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资讯 > 吴氏资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季子八十六世孙吴林华携手文史专家沈建刚讲述常州人文始祖的故事


    抢救性记录历史、客观印证历史、充分挖掘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作为焦溪古镇“江南水乡联合申遗”工作的一部分,焦溪故事馆肩负了记录历史文化的演变、发展和传承的脉络,对于常州来说,宣传季子精神、季子文化,弄清楚季子与常州的关系,找准定位是当务之急。1月8日,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吴林华携手常州知名文史专家沈建钢教授走进焦溪故事馆,给大家带来了更多季子的精彩故事。

左:沈建钢 、右:吴林华


回顾季子生平


    吴林华:我所了解的季子在常州的人物事迹,也就是发生在古吴国(地域包括今江苏、安徽部分和浙江部分、上海等)。春秋时期,公元前576年-公元前480年。常州延陵的始祖是季子,他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
    我们为什么要宣传季子?第一就是因为他是常州开邑始祖,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从季子开始的;第二是季子精神,其主要内涵是谦让、礼让、诚信,这种精神在春秋时期影响很大,从历史研究方面定位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艺术评论家。季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三让王位,这种谦让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不多见的。但这种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现在常州市区里面还有较多季子的遗址遗存。
    江阴以前也属于常州的,吴下桥以前属于申港。我们发现季子的材料是在2017年在焦溪的吴氏宗谱。我们焦溪翟家村有8个生产队几乎都姓吴,在修家谱的时候才知道季子姓吴,是我们的祖先,家谱里记载很清楚,说季子躬耕在吴下里,下葬在距离吴下里以北5里的申港。

吴下桥


    江阴申港的吴氏家谱里也非常明确地记载了季子躬耕在吴下里。他的墓在申港,叫王坟,就是现在季子墓,因为季子死后才封为王的,生前不愿意做王。吴下里范围比较大,季子生活在吴下里70年,子孙后代都生活在吴下里。明代中期建了吴下桥,申浦河上,桥还在。桥有三跨每一跨约五米,我们小时候的申浦河水很急,是从长江进来的浑水。后来吴下里就叫吴下桥了(又叫河下桥)。在吴下桥三组至今仍保留着季子第一代孙德一、德二、德三公的公墓。
    因为修家谱,我们焦溪吴氏认识了江阴申港的吴氏宗亲。我当选吴下桥吴氏宗亲会会长,一个原因是因为修家谱的时候我赞助的资金比较多,发起人并不是我,是宗亲找了我,家谱就这么修起来了;第二个原因是我是86代孙,辈分较大,于是大家推举我担任吴氏宗亲会会长。
    丹阳、武进还有焦溪,都在争季子躬耕地和墓葬归属地。我们认为,应该在我们这一代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因此我就找了常州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郑陆镇的领导,当我问起季子繁衍生息的地方在哪里时,领导们和学者们都答不上来,我就把修家谱知道的资料告诉了领导们并受到了重视和关注。
    我们吴下桥、申港、无锡的宗亲们都认为季子墓葬地在申港,但躬耕地大家都不确定在哪里,于是吴氏宗亲会发起了调查。此事天宁区委领导宋建伟书记和许小波区长非常重视这件事,2018年由常州天宁区人民政府在《常州日报》上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季子躬耕吴下里”的论文。我们请常州、无锡、苏州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专家们以论文的形式共同来论证,并由常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季子躬耕吴下里》,一共有四十几位专家共同参与了这本书,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发现了季子的生活范围在舜过山脚下、芙蓉湖以西。这本书就进一步论证了季子在舜山脚下躬耕以及季子墓在申港的学术定位。 
    对于季子文化的未来的研究宣传,常州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既然是研究季子文化,我们就要专注于研究文化,所以参加这次会议的成员大部分都是专家教授学者,也有部分的宗亲和企业家,都在常州研究吴文化季子文化。他们推举我做会长,其实我在研究方面比不过那些专家学者。但是要我来牵头做这件事,我是非常乐意的。这是一种奉献,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不为名不为利,就想为发扬和传承季子文化作点贡献。
    季子文化要恢复挖掘整理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我觉得如果不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整理挖掘好季子文化,否则在后代会出现历史文化的断层。所以我当了这个会长,扛起研究和恢复季子文化的大旗。我尽我所能协助好专家、教授们的工作,同样也可以让自己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季子


