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17世孙、周祖后稷12世孙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公亶父(姬亶)有三个出色的儿子分别是泰伯(太伯)、仲雍、季历,其中季历的儿子姬昌自幼聪明过人,因为姬昌的缘故,公亶父希望季历继承自己的爵位,之后再传给姬昌,太伯听了父亲的见解,随即和二弟仲雍一起南下到了吴越一带,由于当时的南方的吴越之地还是原始社会,于是很快兄弟俩建立了吴国,大约经历了四五百年之后,被越王勾践所灭,吴国的遗民以国为姓,这支吴姓大约2500年左右的历史,也是吴姓的正宗,现如今绝大多数吴姓族人是这一支吴姓的后代,不过这一支不是最早的吴姓。
在黄帝出生之前,姜姓的其中一个部落以驺虞为氏族图腾,而吴和虞最早是同音并且通用的,因此这支部落把虞写成了吴,也解释成了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称,这支部落到炎帝时期的时候,这支部落的首领吴权成了炎帝(八代炎帝中早期的炎帝)的大臣,主要在今天的陕西省陇县地区活动,居住的地方叫做吴山,吴权的后裔有一女子叫吴枢嫁给少典生了黄帝,也就是黄帝生母的部落后来以吴为姓,这一支吴姓已经传承了5000年以上,不过这一支人数应该已经不多,不是说血缘关系关系的后代不多,而是这一支保留吴姓的人数不多,血缘关系的后代肯定多,毕竟黄帝的后世子孙都流有这个部落的血。
再者就是颛顼之孙老童有两子,分别是重黎和吴回,吴回的世代子孙居住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古称祝融之墟),这个时期是大舜的时代,重黎因罪被杀,吴回继任祝融氏,商朝时期,吴回的后人迁居山东省临朐,这一支吴姓算下来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大舜又称虞舜,虞舜很可能和吴姓在上古时期是同族。
大禹(姒姓)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之后,分封大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地(如今的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国大概存在了700年左右的时间,虞国灭亡后,后世子孙以国为姓,这虞姓的第四支,不过这四支吴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另外就是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哈尼族、锡伯族、苗族均有一部分吴姓。
国内所有的吴姓人口累计2780万,不过东亚诸国,东南亚诸国都有吴姓的分布,包括存在了2000多年的某岛国王族也是吴姓后人,初步估算,海外吴姓后人不低于1000万。
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的收录,吴姓历代名人805名,比如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秦末农民领袖吴广,唐代画圣吴道子,南宋名将吴玠和吴璘兄弟俩,《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末清初藩王吴三桂,《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直系军阀吴佩孚,历史学家吴晗,科学家吴有训、吴健雄和吴文俊等。
极大丰富了我们娱乐生活的艺人有吴京,吴宇森,吴镇宇,吴奇隆,吴彦祖,吴昕,伍佰(本名吴俊霖),吴秀波,吴莫愁,吴静一,吴佩慈,吴千语,吴倩莲等。
顶(1) |
踩(0) |
上一篇:吴姓:从江苏到全球的迁徙史
下一篇:吴姓的迁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