃一完小)。由于柳林义学的开办致使人才辈出,考起文庠、武庠、监生、贡生、癝生、国子监太学生等分布全国各地。柳林也发展成晃州地域最鼎盛的域地,当时清政府拟选其址为晃州府据地,是由于柳林人怕设府后多事不安宁,才重选为龙溪口(原机械厂处)。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盗匪蜂起,柳寨成了猎狩的重点,特别是1931年柳寨被黔军放火,全寨300多栋民房化为灰烬。后经吴氏族人艰苦奋斗、重整家园,柳寨人才得以发展,续写历史辉煌。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昌高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