季子文化的核心


    沈建钢:季子文化的的核心是仁义至德,具体表现就是诚信、谦让、仁义、清廉。所以季子文化对于常州来说是人文始祖、文化之源、文脉之根。
    季子有很多故事,比如三让王位、观乐议政、徐墓挂剑、孔子观礼、大义救陈、十字墓碑(孔子)、枣树挂钱等等。这是比较有名的故事,在我们吴下里关于季子的小故事就更多了。
    在2009年之前,当时薛峰副市长是分管文化的,他觉得季子很重要,就提议成立季子研究会,但是向方方面面征求意见时,没有人愿意出来牵头。于是他就去找了当时分管武进地方文化的张尚金,在2009年成立了武进延陵季子研究会。
    直到2013年,常州市委重视了。以前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后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一直提出要创历史文化名城,当时的市长姚晓东提出要研究常州人文始祖季子。为此,市里开了座谈会,邀请了很多专家,我也是其中之一。会议结束前,姚市长提出季子研究要由市政协文史委来牵头。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副书记、市长姚晓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方国强副市长和史志军副市长。我们就做了一个调研报告,决定干脆高起点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并邀请了国内研究季子文化的专家和学术权威。这样,就把一些涉及季子归属地之类的问题,一次性在这次会议上解决了,也为今后的研究定下了调子。
    到了2015年,在郑陆季子公园开展了季子公祭。当时宣传部门正好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内容和季子的诚信礼让很吻合。于是,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春伟向徐缨部长汇报,并在郑陆举办了这次活动。活动吸引了很多研究会的会员和宗亲,影响相当大。
    2018年,在天宁区委区、区政府的推动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季子躬耕吴下里征文活动并完成文集的出版,到2020年12月27号成立了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这些研究活动主要是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专家支撑来运行的。参加的专家都是权威,研究成果就是定论。
    季子的执政理念是务德安民。当时楚国和吴国争地盘,结果中间的小国陈国(吴国卫星国)吃不消,陈国求助季札,季札大义救陈。季子赶赴两军阵前,对楚国大将子期说二君不务德,力争诸侯,老百姓有什么过错呢。我劝你退兵!我们要以德治国,要安定老百姓生活。后来子期果然退兵了。这比孟子提出的“君为轻、民为重”思想更早。
    季子的功绩就是诚信的化身,文化的交流,因为他提高了吴国的影响。礼让的楷模,不在于说教,用他的亲力亲为来影响社会。很遗憾的就是没有收学生,没有著作留下来。当然也有可能著作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了。
    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他夸赞季札“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所以常州的文化就是从季子开始,有句话说:“千载读书地“就是从季子开始的。



家谱中季子像
讲好季子故事


    吴林华:刚刚成立的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协会,注册地和办公地选在郑陆的文体中心,为什么要选在郑陆,因为离季子的躬耕地更近,我们也同时得到郑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免费提供常州市季子研究会办公室。工作方面,准备召集研究会的副会长以上人员开会,研究如何挖掘整理弘扬季子文化,做一个严格的工作计划,我想多听一听专家学者教授的建议,既然成立了季子文化研究会,就要有所作为。
    这次研究会成员已经达到136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究季子文化的,实力是很强大的。
    我们有个设想,准备每两年举办一届季子论坛,邀请全国研究吴文化和季子文化的专家都有机会来发表自己的高论和研究成果,我们要挖掘整理季子文化遗产。包括方方面面都要研究。我们也要宣传季子的诚信理念。还要建网站来宣传,后期也会出版杂志。
    我们与江阴的互动已经挺好了,从2017年修家谱开始,常州与江阴两会合并成一会。2018年下半年,我当了江阴季子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为研究会出谋
    划策。每年四月十三是季子的祭日,冬至也祭祀。江阴有三名中小学的校长当了季子会的主要领导,我们两家包括无锡总会属于联动。这次研究会成立,他们也派了代表来祝贺了。
    季子为什么安葬在申港,这个我们也研究过。季子生活在吴下里躬耕之地,古时候说法就是去世之后不是葬在西边就是葬在北边,墓地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在书中我们也有论证过。在吴下里有个地方叫长四房,这个村所有房子都朝东,正对舜山。据我们研究,季子很有可能住在长四房。长四房后面那边有两个高墩,比三层楼还要高。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周晓东猜测可能是城池,都需要后期考古挖掘考证。
    常州的专家现在出版的关于季子文化的书籍超过十多本,关于研究吴文化的书也有很多。不光是常州人自己研究,江阴与无锡也都加入,围绕《季札躬耕舜过山吴下里》这本书大约出资了20多万元。前后在研究季子文化和吴文化方面的经费已经超过100万了。这些出资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季子是我们的老祖宗,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要充分挖掘研究,发扬广大。我也感谢常州的一些教授专家,都是在工作之余的一些奉献。国家要求打造文化自信很重要,要求研究我们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传承好中国人的文化。这些工作我认为都是义不容辞的,因为这种精神在现实社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早先时间,我们和焦溪古镇申遗的村委会的专家们交流过,他们看到这本《季札躬耕舜过山吴下里文集》,说这本书对申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认为,焦溪古镇的申遗离不开一个人,一座山,两条河。一个人就说我们的常州始祖季札,他在舜过山吴下里生活了70年。有文字记载的,他是奔舜而来,住在焦溪的。一座山就是舜山,所以我们要讲好舜山的故事,讲好尧舜的故事,讲好季子的故事对申遗也是有帮助的。两条河就是舜河和申浦河,吴下里舜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舜帝和尧帝。所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人文始祖就是尧舜和季子。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和焦溪申遗息息相关的。




吴氏后人与焦溪故事馆工作人员合影(程孟希摄)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平河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