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分布 > 国内吴氏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远口印象

    远口印象

    仲秋时节,细雨霏霏。应贵州省天柱县远口吴氏总祠的盛情邀请,参加泰伯书院的挂牌庆典,我踏上疾驰的高铁一路向西。
     到达贵州省境内,秋风秋雨朴面而来,让刚从秋老虎中走出来的我,顿感丝丝凉意。小车在山区弯弯曲曲前行,穿过天柱县城,很快来到了清水江边,展眼望去,对岸就是远口镇。

                         
  远口镇位于天柱县城东南清水江边,距县城27公里,东与湖南省会同县接壤。全镇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总人口28032人,其中苗、侗族占98%以上。
  远口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古老的清水江穿镇而过,勤劳勇敢的酸汤苗人民世居于此。在上世纪以水运为主的商贸往来中,这里有着清水江最大的码头。远口镇盛产苗杉、桐油、茶油、毛竹,自古以来,这里的苗族人民就凭着这些特产顺着清水江向北流入湖南沅江,进入洞庭湖、长江,与外面的世界交流。接待我们的吴经周宗亲告诉笔者,当年的远口镇,清水江中,帆樯林立,竹排木排,泛满江面。每天发排时,人声鼎沸,号子声声,此起彼落,响声震天。他年轻时曾多次押运木排,走这条黄金水路,过急流,闯险滩,一路北上,直达上海,可见当年远口镇的繁华与便利。
  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人民与土著苗族和睦相处,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沅江水系独特的"酸汤苗"。"酸汤话"是"酸汤苗"人民用来交流的语言,经过800多年来的民族渗透融合,使中原文化与苗乡文化实现了完美的大结合。

  随着天柱水电站的建设和天会、天靖、天锦公路在此交汇,不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融桥城、山城、水城、绿城、游乐城为一体的崭新远口正矗立在湘黔边界,发展成为以商业贸易、饮食娱乐、交通运输为特色的商贸重镇。
  2014年7月21日,远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远口印象

                            
  小车过桥后,一个上坡,远口吴氏总祠突然矗立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幢三阶式徽派建筑,木雕、砖雕、石雕一应俱全。据当地历史资料介绍,远口吴氏总祠原位于城墙下节街,坐东北朝西南。前临清水江,四周风火墙,占地面积1682平方米。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族人吴承传捐白银100两进行扩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咸丰年间、清政府镇压苗侗农民起义,总祠毁于兵燹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3)年恢复。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族人捐资维修。后又遭破坏。

   1988年,远口吴姓筹措资金4万余元,进行第二次维修。2003年政府拨款2万余元,吴氏宗亲乐捐1万余元,对正厅和厢房又进行维修。
   建设白市水电站时,随着水位的上涨,为使座落在新建的清水江大桥下的吴氏总祠不受水淹,远口的吴氏宗亲出钱出力,对总祠进行整体搬迁,于2014年搬迁竣工,完全恢变原貌,耗资700余万元。
   总祠的门脸气势辉煌,仅主牌门就有十五檐角飞翘,如昆鹏展翅。一对披挂饰物的雄狮在大门左右列守拱卫。牌楼上的画幅全都是五彩缤纷,引人入胜的立体塑像。集人物花鸟、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于一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既古雅、又鲜艳,古典故事,富含新意。牌楼的字画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为:天仙配、季札挂剑、文王访贤、刘海砍櫵、云长出关、罗通扫北、太君辞朝、句曲山、指日高升、泰伯流芳、天官赐福、马蹄炮、八仙过海、司马迁写史记、班超投笔从戎、天女散花、龙凤吉祥、嫦娥奔月、李白藐视权贵、屈原赋离骚、草桥关、吴氏总祠、天水关、张义钓龟、文姬归汉、吴盛像、白居易进长安、陶侃运砖。这些浮雕彩绘,神态各异,动静相宜,栩栩如生,令人心荡神驰,拍案叫绝。门椽左右分别书有:“源远流长万古衣冠宗礼乐;兰芳桂馥千秋俎豆荐馨香”和“世业启岐周先德流芳绳祖武;长源从泰伯后昆竞秀振宗功”两幅对联。

