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从618年到907年,历时289年的时间里,总共出现了2873诗人,诗歌创作数量达5万首。
《全唐诗》中收录诗歌最多的诗人是白居易,其次是杜甫,第三李白,第四元稹,笫五齐己。
其中李,王,张,崔,刘,陈等姓氏诗人的诗作是最常见。然而,笔者就唐代时期的吴姓诗人作了简单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①吴筠
字贞节(一作正节),出生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是唐代著名的道士、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年少时通晓经义,擅长文辞,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中第,随后隐居修道。吴筠的诗词作品数量众多,存世诗作有118首,主要涉及游仙诗、咏怀诗和咏史诗等类型。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吴筠的诗歌风格独特,追求隐逸精神,慰藉心灵。他的游仙诗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写,反衬出现实社会的虚伪,幻想自由清闲的极乐世界。咏怀诗则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立,映衬出现实世界的对立面,表达了他远离世俗的决心。咏史诗则渗透着诗教精神,体现了他对文艺思想的看法,并具有批判意识和讽喻精神。
吴筠的诗歌不仅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宗元先生文集》中,包括《玄纲论》、《神仙可学论》等多部著作。可惜他的很多作品都巳散佚,吴筠与他同时期著名诗人李白等有很深的交往和诗词酬和。
吴筠的诗歌特点:追求隐逸精神,慰藉心灵。游仙诗反映现实社会虚伪。咏怀诗表达远离世俗的决心。咏史诗体现批判意识和讽喻精神
《全唐诗》共收录其118首诗歌,他的诗歌创作背景:年少时通晓经义,擅长文辞。科举未中后的隐居生活,现向大家推荐一部分诗歌供大家欣赏。高士咏,是唐代诗人吴筠创作的五言律诗。
吴筠古诗集:
高士咏
唐·吴筠
子真岩石下,仲蔚蓬蒿居。
礼聘终不屈,清贫长晏如。
心情在耕艺,养寿资玄虚。
至乐非外物,道冥欢有馀。
高士咏.太伯延陵
唐 吴筠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高士咏·高凤
唐·吴筠
吾观时人趣,矫迹务驰声。
独有高文通,讼田求翳名。
公车徒见累,爵禄非所荣。
隐身乐鱼钓,世网不可撄。
高士咏·长沮桀溺
唐·吴筠
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
题华山人居
[唐代] 吴筠
故人住南郭,邀我对芳樽。
欢畅日云暮,不知城市喧。
秋日望倚帝山
[唐代] 吴筠
楚服多奇山,灵表先倚帝。孤秀白云里,青冥何崇丽。
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霁。远峰列在目,杳与神襟契。
倏忽遗世间,宛如再登诣。伊予抱斯志,代处人烟闭。
何事牵俗网,悠然负芝桂。朅来从隐沦,式保羡门计。
题缙云岭永望馆
[唐代] 吴筠
人惊此路险,我爱山前深。
犹恐佳趣尽,欲行且沉吟。
别章叟
【唐代] 吴筠
平昔同邑里,经年不相思。
今日成远别,相对心凄其。
登北固山望海
[唐代] 吴筠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庐山云液泉赋
筠所居之东岭,其侧有泉,洪纤如指,冬夏若一。山少凡石,至多云母,其水色白,味甘且滑。此则云母滋液所致,因名“云液之泉”,乃结宇其旁,引于轩庑之下。既饮既漱,永玩无斁。今兹夏季不雨,至于十月,江河耗,井涧涸。此泉泠泠,不减平昔。懿其若是,爰以作赋。
坤元孕气,潜畅成泉,冠五行之首,为万物之先。爰有清流,出此山侧,处蒙险而难和,犹井渫之不食。我搜灵秘,载披载登,见其地僻至洁,源深有恒,冱寒不为之损,暑雨不为之增。乃考室就饮,而乐在枕肱,甘侔元玉之膏,滑乃云华之液。疚可蠲,生可益,引充狎玩,惟意所适。悬之则洁素,壅之则澄碧,昼浮光以悠扬,夜含响以淅沥。阴阳为灾,水旱失节,不雨炎夏,暨乎元月。汪汪洪波久已竭,耿耿瀑布今亦绝,挫江湖之浩荡,沈涧谷之微劣。斯泉秉彝,毫纤无亏,虽远不沾惠,而近有所滋,彼漰霈于畴日,岂不惭涓涓于此时。夫醴泉无源而易涸,丹溜乍见而难挹,曷若止以为鉴,酌焉取给。何异神仙之瀵,帝台之浆,涌异域之表,湛无人之乡,兹亦标奇于绝境,真可谓灵而长者也。
②吴少微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年)辛丑进士。任左台官察御史,累授晋阳尉。
吴少微与富嘉谟、谷倚并称为“北京三杰”,他们的文章以儒家经典为本,崇尚雅正,反对浮华文风,对当时的文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吴少微的作品被时人推崇,称为“吴富体”。他的代表作《崇福寺钟铭》尤为时人所推崇。
古意
唐 吴少微
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流车走马纷相催,
折芳瑶华向曲台。曲台自有千万行,重花累叶间垂杨。
北林朝日镜明光,南国微风苏合香。可怜窈窕女,
不作邯郸娼。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
歌终舞罢欢无极,乐往悲来长叹息。阳春白日不少留,
红荣碧树无颜色。碧树风花先春度,珠帘粉泽无人顾。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明月白露夜已寒,
香衣锦带空珊珊。今日阳春一妙曲,凤凰楼上与君弹。
哭富嘉谟
唐 吴少微
吾友适不死,於戏社稷臣。直禄非造利,长怀大庇人。
乃通承明籍,遘此敦牂春。药厉其可畏,皇穹故匪仁。
畴昔与夫子,孰云异天伦。同病一相失,茫茫不重陈。
子之文章在,其殆尼父新。鼓兴斡河岳,贞词毒鬼神。
可悲不可朽,车輤没荒榛。圣主贤为宝,吁兹大国贫。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长门怨
唐 吴少微
月出映层城,孤圆上太清。君王眷爱歇,枕席凉风生。
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
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相和歌辞·怨歌行
唐 吴少微
城南有怨妇,含情傍芳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
皇恩数流眄,承幸玉堂中。绿柏黄花催夜酒,
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三千人。
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
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
浩然含泪今来还。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
