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吴氏世系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鳌山吴氏溯源表

一、黄祚姬宗渊源——远古世系表

【1】轩辕(黄帝)→【2】少昊→【3】蟜极→【4】帝喾→【5】后稷→【6】不窋(zhú)→【7】鞠陶→【8】公刘→【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高圉→【15】亚圉→【16】公叔祖类→【17】古公亶(dǎn)父→【18】泰伯(史称至德公,尊为吴姓始祖,以上前17世不记入吴氏辈序。)

二、吴氏远祖世系——渤海世系表

【1】仲雍(泰伯始祖本人有一子名第三,无孙辈)→【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疑吾→【9】柯卢→【10】周繇 →【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君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吴王乘眙)→【19】诸樊(一名遏,季札的长兄)→【20】光(吴王阖庐、一作阖闾)→【21】夫差→【22】友→【23】弥庸(一作弥容)→【24】句馀→【25】子山→【26】穆→【27】蹶由→【28】彰→【29】平→【30】申→【31】芮(长沙王)→【32】浅→【33】信→【34】广志→【35】千秋→【36】长陵→【37】全→【38】隆→【39】复兴→【40】汉(广平侯)→【41】成(康成)→【42】昕→【43】如胜→【44】珪→【45】文质→【46】应之→【47】康年→【48】嗣(孠)英→【49】正己→【50】定→【51】之则(之则公另有二子及后人分别迁入徽州、茂林)→【52】猶(一名光,官至侍郎,居姑苏梅里)→【53】安节→【54】坎→【55】钺→【56】彦枢→【57】骧→【58】庆→【59】琦→【60】君郁→【61】傑→【62】维德→【63】晴→【64】敬宗→【65】佐(于后晋天福元年避乱由姑苏梅里祖地迁宣城来苏乡,为来苏吴氏始祖)

三、来苏吴氏世系表

【65】佐→【66】全文→【67】景能→【68】仁富→【69】孟修→【70】贞一(奭)→【71】洙→【72】丕承→【73】柔胜→【74】潜→【75】璞→【76】宝儒→【77】节泮(由宣城迁泾县,谱中附记,宝儒公有子吴錀迁宣城万村。节泮公为迁泾县洪村都始祖)

四、泾县洪村都(举山)吴氏世系表

【77】节泮(字文林)→【78】珍四(字志润)→【79】丙二→【80】保孙→【81】格→【82】金宝(为庐江鳌山吴氏一世始祖,其后六至九世迁入庐江、桐城)

五、庐江鳌山吴氏世系表

【82】金宝(1泾县)→【83】晏安(2泾县)→【84】泮宗(3泾县)→【85】桓孙(4泾县,生五子:琴、林、通、法、富)【86】林、通、法、富(5俱泾县),四房后代陆续迁岱鳌山周边······

附注:

(一)黄祚姬宗渊源

注:吴氏来源于古代姬姓。泰伯为吴姓始祖,仲雍是泰伯弟弟,为生身始祖。

(二)吴氏远祖世系

注①:此据吴潜公《来苏吴氏谱》记载,古字有部分替代,《石匮吴氏族谱》前卷详记,由无锡姑苏梅里吴氏始祖地,接入来苏吴氏。

注②:弥庸23世以后,吴姓各谱有差异;长沙王吴芮列31世,各地吴姓谱有出入。

注③:经反复核对现存古谱,第51世之则公之后,疑缺一世,第56世至第63世之间无法考证,疑缺代。

(三)来苏吴氏世系

注①:此据吴潜公嫡孙所存的潜公亲修《来苏吴氏谱(《石匮吴氏族谱》前卷,以《四库全书》记载为证)》,正本清源,但来苏谱是石匮谱的前卷,原为手抄,难免不误。现加入公元纪年生年,以备查证:第63世晴(890)→敬宗(907)→佐(936)→全文(961)→景能(996)→仁富(1018)→孟修(1042)→贞一(以“元亨利贞”排序,孟修第四子,名奭,1080)→洙(1099)→丕承(1127)→柔胜(1143)→潜(1195)→璞(1227)→宝儒(1259)。

注②:因宣城元朝战乱时,吴潜公后人家谱丢失,宣城吴府的后谱系搜罗而成,以孟修公为第一世,无佐公记载。宣城吴府绥禄堂、吴潜公户籍地宁国《高笋塘吴氏宗谱》,此谱以潜公之孙为一世祖,记“佐,字孟修”;宝儒为吴琳之子,无节泮公之名,对应有名吴锳,记有吴錀,其后代记载与《石匮吴氏族谱》相近。《宣城吴府族谱》,记载潜公居地在西南,此谱为其后人所修,与本支较近,较权威,卷内表述为“宛陵吴氏”。此记备考,详见《吴潜家族先祖世系的分析考证》一文。

注③:《石匮吴氏族谱》记载,仁富之幼弟仁寿,迁建平。经查,有宁国《云梯吴氏宗谱》(此支误接入左台吴氏,孟修记为第85世,记有“仁寿迁云梯、孟修迁水东”)、《宁国南极吴氏宗谱》、《宁国小东乡吴氏宗谱》、《宣城城南宛陵族谱》(与以上《宣城吴府族谱》有别)等,另有左台吴氏宣城吴希圣一支,称“宛北吴氏”或“宛陵吴氏”存世,非本支。宣城有《宣州水东镇吴氏宗谱》,以仁寿公为迁宁国始祖,不得不录于此,记载世系为:竦→琳→嵩→敬忠→景和→君宠→仁寿(仁富之弟,此处有差异,此谱未记仁富)→孟修→达道→宫府→安礼→弥远→高→奭→洙(吴潜曾祖),孟修之后,多出四代。泾县本地《延陵吴氏宗谱》搜列吴潜公为85世,亦无据,左台吴谱记载潜公多不实。此记备考,详见考证文。

(四)泾县洪村都(举山)吴氏世系

注①:节泮公于元朝时,由宣城宛陵(府)迁入泾县洪村都祝延村,明初家祸七年后,丙二公回居洪村都。时,珍四公涉居时存有宗谱,应系吴潜及吴璞诸兄弟所修。

注②:据香港天马有限公司出版《中华吴氏大统宗谱》记载,丙二公后代,另一支迁江西都昌县,修有宗谱。世系为:节泮→珍四→丙二→保孙→茂英→昕宗→祥→槐宗→三宝→伯俊→文二→仲价→廷锦→登沿,登沿后代景嘉,迁江西九江市庐江区海会镇凤凰山吴村,为此支始祖。

注③:世系源于江西都昌县,祖地泾县。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秉县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