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明清时期的祠堂建筑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明式和清式祠堂建筑在体量、屋面、柱础、梁架、墙体砌筑方法以及梁枋、门窗雕刻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个时期建筑风格的显著差异。
从体量上看,明式祠堂建筑偏矮偏小,而清式则偏高偏大。这种体量上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和功能需求的演变。
在屋面上,明代建筑舒缓,弧度明显,“提栈”或“举折”的做法使得屋面线条优美。这种屋面风格始于宋代,在明代更为普遍。相比之下,清代建筑的屋面则较为陡直。
柱础方面,明代多用木鼓礅,青石鼓礅较少,且带有简洁流畅、手法饱满圆润的花卉雕刻,“青石价沿木鼓礅”是典型代表。而清代则以石鼓礅为主,材质多为花岗石,素面居多,雕刻较少。
梁架上,明代一般不使用山雾云,即便使用也较为简洁;清代则大量使用山雾云,且造型大而繁杂。
墙体砌筑方法上,明代通常为实砌,多用叠涩砌法,梢间山墙内侧常贴有砖细墙裙。清代的砌法多样,有实砌、空斗和下实上空混合砌法,但叠涩砌筑的做法罕见,砖细墙裙也很少使用。
梁枋、门窗雕刻风格上,明代简洁流畅、饱满圆润且富有动感,清代则显得繁琐、程式化,缺乏生气。灰塑水作的风格与木作基本一致,也呈现出明清两代的不同特点。
明清两代祠堂建筑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不仅是精美的艺术装饰,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劝谕、认知和教化的作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闻鸡起舞”“樵夫晚归”等图案教育人们要勤劳奋发;“寒窗苦读”“状元游街”则反映了对读书进取的推崇。
这些“三雕”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为后人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明清祠堂建筑风格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变化。而“三雕”艺术则在建筑中增添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使祠堂建筑成为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顶(2) |
踩(0) |
上一篇:中国古代祠堂文化
下一篇:远口吴氏总祠的总是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