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胡营吴姓族谱第一行所写:济南府守县历城县大柳村赵甫里里长黄朝聘第十甲甲长吴尔秀。
第一代为吴一念,妻韩氏;
第二代吴应登,妻田氏;
第三代吴九华、九荣、九臣;
第四代辈分为进字辈;
第五代为起字辈;
第六代为士字辈;
第七代为单字(如吴琨、吴琫、吴瑛);
第八代为希字辈(同辈人中不少人第三个字均为“文”现象);
第九代为邦字辈(有部分廷字辈);
第十代为作字辈;
第十一代为如字辈(第三个字为如);
第十二代为宗字辈;
第十三代为玉字辈;
第十四代为伯字辈。
从第十五代就没有辈分了。
据老人说,本支吴姓极大概率姓胡。
希望历城或章丘的吴姓、胡姓的亲人们提供帮助,帮本支寻根问祖。
安徽璜源吴氏属左台少微公下五大派石岭派主支,少微公之十二世孙判丞尧公中年早世,夫人孺人汪氏居孀日久,于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因世乱挈二子由石嶺迁璜源依其外家而居有二子大公可思.二公曰洛,其后人繁衍移迁,远者已有四十几代,虽我古谱有载,但绝大部分从无联系,自道光三十年后至今己二百年,故八修宗谱开始,望外迁各支至今尚未归宗者整理资料,汇于祖地以入谱续宗,使之血脉传承有续,共同完成《石岭吴氏大宗谱》圆满付梓。
璜源吴氏历史上共七次修谱:
宋嘉定二年吴三友续修为一修,家藏未予刊行。
元元贞元年十一世孙吴珏续修为二修,家藏未予刊行。
元正统三年为三修,家藏未予刊行。
明万历三年由吴烨、吴应期纂修,万历七年刻印刊行,是为四修,万历三十七年进行增补续修。(今有存本)
清康熙六十年吴铨刻印刊行是为五修。(今有存本)
清道光二年续修刊印成册是为六修。(今有存本)
清道光三十年冠希公续修刊印成册是为七修。(今有存本)
2024年7月24日璜源吴氏成立编委会八修磺源谱,即《石岭吴氏大宗谱》长庆堂主修。
2025-02-03 23:26:33 回复
我是天津吴英春,我们祖先北迁徙是从明乐二年,至今618年了。2003年续谱我们接的山东海丰吴,可是左台石岭派璜源系觉得我们这支值得斟酌,使我们开始四处寻根,太难了,希望广大宗亲帮助。
2025-02-03 23: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