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书院学堂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远口泰伯书院赋

——写于远口泰伯书院成立五周年前夕

       于黔东南之腹地,远口古镇之灵壤,泰伯书院巍然矗立,文脉浩荡,德泽绵长。此乃全球首个泰伯书院,承千年吴氏之宗风,续华夏文化之华章。远口吴氏总祠之内,古木参天,青砖黛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建筑之精妙,蕴含文化之深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历史长河之畔。

远口泰伯书院赋

       吴邦国、吴伯雄二位贤达,亲书匾额,墨韵飘香,笔力遒劲,彰显书院之尊崇地位与深厚底蕴。世吴会主席吴国荣亲临授牌,全国各地吴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襄盛举,见证书院之诞生与发展,开启吴氏文化传承交流之新纪元。自创办以来,远口泰伯书院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国内众多大学纷至沓来,将其设为研究实习基地。莘莘学子在此探求知识,寻根溯源,感悟吴氏文化之厚重底蕴、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汲取建筑文化之智慧结晶。于古祠旧迹间,他们书写青春华章,传承文化薪火。

       远口吴氏总祠,乃吴氏文化之渊薮,民族文化之瑰宝,建筑文化之典范。祠内族谱繁多,卷帙浩繁,记录着吴氏家族繁衍兴衰、迁徙变迁之历程,承载着先辈们艰苦创业、拼搏奋进之精神。它是远口吴氏子孙寻根问祖、凝聚亲情之纽带,亦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之珍贵资料。祠堂建筑融合汉、侗、苗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庄重威严。青石板铺就的庭院,岁月斑驳;雕花门窗,图案精美,栩栩如生,讲述着古老传说与美好祈愿。高大雄伟的正堂,供奉祖先牌位,香烟袅袅,庄严肃穆。每逢祭祀之日,吴氏族人齐聚于此,叩拜祖先,感恩先辈,传承家风,弘扬祖德。这既彰显家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亦体现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慎终追远之传统美德。

远口泰伯书院赋

       远口泰伯书院之成立,恰似春风化雨,润泽一方。它不仅是吴氏文化传承传播之平台,更是当地民族团结、省际县际和谐之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典范。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人,因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而相聚,共同研习吴氏文化,探讨民族历史,交流学术心得,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各民族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绽放出绚丽多彩之文化光芒,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文化魅力。省际县际之间,因书院而加强联系与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推动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远口泰伯书院,承载着历史之厚重,肩负着文化传承之使命。展望未来,它必将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新时代征程中,继续弘扬泰伯精神,传承吴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省际县际和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让民族文化之花在远口大地常开不败,让华夏文明之光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吴谋高:远口盛公27世孙、远口吴氏总祠、远口泰伯书院 顾问


上一篇:剑河县侗学会捐赠书刊给远口泰伯书院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