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吴氏考证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安徽怀远沙水“民吴”和“军吴”考

       安徽省淮河流域怀远县“三让堂”吴氏也有“民吴”和“军吴”成分,人们习惯上称为“民户”和“军户”。这主要源于历史迁徙和家族分支的差异。

       一、“民吴”和“军吴”成分的由来

       民吴:以季札为始祖,传承民间的三让文化,强调谦让与仁德。属于普通户籍,承担田赋、徭役,可自由迁徙、从事生产,无世代服兵役的义务。民户归布政使司管理,可参与科举、担任官吏,社会地位较高。

       军吴:以吴世铭为始祖,因随官兵征剿有功而封百户,后形成军事分支。属于世袭兵籍,必须世代承担兵役(如出丁充军、屯田自养),未经皇帝特许不得脱籍。军户归都指挥使司管理,单独编籍,且“军户丁男仅许一人为生员”,仕途受限。

       民吴和军吴的核心差异是:民吴以“纳赋服役”为主,军吴以“世袭从军”为核心。两支吴氏均以“三让天下”为核心文化,泰伯的三次让位和季札的“徐墓挂剑”等典故,成为其家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核心要义是“军民一家亲”。

       二、“民吴”和“军吴”来源于明朝户籍制度

       明朝的户籍大致分三类,就是民籍、军籍和匠籍,另外还有一些小类,就是灶籍,贱籍这些,还有传说中的商籍,因大部分商人出生不是军籍就是民籍,所以没有清晰的商籍划分。怀远县吴氏三让堂在民国时期(1947年修谱),依照“民户”与“军户”户籍进行划分,成分不同却共同担纲着传承“延陵季札裔、三让帝王家”的宗族大任,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黼黻发荣光。

       安徽省怀远县区域内的“三让堂吴氏民吴”集中在荆山镇白莲坡村吴郢自然庄和河溜祠堂村吴咀自然庄属“同宗”,传承“至德博学、上善勤劳”的美德,然后向周边乡镇繁衍。白莲坡镇吴桥村吴氏属于“军吴”是延陵郡“三让堂”;来祖为吴國球,cq山东德州(老贯巷)迁至淮西。

       “民吴”和“军吴”是宗族发展壮大的标志,也是姓氏开疆扩土、向外迁徙的历程,“民吴”和“军吴”共同构成“三让堂”吴氏家族文化内涵。

(执笔:怀远沙水吴老畈吴氏山怀分支“典字辈”传人)


上一篇:香港元朗吴屋村其昌祖世系稽考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