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
唐 吴少微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③吴商浩
唐朝诗人,明州(今浙江宁波)人。进士,屡试而不第。唐时在世,世次不详。《全唐诗》存诗9首。事迹据其诗推知。
主要作品:
【巫峡听猿】
唐 吴商浩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繁华堪泣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花对玉钩帘外发,歌飘尘土路边闻。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群。
④ 吴武陵
原名侃,是信州贵溪(今江西省贵溪市)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于唐元和二年(807年)中进士,随后担任翰林学士。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到永州,在此期间结识了同样被贬的柳宗元。吴武陵工于诗文,作品多涉及现实政治,说理深刻,论事纵横捭阖。他的诗文被《全唐文》收录多篇,柳宗元曾称赞其“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与柳宗元交谊深厚,柳宗元在他诗词作品中有八篇提及吴武陵。
吴武陵的仕途经历丰富,曾担任太学博士、尚书员外郎、忠州刺史、韶州刺史等职务。然而,因贪污受贿,最终被贬为潘州司户参军,并在大和八年(834年)卒于任上13。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还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着深刻的影响。
吴武陵的代表作品包括《贡院楼北新栽小松》等,诗中描绘景物生动细腻,富有灵动之美。此外,他还著有书一卷、诗一卷以及《十三代史驳议》12卷,虽然大部分作品已失传,但现存的作品仍能体现其文学造诣。
《题路左佛堂》
唐·吴武陵
雀儿来逐飏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
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委蓬蒿。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唐·吴武陵
拂槛爱贞容,移根自远峰。已曾经草没,终不任苔封。
叶少初陵雪,鳞生欲化龙。乘春濯雨露,得地近垣墉。
逐吹香微动,含烟色渐浓。时回日月照,为谢小山松。
⑤吴融
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后唐著名诗人,他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吴融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出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吴融的仕途并不顺遂,他从僖宗六年(865年)开始参加科举,一直到龙纪元年(889年)才中举,当时他已经四十岁了。登第之后的吴融仕途并不顺遂,先是随韦昭度入蜀平乱,无功而返;回到朝廷曾官至侍御史,又遭人谗言,遭贬荆南;乾宁三年(896年)才被召回京城,任礼部郎中,后入充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年)不幸遇上朱全忠犯上作乱,致使吴融逃出京城,流落阌乡;天复三年(903年)才再度被召回任翰林,迁承旨,最后卒于任翰林承旨一职任上。
吴融的诗歌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贯休所写的《禅月集序》中,强调诗歌应颂扬善行、讽刺恶行,反对拘泥于形式。他的诗歌在题材上呈现多元面相,既有深刻讽刺的作品,也有轻浅浮靡的作品,更有许多悲秋伤春之作。其诗歌风格可以用“矛盾”二字概括,反映了他矛盾的情绪。其代表作有《溪边》、《途中见杏花》、《华清宫二首》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金桥感事》
唐 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华清宫》
唐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途中见杏花》
唐 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寄贯休上人》
唐 吴融
别来如梦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复闻。世上浮沈应念我,笔端飞动只降君。
几同江步吟秋霁,更忆山房语夜分。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子规》
唐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秋色》
唐·吴融
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杨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杏花》
唐·吴融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阌乡寓居十首·小径》
唐·吴融
碍竹妨花一径幽,攀援可到玉峰头。
若教须作康庄好,更有高车驷马忧。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杂曲歌辞·水调》
′唐·吴融
凿河千里走黄沙,浮殿西来动日华。
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
《阌乡寓居十首·山僧》
唐·吴融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情》
唐·吴融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阌乡寓居十首·蛙声》
唐·吴融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闲书》
唐·吴融
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
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溪边》
唐·吴融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秋池》
唐·吴融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见底空。有日晴来云衬白,几时吹落叶浮红。
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动莲茎淅淅风。凌晓无端照衰发,便悲霜雪镜光中。
《木笔花》
唐·吴融
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微雨》
