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工艺建筑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在浙江青田那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溪水潺潺流淌,翠色欲滴,重重绿影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盛夏景致。谁能想到,在这幽深的大山之中,竟隐匿着一个独特的“联合国村”,而其中那座拥有近百年历史、门楼题有“延陵旧家”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更是令人由衷地赞叹。

       青田,作为国内闻名遐迩的侨乡,拥有着长达三百余年的华侨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五十五万的总人口中,竟有三十三万人的华侨群体,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龙现村,静静地坐落于青田县城东南部的方山乡境内,这里是青田侨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个被山水环抱的村落,宁静而祥和,而吴氏旧宅就如同一位岁月的见证者,默默伫立于此。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吴氏旧宅的正门口,欧式元素与中式特色相得益彰。当你踏入其中,哥特式尖顶拱门和罗马式圆顶拱门依次映入眼帘,同时,那些精美的中式木雕、砖雕、石雕以及进口的玻璃雕等装饰,无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珍贵的文物价值。这座旧宅的总体布局呈现为三合院式,由照壁、门楼、宅楼和厢房等部分组成。它始建于1930年,历经三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完工。其主人吴乾奎,乃是当地最早的华侨之一。据记载,建造这座宅子时,采用了花旗银行提供的图纸以及美国运来的水泥,再结合中国的砖头和木头,真正实现了中西合璧的完美融合。

       吴乾奎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原名吴仲奇,1873年出生于方山乡龙现村。家境贫寒的他,曾经当过多年的长工,在30岁的时候,还在遂昌以烧炭为生。后来,在友人的推荐下,他成为宁波一位商人的伙计,开始涉足东南亚一带的贩茶生意。由于他为人忠诚守信、办事干练,生意做得得心应手,因而得到了老板的高度器重。几年之后,老板垫付资本,支持他另立门户。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1905年,吴乾奎贩茶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恰逢全城市民闹红眼病(结膜炎)。茶叶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他便引导市民饮茶,并教他们用茶水擦拭眼睛,很快使得眼疾逐渐痊愈。政府对他十分满意,特意制作了一枚银质奖章赠送给他。1906年,经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参赞杨小景介绍,他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赛会。凭借着上乘的茶叶质量,他再次获得上等奖饰。在那个民穷国弱、备受欺凌的年代,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此,清朝驻比利时使馆二品顶戴参赞杨小景专门为吴乾奎题赠了“海外观光”匾额,以表彰他的功绩。受到政府外交官的赠匾表彰,吴乾奎在海外创业的雄心更加激昂。

       然而,他的海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日,他在观看停泊在港口的一艘美籍花旗轮时,突然遭到比利时警察的逮捕。原来,该轮早三日之前抵埠时,因货物被哄抢,周围布满了暗哨。警察见他东张西望,便把他当作嫌疑人抓捕。经过一周的关押之后,在开庭审理时,吴乾奎申明自己是贩卖石雕和茶叶的清白华人,并以随身携带的银质奖章为证。案情澄清后,美驻比大使亲自向他赔礼道歉并给予签证,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抵达了旧金山。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在美国,吴乾奎以经营茶叶为主,并兼带部分青田石雕试销。洋人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工艺品,十分喜爱,使得青田石雕在海外的市场销路越来越好。他想在此大干一场,但孤身一人终感势单力薄。于是,他先后邀请家乡方山裘山的裘振珊、山口的黄松轩、周芝山,油竹下岙金美斋等乡亲赴美,共同经营石雕。1915年,在旧金山主办的巴拿马世界国际博览会上,由于吴乾奎等人的大力宣传和拓销,青田石雕在美国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获利颇丰。

