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易 挽 文
吴衍标编著
吴衍标同志,江苏睢宁人,生于一九四二年,中专文化, 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40余年。 在财政工作曾做过现金会计,单位会计,税收会计。工作期间,多次受到市、县级的表彰,并在《睢宁报》、《徐州财政会计》、《乡财政之路》发表过多篇文章。为更好地运用挽文及个人的业余爱好而研究编写了此书。
二○○五年一月
前 言
葬祭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其中之一,而挽文是葬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挽文有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民间基础,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有短小明快的体材,所以有很强的生命力。挽文的作用是对死者的悼念。歌颂死者的品德,赞扬死者的功绩,提倡良好的道德风范。另一方面是对活着的人的安慰,激发活着的人上进,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完成死者未完成的事业。挽文中有些内容是伤感的,有极强的悼念意义,这样也就增添了丧葬的萧穆气氛。于悲痛之中寄托哀思于怀念之中得到激励。挽文对公民道德和社会风气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挽文中引用的典故,都是人们赞扬、敬仰和效法的好人好事。都是古代劳动人民高尚品德的典型,是历代人民崇拜的模范。如孟母三迁教子……等,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本人之所以编写此简易挽文,不仅是个人的爱好,更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运用。本书集多家挽文之所长,通过别具一格的进行加工整理,同时把注解和典故部分,紧密地和正文结合起来,使之通俗易懂,好学好用,这是别的挽文所没有的。只有正确运用挽文,才能达到悼念死者,激励后人的目的。
编者:: 吴衍标
2005年1月
目 录
祖 类……………………………………………………………………… 35
女 殡 ………………………………………………………………… 42
灵堂布置……………………………………………………………………… 60
祭礼…………………………………………………………………………… 61
1、曾孙孝帽上缀一红布条为何? ……………………………………… 66
2、哀杖上贴白纸剪得月牙是怎么回事?……………………………………66
3、不少地方为什么哭丧象唱歌一样?………………………………………66
4、挽文中有不少处用了“灵魂”、“阴间”、“仙境”、“泉台”之类的词写挽文是否属于迷信活动。…………………………………………………………… 67
5、悼念死者为什么有烧纸的习俗?……………………………………… 67
6、为什么孝帽有两个角?………………………………………………… 68
7、棺材为什么制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 68