   上总祠的台阶是石条打制的,石条上刻有花纹图案,其中有一图为“三鱼共腮”。“三鱼共腮”是远口吴氏的标志,“家祠门口九蹬阶,三个鲤鱼共个腮”即源于此,意为三弟兄同呼吸共命运。
   进入祠内、展望看到的是正厅前悬挂着总祠搬迁后制作的一块“延陵世第”的金黄色大匾。正厅内、安放着两块大石雕像,一是泰伯69世吴皙像、一是泰伯84世吴盛像。正厅上空台梁上悬挂着两块匾额,一块是抗日骁将国民党集团军副司令员吴绍周敬制的“至德克昌”和道光中叶贵州巡抚贺长龄题赠远口延陵书院“咏烈颂芬”的匾额。后进主要是祖宗牌位的殿堂,上方正中刻有“麒麟献宝”、“鸳鸯戏水”等浮雕。厅堂内,正中立放着吴盛太祖的大型木雕塑像,吴盛夫人彭氏太婆、吴八郎夫妇、大制、监正、权县夫妇、千壹夫妇、吴尚品、吴公忠、吴公悠、吴节干夫妇的灵位牌10个。两边为泰伯88、89、90世系的灵位牌共105个。两侧左是远口吴氏盛公以上先祖的世系图,右边是远口吴氏盛公后裔世系播迁图。
   1994年远口吴氏总祠被天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远口印象


              三

     远口的历史与我们江西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远口最早为化外之苗地。北宋末年有个江西德安县人陈启万,携妻带子迁徙到远口新团落户居住。到南宋理宗宝祜五年,又有蒋朝祥徙居远洞蒋思寨、吴盛徙居远口老寨开基创业。
   远口吴氏始祖吴盛公,系江西吉安人。南宋时任大理寺丞,因得罪奸佞,弃官回老家。淳祐年间为避祸举家西迁,进入苗疆,落户湖广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远口镇),世称“吴半州”。子孙繁衍逾百万之众,其后裔依托远口为中心,向黔湘桂边区及川云鄂等省区50多个县市播迁。其中五十万分居贵州境内,其他近六十万分居湘、桂、川、云、鄂等省。为此,远口的吴氏祠堂尊为“吴氏总祠”。

远口印象

     一个人,近800年,瓜迭延绵,百万后裔,可谓枝繁叶茂,茂盛至极矣。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远口镇的吴氏族人因外出工作、继续创业和子女升学等原因,或购房定居天柱县,或寓居黔东南州首府凯里,迁出人员不在少数。但他们对远口吴氏总祠,对吴文化的活动依然密切关注,积极谋划,捐款捐物,热心参与。
  2017年11月11日,由远口吴氏总祠经济文化发展联谊会主办,天柱县远口镇人民政府、天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天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天柱县旅游发展办公室等承办,黔桂湘三省边吴氏经济文化联谊会协办,一些公司赞助的“贵州天柱远口首届吴文化艺术节暨黔桂湘三省边吴氏经济文化发展联谊会”圆满落幕。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姓氏命名、以苗侗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吴氏文化艺术节。远口的吴氏宗亲,举全族之力,认真办好此次活动。

远口印象


   总祠门口广场上,搭起了舞台。广场四周,彩旗飞舞,气球升空。锣鼓声,山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在应邀的海内外来宾热情洋溢的讲话后,赠送礼品和歌舞表演为活动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活动以多民族艺术表演结束,鸬鹚龙灯队、凯里舟溪芦笙队、黎平侗族大歌表演队、锦屏侗歌队、广西侗歌芦笙队、四十八寨山歌队、吴胜美、杨代润、施秉县的芦笙太阳鼓表演团队,不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更展示多彩贵州的文化风貌。黔东南电视台、天柱电视台、贵州都市报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活动前,全国各地的贺信,纷至沓来。活动后,全国各地的宗亲,反响强烈。            

   2020年9月17日,全球首家泰伯书院在远口吴氏总祠举行挂牌庆典。黔东南州、县政府领导,国内、省内各地吴氏宗亲社团负责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厦门筼筜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以及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社科院、凯里学院、黔东南州侗学研究会和黔东南州苗学研究会等单位专家学者团队参加。尤为可贵的是一些吴氏老领导分别题写院名。

远口印象


   参加这次活动的,不仅有侗族大歌队、芦笙队,苗族山歌队、锣鼓队,还有舞龙、舞狮的表演。不仅大大地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更增强了吴氏族人办好泰伯书院的信心与决心。
   创建泰伯书院并把它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文化交流平台,更好地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泰伯文化,展现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远口印象


   两次活动,笔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动不已,感慨万分。一个山村祠堂,一批乡村宗亲,出色地办好两场大型活动。让我们耳闻目睹地看到了活动的热闹和成功,更亲身感受到远口宗亲默默地操劳与付出。他们同心同德,奉献爱心,为开创多彩贵州文化旅游的新局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发扬光大正在作出巨大的贡献!
                                                                    2020年9月26日  江西上饶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cnwunet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