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吴氏纪略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马屿马岩吴氏纪略

《温州吴氏历代名贤》记载:“吴承晖、字荣美,北宋宣城都衙……生子五,第四子汝诘迁瑞安马屿”。追本溯源,马屿马岩吴氏始迁祖汝诘(哲)公,乃泰顺库村,唐谏议大夫畦公五世孙也,迄今已有千余年。
马屿是由江边两座小山形如马鞍而得名,既龟山与蛇山(岩头山)。马岩村坐落在龟山之南,蛇山之西,因顺山势地形高,旧称岩头,又名马屿街。西边有一条河,旧称浦,入飞云江,以前与江水同涨同落。那时村的南面都是广阔肥沃的土地,马岩吴氏祖先在此生生不息,繁衍绵长,开枝散叶。
据考,马岩吴氏在史上几经发展,是马屿望族大户之一。古时,吴氏族居分内巷与外巷,每巷有大小房舍人丁兴旺。村里有二个风水湖,既吴宅湖和莲子糊,水面面积各六余亩。吴宅湖是内巷的风水湖,莲子湖是建外巷填基挖的,也有传说吴氏祖先做过大官,是花园里的一个湖,并种莲赏花。二十年前,二湖被填。旧时的岩头宫是个大庙。庙的地基是吴家赠送的,坐落在蛇山西北与龟山近在咫尺。宫的东南坡上有杨府庙。后来宫、庙改建为小学,搬迁后成为镇前街最繁华的一段。在宫的西北不远,还有几个吴家古时生活过的遗址,里面有吴家的土地庙旧址。宫边的小山坡,蛇山的山上有吴氏祖先的墓群。很早前,蛇山称官山,不知是哪个朝代封赐给吴家的,还称吴宅山呢!
据考,马岩吴氏有几段令族人自豪的家史。很久前,家谱被人用计盗走,直到清同治年才得以修撰,因此古代吴家之事没有详细年考,只能与后人相传的故事得以辅证。据同治谱序,时有县志明证。南宋年间吴氏兄弟洸与沦同登进士并赐联桂坊。据族人说兄弟双牌坊在土地庙旧址,龟山脚下边的遗址上消失的。几年前有记者为写《双进士牌坊》这文史故事,来马屿采访,因找不到文物古迹,没能提供材料而遗憾。现在只留下《兄弟双牌坊》和《吴侍郎葬父殡出马屿石牌河过廊桥》的传说。这时我想起,四十年前在镇小教室门前小坡上出土的一块墓志,依稀记得墓主人姓吴,是大学士,原葬在什么峰山的兄墓边,后移此地。兄弟的名都是单字,三点水旁。据我推测可能是侍郎洸的弟弟中的一位。可惜墓志被毁。
据考证,瑞安日报人文栏有刊,《瑞安名人在福建》中有一段记叙明朝成化年(约1465)吴潜为福建长汀知县的事。在家谱上吴潜公的记载较多,吴潜公是明洪武监察御史吴荃公的后代,在政间,他以兴学修校舍,又造桥梁,渡船30多处,便利百姓,招集流民回乡安居,受百姓称赞。他的墓在马屿团屿山。家谱上有明赵谏撰的墓志铭。团屿山下有座堂的地基是马岩吴家的,不知当年是否与潜公有关。潜公故居遗址是个大宅。大门前,有明朝廷赐的旗杆石,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这旗杆牌坊是荃公的还是潜公的还待考证。大门东南三十多米处就是吴宅湖。湖北面有吴氏祠堂。古时,瑞安知县年祭,会到这里祭拜。不知是祭牌坊还是祭祠堂。古时祠堂较大,因白蚁侵蚀改建小小的几间,最后连旁边的地分给村民建房了。
一个家族的兴衰往往是跌宕起伏,历经沧桑。我们马岩吴氏后裔在历史长河中,同样有的是坎坷。在旧社会,族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生产力低下,医疗条件差,如遇到天灾、战乱、瘟疫会使好多家庭受劫难。因此马岩吴氏在漫长历史岁月里有变故、有发展、有迁徙,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迁至很多的地方。据了解外迁的地方远至玉环市、温州、近至瑞安城关、陶山前垟、荆谷沙垟、马屿浦西、外吉等地。解放前夕,仍在马屿马岩村定居的吴氏后裔,内巷与外巷合起来只有十来户。外迁的族亲们有的也不容易。例如:陶山前垟吴氏后裔三百多年来,当中十多代都是维持单丁相传,至解放初只有几户人家。可见祖先们生息繁衍之艰难曲折……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马岩吴氏后裔同全国人民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岩从十来户繁衍至四十来户。迁出去同脉宗亲们也纷纷寻根问祖,大部分都联系上了。清明时节宗亲盛会其乐融融……,现在据不完全统计,马屿马岩汝诘公长子大熬公派下,吴氏后裔各支系共有一百五十余户,六百多人。宗亲们有的经商、有的办企业、有的是种田专业大户、有教师、有医生、有研究生,几乎户户有大学生。人丁兴旺,人才济济,各尽所能,生活幸福。特别是年纪大的族人,经历不同的社会,一路走来,从以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到现在的工农业现代化……  他们说:“真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现在我们马岩吴氏后裔为了更好的发展,紧跟现代化步伐。好多宗亲移居于城市,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处不有吴氏后人的足迹。面临移迁问题,因此很需要修家谱,建祠堂,更好地弘扬祖德,敬宗睦族,加强民族凝聚力。几年前虽已修了家谱,建新祠也筹集部分资金,但地基原因至今不能重建。家族圆谱之仪式没地方举办。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宗亲大会只能在各地轮流举行。大家多么希望能建好这个祠堂啊!先祖潜公是古代瑞安名人,如果能建一座吴潜公纪念馆,那更好了,也能为马屿小城市建设增添一道绚丽的地方文化色彩。愿我们吴氏宗亲们一起努力吧!
华夏大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炎黄子孙吴氏后裔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泰伯公107世  吴畦公38世裔孙  吴贤夫
2017年4月   丁酉年 清明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马屿玉岙吴氏纪略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义者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