8、棺材前放炉盆是怎么回事?……………………………………… 69
9、哪五种孝服?…………………………………………………………… 69
10、送丧时有人腰间束麻是什么意思?…………………………………… 71
11、烧纸的由来?…………………………………………………………… 72
12、清明扫墓的由来?……………………………………………………… 73
1、伟人写的挽文………………………………………………………………75
2、写伟人的挽文………………………………………………………………90
3、文人写的挽文………………………………………………………………91
4、外国人写的挽文……………………………………………………………99
5、讽刺挽文……………………………………………………………… 100
七、注解及典故部分………………………………………………………… 106
附录一、生字和生字解…………………………………………………… 139
一、挽联部分祖类
送祖父母
祖父仙游魂万里 追远慎终承大事①
家孙肠断到三更 事生葬死痛孙心
两世一身承重任② 执父杖更添血泪③
三杯九叩奠灵前 守祖灵倍觉伤心
悲大父已归蓬莱④,⑤ 人梦犹如听彝训⑦
痛王母又赴瑶池④,⑥ 伤心不忘读陈情⑧
当年曾煮刘公约⑨ 代父承痛灵亭前泪倾盆盂
此日空怀李密情⑧ 嫡孙举哀孝庐内血染衣衫
最堪伤此后不闻祖训 述德陈情泪眼拜读⑧
深可悲从今莫报刘恩⑧ 引柩归葬大事难当
替父之心为心痛父九泉仍陨涕
承祖之重为重念祖一世尚衔哀
送祖父
念先祖贻谋有道⑩ 代父居庐两层痛⑿
愧童孙绳武未能⑾ 引柩归葬一腔哀
捧砚弥深今日痛⒀ 念祖德灵前洒泪
聚书难忘旧时恩 守父孝梦里悲伤
代父居庐深抱痛⑿ 一生莫报贻厥志
以孙承重倍伤心⑵ 百世难忘赐砚恩⒀
孙守祖灵益含泪 严君早逝心犹痛
子代父职倍伤情 王父旋亡情更伤⑷
贻谋常怀先祖训⑽ 贻谋犹在空含泪⑽
居庐永痛弱孙孤⑿ 继志未能窃自哀
叹祖父真心一片 尽孙心以代父职(叔在)
痛小子空泪两行 遵叔命聊慰先灵
代先考份内尽心 欲问宾朋述祖德
报祖恩恩中求礼 愧无才望慰先灵
代先父行未行之礼(叔在) 痛吾父之先逝痛中益痛
同我叔尽待尽之心 悲我祖之又亡悲复增悲
望祖灵而悲伤难忘彝训 承祖孙扶祖灵哀声震地
代父职以葬祭聊报深恩 二三叔随侄后倍觉伤情
滔滔流水流不尽孝孙哀情 想当年酒肉分甘爱孙犹如爱子
凛凛寒风吹不醒祖父梦魂 祭此日霜露并殊思祖不啻思亲
送祖母
祖母永诀千载去 叹慈母灵前挂孝
诸孙洒泪几时干 痛严父地下居庐⑿
伤心怕读陈情表⑻ 献汤难尽愚孙意
没齿难忘记事言 带孝犹报大母恩⑷
一身都为后人累 忆昔有愧陈情表(过继孙)
百拜难酬大母恩 而今无如孙当侄
代父居庐倍生哀念 饴已残于今日34
以孙引柩更觉伤情 心在痛于何年
念祖母之慈恩魂销霜夜 红绽梅花乱洒一天血泪
代先父而苫茨泪洒冰天 白飞柳絮直浸五夜麻衣
泪洒连天不见从前面目 孝孙如孝子音容宛在
哀声震地徒想旧日音容 思祖又思亲血泪无穷
考妣类
送父母
沓沓双亲今何在14 堂上萱花悲既殒16
茕茕二字不忍闻15 陔南兰叶惨已枯
红泪空抛痛子肺3 梦中空忆趋庭训17
白衣实着伤儿肝 月下常怀陟屺诗18
每念蓼莪悲罔极19 陟屺靡瞻三厥痛22
常怀枫木忆劬劳20、21 过庭无训一生悲
魂归地下黄泉冷23 伦理诚应当大事24
叶落天高霜露寒 自问实难尽人心
岵岭云封悲罔极18 一生大事当为此
萱堂露冷恨伊何16 千古至情全在斯
乾坤有尽情无尽 无父何怙洒红泪
江河流干泪不干 无母何恃呈墨颜
