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处世哲理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所读之书不能运用就等于废纸

《庄子》里有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叫朱泙漫的人,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
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就把家产变卖出门拜师学艺。
三年后,学成归来,他给人介绍如何杀龙的方法,大家都很羡慕他。
这时,一个老头说杀龙的绝技虽然好,但现在根本没有龙可杀,白学了!
朱泙漫这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屠龙之技”成语的由来!后来,人们用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朱泙漫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学会了屠龙之术,当去屠龙时,却发现世界上原来没有龙。
别看这个故事只有寥寥数语,但其中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微言大义啊!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的要义:
第一,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第二,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无的放矢,那么学来的本领再好也一钱不值;
第三,人在世上,应当学习切实可用的知识,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还为此夸耀卖弄。
同时,也给我们一些教训,培养人才要按需培训,一门好的技能或技术必须切合当时当地的环境,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和浪费。
此外,也让我们明白了,努力是很重要的,但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才是更重要的!
从这个典故,不由得想起了国外的一句名言:“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
读了无用,学用脱节,以致一无所获,古今中外不乏其人,最后落为笑柄。
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含义,学而不能用,被人讥为“书橱”。
还有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读书“淹贯古今”,用时“一筹莫展”,又被人嘲为“书簏”。
这样的“书厨”“书簏”,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刻苦学习创造的神话,如果派不上用场,那么注定会沦为笑话。
试看当下,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学习也越来越重视,“屠龙之技”式的人也不在少数。
有些人的文凭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可在实际工作中,那些辛辛苦苦学来的本领却根本用不上,对工作并没有帮助,被人们讽刺为“书呆子”。
有时候,学历代表不了能力,文凭只会成为废品!
只有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能用、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谛!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