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族先祖永武公,字十泉,明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正月二十日辰时生,享寿七十岁,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时终,葬于塘背后,与胜公品排,乙山辛向,立有碑记。
永武公元配康氏,闺讳分娘,明嘉靖八年己丑(1529年)六月三十日子时生,享年四十岁,隆庆三年己巳(1569年)十一月二十日寅时殁,葬于罗家冲櫈板形左边,与秀太婆品排,巳山亥向,立有碑记,育有二子:喜宝、喜现。
次配梁氏,闺讳兰娘,生殁年月未详,葬于赵龙塘漏背后,立有碑记,育有一子:喜瑄。
据家谱记载,永武公后裔多有外迁情况,具体支系如下:
1. 通良-必全-政诚-福秀-受镰-忠道-廷胜-永武-喜宝-嘉义,此支系外出,去向待考。
2. 永武-喜宝-嘉常-友谋,其子孙迁往四川。
3.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拨-新敏-世五(五子),父子同往四川。
4.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拨-新勉-重歌(三子),迁往四川。
5. 永武-喜现-嘉谦-友声-庆勋-新植-世近(四子),迁往四川。
6. 永武-喜现-嘉仕(嘉仕三子)-友琏,其子孙迁往蜀地(今四川一带)。
7.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友玠次子)-庆楠(配龙氏,育一子),此子外出,去向待考。
8.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住(六子),定居外地,具体地点待考。
9.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会(三子),育有一子,此子外出,去向待考。
10.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兰(四子)-世气、世众,二人同往四川。
11.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文-世䘵(次子,字汉裔,清乾隆十年乙丑二月十二日未时生),育有三子,均外出,去向待考。
12.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文-世福-朝玉(字建元,清嘉庆四十六年辛丑十月十三日辰时生),外出,去向待考。
13. 永武-喜现-嘉仕-友玠-庆一-新文-世寿-朝义(又名朝仪,四子,字四元,清嘉庆二十年乙亥三月二十三日未时生),外出,去向待考。
14.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仁-朝麟-能玙(字易选,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二月十三日未时生)-大玉、大平、大实,三人俱外出,去向待考。
15.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仁-朝文-能友(字既集,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二月十八日卯时生)-大伦,大伦外出,去向待考。
16.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仁-朝麟-能琬-大呼(字参乎,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十月初六日辰时生)-立吉,立吉迁往广东。
17.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仁-朝麟-能琰-大超-立顺(字家声,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十一月二十九日酉时生,配罗氏,罗氏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十二月二十九日酉时生)-光喜(清同治十二年癸酉三月初三日子时生)、光兴,二人俱迁往粤西(今广西一带)。
18.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义-朝宽-能开(长子)-大乐(又名大东,字咸声,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七月十四日巳时生)-立学(字笃信,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五月十七日寅时生,率子外出)-光国、光宜,二人去向未详,疑往广东或四川。
19.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义-朝柔-能足-大奇-立南(次子,字芝寿,清咸丰二年壬子九月十九日寅时生)、立周(五子,字芝才,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八月十五日午时生)、立道(六子,字芝国,清同治九年庚午五月初二日子时生),三人俱迁往粤西。
20. 永武-喜现-嘉仕-友玲-庆生-新珪-世义-朝柔-能谓-大多-立阳(字鸡凤,清咸丰九年己未十二月初二日酉时生),迁往华容(今湖南岳阳华容县)。
今为寻根问祖、联结宗亲,特向全国各地吴氏宗亲求助。若您所在支系的家谱中,有上述外迁人员信息、字辈相符记录,或存有类似字辈脉络,恳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永武公后裔 吴名东
感念宗亲情谊,盼早日团聚,特此致谢!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