蓼莪草冷三春雾19 五音报劬劳之德21
屺岵山空十月寒18 六律酬养育之恩
慎终须尽三年孝 去年堂前双亲会
追远常存一片心 今日庭前子孙悲
趋庭时谁训诗礼 梦中空忆趋庭训
陟屺日空想音容 月下常怀陟屺悲
三茶三酒三泪流 伤到老人沉南极
日思日想日悲伤 哭无萱草树比堂
遵圣训葬之以礼 深思未报愧为子
守贤言丧致乎哀 饮泣难消欲断肠
贫堪伤怎言当大事24 歌岵屺章章章洒泪
终日慎敢不存小心 读蓼莪句句句伤心
丧吾双亲悲伤极矣 岵山望断拭目未干三年泪
迭遭古故呜呼哀哉 屺路云封伤心又隔九重天
想我父想我母今安在哉 椿影迷离庭暗风悲魂欲断
哭声爹哭声娘痛何如也 萱帏缥缈堂空月冷泪难干
送父母有继母在
黄土地下送二老 千层落叶呈悲状
白发堂上敬一人 万里飞霜挂素袍
义子送父母
久蒙抚恤义 愿尽葬祭心
因亲情深玉榇案前频洒泪 注:榇 意 棺材。
螟儿义重漆灯台下倍伤情 注:螟 比喻义子。
养老女婿送岳父母
昔年曾将岳比父 女化纸钱真惨目
今日已是婿为儿 婿扶灵柩更伤悲
执杖披麻即孝子25
养老送终作亲生
媳送公婆
送姑丧又送舅丧终天抱恨
以妇道而担子职五更衔悲
女送父母、父、母
莫谓千斤不为子 莫谓门楣不如子
须知女儿也是儿 须知缓急亦当儿
葬祭无人当大事 家嗣无男女儿承重任
贫女执杖报深恩 户有苗裔千斤报劬劳
送父
他年过庭空有训 面墙莫听汝为训
今日陟岵望糜涯 陟岵无闻予役嗟
忆当年义方垂训 一腔孝恩恩未报
想今日谁教耕读 三年无改道常存
趋庭不闻严君训 悲慈母灵前挂孝
出入唯听慈母言 痛严君地下莫闻
陟岵兴悲人不见 雨中翠竹含朱泪
蓼莪载咏事堪悲 雪里青松戴素冠
鹤唳风凄悲罔极28 思留庭训悲空在
庭空月冷缅遗言 想到义方痛愈深
万里云天悲落泪 遵圣言葬之以礼
一门血泪染麻衣(11 26) 守贤制丧致乎哀
从今不闻趋庭训 椿影已随云气散29
陟岵唯有泣梦魂 鹤声犹代月光寒
江山有限风光冷 守孝不知红日坠
天地无情花木悲 思亲唯见白云飞
哀随晚景九秋霜 泪洒青山屺岵云封
泪洒夕阳三月雨 血染白衣庭前生悲
抢地呼天徒伤庭训断43 时令已过每读蓼莪空下泪
寝苫枕块空怀手泽新44 音容难再回思庭训倍增痛
手泽犹新满案诗书难卒读 想当年父持家不堪回首
音容不在一堂杖履俱堪伤 叹今朝子执杖更觉伤情
泣声连天不见从前面目 泪洒想音容午夜风寒魂欲断
哀声震地难见旧日音容 趋庭思往事三更月冷梦难成
送父有母在
趋庭难再问诗礼 忆在时诗礼并传
远游有慈倚闾门30 痛没日母弟同泣
血泪啼干未尽终天恨
戚颜成墨犹伤慈母心
嗣子送父
恩深每怀入继后 讵料黄泉已隔路
承祧难忘慎终时31 恒对苍天暗伤情
刻鹄不成犹思遗训33
趋庭未久空哀白云
送母
萱影已随云气散16 屺山风凄迷泪眼18
机声犹代月光寒35 堂前月冷动哀情
泪染萱帏庭院冷 衣上犹存慈母线
神游屺路梦魂哀 门前已无望儿人
陟屺迷瞻终已断18 哀声震地悲失恃18
画荻难再情堪伤36 洒泪涟天叹糜涯27
惆怅白云迷屺路37 依门人去三更月30
凄凉皓月冷慈帏16 泣杖儿悲五夜寒25
和丸有味空悲泪16 屺上风凄迷泪眼18
画荻无声枉断肠36 萱前云暗尽哀情16
忆画荻三绝痛深36 灵前泣三奠
思和丸五夜衔悲38 西风泪两行
无路庭前重见母 痛失恃三年血泪3
有时梦里一呼儿 伤麻衣百岁椎心26、39
梅花冷落泣春风 衣线谁连倚门痛之以往
萱草萧条悲月夜16 机杼忽断慈训悲长无闻
上一篇:广西宗亲到贵州远口祭祖
下一篇:简易挽文2吴衍标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