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中有言:“修己清心,涉世慎言。”
意思是说,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们要清净自己的内心,学着谨慎说话。
俗话也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所以,如何把话说好是一门大学问。
在与人交往中,话到嘴边时,我们要先想一想再说,给自己五秒的冷静时间,检查一下自己即将说出来的话,是否合情合理。
说话不伤及他人的尊严,给他人一个台阶下,维护好他人的面子,这叫高情商。
但有些时候,我们说话难免会得罪人,那是因为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没有舍身处地的为人着想。
人这一辈子,张嘴说话很容易,但怎么说话,却是我们终其一生的修行。
事不三思,终有后悔。做人,如果胡乱说话、快人快语,即使言者无心,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听过一个故事,清朝有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
第一次,他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为了打破沉默,忽然问道:“大人尊姓?”
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
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呀!”
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
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
上司说:“正红旗。”
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
县令说:“广西。”
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
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
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不再当县令。
由此可见,乱说乱问、信口开河,那是很失礼、也是非常危险的。
每个人都要得谨慎自己语言的这个“利器”,开口前,先要适时地思考一下,你喷出去的话会不会危及到别人!否则,既伤人也害己。
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擅长作诗词歌赋的书生,因管不住嘴,最后落得吃官司的下场。
一次,书生听说自己的邻居在男女之事上不太检点,他便随手写了数十首放荡之词调笑此事,内容绘声绘色。
这些词很快流传开去,自然也传到了邻居的耳朵里。
后来,他被邻居当街多次剥开衣服暴揍、痛打,最后还见了官。
书生自认为自己很厉害,添油加醋地附会别人的隐私,并以此为乐,实则彰显了自己的无知,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表现,受此“待遇”,真是活该!
所以,话到嘴边时,一定要先考虑一下怎么说才比较好。
若是嘴巴快过大脑,就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极易伤到他人或者引起他人愤怒。
话,必须要想着说才行,这样对大家都好。伤人的话,千万不能说;惹人生气的话,也不能说;不讲情面、不顾颜面的话,更不能说。
世界上,不只有锋利的兵器和强硬的拳头能伤人,有时候,语言也能给人带来伤害和麻烦。
为人一世,嘴巴不仅要学会“张”,更要学会“合”,要始终明白:一言不慎,很有可能会惹出祸端。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谨记:话到嘴边,想好再说。
当你嘴上有尺,说话有度,永远给予别人恰如其分的尊重,才能让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行稳致远。
成年人的顶级修养,是“话到嘴边慢半拍”,想好了再说。
不仅对朋友、同事是如此,对爱人、家人也应该如此,这样才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胡适和自己的妻子,因为所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两个人有着很不一样的性格。
他的妻子脾气暴躁,快人快语,总是责怪胡适乱花钱去买书,对待胡适总是数落。
可是,胡适却从不反驳,而是忍耐着,等到什么时候妻子冷静下来,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说给妻子听,妻子也就理解了胡适,不再生气了。
正是因为胡适这种“慢半拍”的说话方式,让两人之间有了空间,不针锋相对,才让两人的婚姻能够长久下去。
生活中,在开口说话前,能够好好想想自己说的话是否得当,自己的心情是否平静,总不是一件坏事。
说话的时候不着急、不乱说,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很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