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以前,徐州古黄河道上,有一个很小的水旱码头,叫下湾。当时交通不发达,水路运输以黄河为主。南北货物从运河再转入黄河运往西边内地各处,西部货物也有运往东部,途经小码头下湾。下湾南黄河堰边有个集镇,使双沟地区集散地,有些货物运进运出就在下湾装卸。
下湾是黄河水流弯曲的地方,有时停船的好地方。西有白家湾,东有胥家湾。因下湾是集镇最近的水上码头,停船最多,装卸货物最多,又有通往集镇的大马路,后来叫双白路。
黄河在古时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又是水患无常的大灾河。宋元丰年间,1077年7月17日午时,从西北方向,大水滔滔,黄色半边天向东南卷来,好像墙倒一样,水头有三丈之高。船夫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个个哭喊连天时,南边方向佛光再现,只见观音菩萨一只手拿着净水瓶,另一只手拿杨柳枝,向河北边掸一下,只见白光一道,大水顺黄河岸边向东而流。几十只货船被大水推到岸边沙滩上,安然无损。船老大们为了感恩便筹集财物,在观音菩萨曾现身的地方,盖上庙宇穿心阁。
穿心阁是骑路而起盖的五间正殿,两边各有两间偏殿及数间僧人舍房和斋房。南北各有山门④。庙宇落成后,在五间正殿敬奉观世音菩萨⑤,偏殿供奉文殊⑥、普贤⑦、千手千眼⑧、送子观音⑨等菩萨。又到彭城请来僧人②,沙弥尼师徒六人,她们都是文僧,会吹打弹拉等乐器,后来僧人增加到十二人,远近几十里有办丧事就叫僧人做佛事超度,俗话说:“老和尚⑩做法台———很有名望。庙宇香火之盛延续数百载。
乾隆三十年二月间,乾隆南巡回京到徐地皂河集。想起宫女柳阿兰格格①,差派护军统领观音保到徐州府查看民情,做好乾隆到徐州前准备工作。
钦差大臣观音保和江浙总督大人尹继善待着随从人员,在皂河乘船顺黄河西上赴徐地彭城。次日路经下湾,看南岸穿心阁庙,香火正旺,观音保统领对随从人说;徐地灾难重重,瘟疫流行,为什么那里聚集那么多人,不如上岸去看一看,到了庙前询问一位香客,此地多年水灾,别处人们都流离失所,为什么此处呈现丰收景象,一位香客说:“我们这里有菩萨神保佑,保佑我们这一方百姓平安,庙宇破旧,是因被黄河水冲击,无钱失修,但神灵很大”。观音保统领休息片刻,就前往徐州。
观音保及随从人员到徐州,府衙属员已出来迎接饮差大臣,当时知府大人邵大业以及熊会公,吴有亮等大员。观音保呈上乾隆皇帝圣谕,要柳阿兰格格圣驾。便谈到穿心阁庙修理事查,给于资助。观音保在徐州安排好圣驾差事后,即去河南巡查。尹继善大人回皂河复命。
穿心阁,于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十七日,在庙里住持僧,普喜经办,在徐州府资助及当地募化,又在旧庙址东约一里处,重建新庙,更名为观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