       吴乾奎在海外奔波了22个春秋后,于1927年回国。他相继在瑞安、平阳、永嘉三地购置了300余亩田地,并在家乡龙现兴建了这座737平方米、门楼题书“延陵旧家”的住宅。乡人见吴乾奎携青田石雕和茶叶走出国门经商,衣锦还乡,纷纷效仿,在他的引领下,年轻人出国创业之风盛行,吴乾奎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当地华侨先驱。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吴乾奎一生勤劳俭朴,惜苦怜贫。虽然成为一方首富,但他爱国爱乡。从他建造“延陵旧家”就可以看出,他从美国将采购到的水泥、钢筋走水路运到青田,再请人挑到方山,选用家乡的青砖和木头,外形按照欧美建筑风格设计,内部结构则采用传统建筑结构,使新居成为中西合璧的欧美式小“洋房”。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后人:外表可以是西方的,但心永远是中国的。房子建好后,他特将代表清政府所赐的“海外观光”匾悬挂于中堂大厅,以示其身在海外心系家乡的赤子之心。他常告诫子女:“国外虽好,但我们是中国人,去国外创业只能是观光、学习,不能忘记我们的根在中国!”吴乾奎确实是言行一致。

       回乡后,他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修路、建桥、建庙。例如船寮的大垟桥,原来只是一座木架桥,每逢山洪暴涨,经常造成人畜溺亡。吴乾奎得知情况后,慷慨捐资近万银圆,建造了一座多孔的石拱桥,深受当地百姓的称颂。上世纪二十年代,政府修建金丽温公路发动民众购买公债,吴乾奎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政府,踊跃购买了8000银圆的建设公债,受到了当时县政府的褒奖,县长郑迈亲自为他题写了“惟善为宝”的匾额,表彰吴乾奎爱国爱乡、行善积德、热心公益的美德和精神。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从此,“海外观光”和“惟善为宝”这两块誉匾不但成了吴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而且还成为龙现村教育当地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村风”“侨风”和“家风”“家训”,吴乾奎的传奇故事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11年,吴氏旧宅“延陵旧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现村因为有了吴乾奎,成为青田华侨的主要发源地。如今,全村现有人口811人,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700余人,足迹踏遍世界100余个国家,被誉称为“联合国村”。华侨的兴起也使当地衍生了诸多与华侨相关的习俗。

       送顺风:旧时当地人出国大都是步行和坐船,家人都会给出国的亲人送沿途点心和“路菜”,如熟制的鸡、鸭、田鱼干等土特产,同时还会给亲友送上几块钱作路途盘缠,也有的临行时摆“送行酒”饯行,祝愿亲人出门顺风,立地兴旺。

       发彩头:亲人出国动身时,当地人要给出国的亲人喝一碗意喻“红”和“早”的红枣莲子汤讨彩“发兴”,祝愿亲人早点红火,并以莲子意喻“莲花结子”,祝亲人在海外开花结果前途美好;有的家人还给远行的亲人送“柑”与“桔”,借方言“柑”与“根”、“桔”与“吉”的谐音,希望亲人离家不离根,出国大吉大利,万事化凶为吉;海外亲人回国探亲时,家人会给海外游子炒上一碗用家乡特产田鱼干炒粉干的点心,意含“游子思乡”,让亲人不忘故地永记家人。

中西合璧式建筑“延陵旧家”

       此外,亲友出国到达目的地后,会在第一时间给国内的亲友寄“落地信”和“平安信”报告旅途顺利、平安。到了过年,还要为国内的家人寄“银信”,表达对国内亲人的牵挂。

       吴氏旧宅门口的大照壁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包含着宅子主人的美好 愿望。

       “海外观光”和“惟善为宝”两块匾额,分别由光绪年间驻比利时大使馆二品顶戴商务参赞杨小景和民国时期青田县县长郑迈为当地华侨先驱吴乾奎题赠,表彰其为青田石雕和茶叶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作出重大贡献,以及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倡导华侨身在海外、心在家乡的美德。

       吴家的这个“联合国村”和百年古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传奇,见证了一代华侨的奋斗与奉献,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去品味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