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吴氏 独树一帜 江西赣州阳光村疏竹延陵堂吴氏祠堂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山底吴村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蓉湖吴氏宗祠位于无锡惠山区玉祁街道蓉湖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占地面积2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262.4平方米,是江南各氏族中最大宗祠之一。元代前“吴氏宗祠建于延陵、梅里、申浦、阊门凡四所”,此则系始祖泰伯公第九十二世孙吴壁公
貂峰吴氏宗祠,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貂峰村。始建于明代,据说为明嘉靖帝国师吴大田所建造,内有金阶丹墀,规模宏大。广场门前有古井,正门前上方悬掛“吴氏世居”,为明探花郎朱迷祚手书;正厅后堂悬掛“黉宫师表”。貂峰吴氏宗祠为仙游县貂峰村一座吴姓家族宗祠建筑。
大理吴氏中宅祠堂,始建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至今已有960多年历史。“大理”二字来源于宋王朝嘉封吴毂公为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官署名,中央司法机构),宋景祐元年(1034年)又赐封其父崇煦公为大理寺评事而得名。“中宅”二字意为吴氏后代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以表尊敬祖辈。
位于张槎街道东鄱村,吴氏五世祖云朝公之四子月廉、西庄、清居、敬庄齐心合力,在原寺边村(即今聚边村)兴建“吴氏宗祠”堂号“绍德堂”。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扩建、大修。面积800多平方米。吴氏宗祠正座设一神楼,高一丈多,宽三尺余,长一丈余。
坐落在北岸村中央的吴氏宗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三进五间的祠堂在皖南仍属罕见。门庭为五凤楼,八自墙须弥底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中进亨堂之月梁,楹柱粗硕宏大。檐前由黟青石栏、望柱头刻有石狮。
贵州省锦屏县映寨村吴氏宗祠在映寨村吴氏族人及映寨吴氏各分支族人的大力支持,经所有在场族人的鉴定下于2022年10月20日,映寨吴氏宗祠重建(维修)筹备工作组确定施工方案,...
昌溪吴姓郡望溯其源 吴氏本姓姬。帝尧时,后稷教民稼穑,举其为农师;后有功于天下,帝舜遂封之于邰,号曰后稷,姓姬氏。至周时,姬氏衍至泰伯,其后嗣周章因有功,被武王封于吴国,遂以国吴为姓,尊泰伯为吴氏得姓始祖。
新会古井镇文楼村,是文化之乡,人才辈出。当地有不少文物古迹,如著名的吴氏宗祠和文炳阁。 吴氏宗祠,坐落在茶山脚下的一座宗祠,是我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吴氏...
宗亲:【结语】因个人了解有限,人物小记仅仅是家...
宗亲:鸿修兆世德,吉庆大家昌,根培本益茂,源远...
吴益兴:各位宗亲安好:老家源自福建,属敦信堂。目...
宗亲:宗亲·:“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
吴小梅:吴氏宗族源远流长,血脉相连系于谱牒。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