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开氏、梅里之始”,绵延三千多年的吴氏家族史,生生不息。如今,无锡地区吴氏家谱第16次编修基本完成,最后一卷鸿山支谱由无锡吴文化研究会(无锡吴氏大统宗谱编委)陆续发至宗亲手上,预计春节前夕完成。
吴姓发源于无锡,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吴,子孙以国为姓,便有了吴氏。据说全世界有数千万吴氏后代,历代人才辈出。自古以来,吴氏就有修家谱的传统,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革新,很多家谱或遗失、或断代,需要后人不断完善。2017年无锡吴文化研究会(无锡吴氏祖地宗亲会)成立,在世界各地吴氏宗亲的支持下,历时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年完成了第16次的家谱修缮。
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主任吴仁山说:“家谱是家族发展流程的真实写照,记录了家族岁月足迹。印刷出一本本谱书,并不是终极目的。在家谱里,记录了家族的荣败,为子孙后代做人、做事提供了最鲜活的教科书。家风家教的传承,宗谱文化自信,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年79岁的吴士德是吴氏始祖泰伯公第108世孙。从2000年起他就参与吴氏大统宗谱修补工作,一干就是23年。他表示:“从小祖父就告诉我,吴氏是个庞大的宗族,修家谱可以让宗亲之间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和真真切切的感情。”
走进无锡市图书馆家谱馆,吴氏宗谱摆放在显著的位置,每年都有大量的宗亲来此查阅典籍,寻根问祖。据悉,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将收集到的600多种吴氏家谱捐赠给公共图书馆进行保管。化私为公,与人共享是家谱保管利用的最佳途径,翻开吴氏大统宗谱,上面详细记录着本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详细罗列了每个人的出生、成长、业绩、死亡、墓葬等。
修编、续编家谱不是一件易事,如何让年轻一代参与其中,领略和传承家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更非易事。现在修编家谱依靠的是一批民间文化热心人及宗族长辈、企业家的慷慨助力,但是,年轻人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学习能力强,懂互联网技术,家谱文化一旦获得他们的认可,便会迅速传播开来。吴仁山说:“新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图文并茂,年轻人更感兴趣。我认为,让年轻人自觉加入进来,不是难事。现代家谱更注重承载家族记忆,关键在于探寻新时期家谱文化传播规律,把握年轻人的关注点,用年轻人乐于接收的方式,引导他们传承家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