唐·吴融
天青织未遍,风急舞难成。粉重低飞蝶,黄沈不语莺。
自随春霭乱,还放夕阳明。惆怅池塘上,荷珠点点倾。
《闻歌》
唐·吴融
贯珠一夜奏累累,尽是荀家旧教词。
落尽梁尘肠不断,九原谁报小怜知。
《桃花》
唐·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江树》
唐·吴融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
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登鹳雀楼》
唐·吴融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阌乡寓居十首·茆堂》
唐·吴融
结得茆檐瞰碧溪,闲云之外不同栖。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废宅》
唐·吴融
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几树好花闲白昼,满庭荒草易黄昏。
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
《王母庙》
唐·吴融
鸾龙一夜降昆丘,遗庙千年枕碧流。
赚得武皇心力尽,忍看烟草茂陵秋。
《卖花翁》
唐·吴融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燕雏》
唐·吴融
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
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
《华清宫二首》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闻蝉》
唐·吴融
夏在先催过,秋赊已被迎。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西风正相乱,休上夕阳城。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唐·吴融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
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
《送杜鹃花》
唐·吴融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富春》
唐·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红叶》
唐·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富春》
唐·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⑥吴叔达
唐代诗人,与孟翱同时。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言行相顾》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九。诗文:
【言行相顾】
唐 吴叔达
圣人垂政教,万古请常传。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相须宁得阙,相顾在无偏。荣辱当于己,忠贞必动天。
大名如副宝,至道亦通玄。千里犹能应 何云迩者焉。
⑦吴秘
生卒、名字不详,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诗作收录于《文苑英华]。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待诏,累升至奉朝请。
⑧吴均
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主要成就,开创“吴均体”,主要作品:《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续齐谐记》
代表诗:
《咏宝剑》
南朝梁 吴均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胡无人行》
南朝梁 吴均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施从事书》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 ,有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 ;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 ,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 ,悟衷散赏 。
人物评价:梁武帝曾有“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
史籍记载
《梁书》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建安王(萧)伟为扬州,引兼记室,掌文翰。王迁江州,补国侍郎,兼府城局。还除奉朝请。先是,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功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时年五十二。(吴)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著《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梁书》卷四十九)
《南史》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梁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之临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着作,累迁奉朝请。先是,均将着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卒。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着《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南史》卷七十二)
吴均的文学作品及诗歌都收录于《全唐诗》,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这些吴姓诗人不仅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还通过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吉彬:字子谋 号天涯孤客收集整理于泉州) 2024.12.1
顶(8) |
踩(0) |
上一篇:古博岭的故事
下一篇:唐代诗人吴融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