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 cnwu.net

首页 > 寻根问祖 > 寻根事迹

四川三台西平镇吴氏访祖记

2024-12-24 作者:吴维邦 赵长松 来源:四川社科院 浏览:70

闽西祖地    蜀北新支

──四川三台西平镇吴氏访祖记

       2003年11月20日早上,在闽中永安参完中国客属第二届恳亲联谊大会后,西平吴氏宗祠管委会主任维邦一行,去龙岩进行访祖考察活动。

       这年初,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定在三台县九月召开,吴氏宗祠为会议参观点。吴氏家族的老祖宗就在龙岩,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由见其公及夫人陈氏,携子5人,迁川富顺落业,当时留有长子中扬在龙岩守业。一年后,五子中旌只身迁往三台,在台西观音场(今西平镇)建业。故西平吴氏以中旌公为入川始祖尊以奉祀。目前,这支族人已有2.8万余人。以耕读为本,忠孝传家,仅大学以上学历者达数百人。由于族谱、茔碑、祠对等多种文字记载,这支族人到龙岩寻根访祖,其想往由来已久。这次维邦随团参会,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走访三百年前的事,我们的地理与历史知识都很不够。去了找谁联系?“何家坡”、“余芦村”又在哪里?真是两眼抹黑。我正发难,维邦说,他有一个电话,是陈世松教授告诉他的。到了,可请他们帮忙。我听了,脑门子里的一串问号全消失了。

       龙岩是一座历史悠久而美丽的城市。地处福建西南,又是侨乡。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及上杭、长汀等7市县区。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内仍保留着朱德、毛泽东的旧居。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就作于此。如今龙岩只作为市名,原市区改名新罗区,据说是为了复古历史。我们要去访祖的地方,就是新罗所辖的小池和大池镇。

       第二天,打了个出租,很快来到小池镇,一个叫陈书记的,把我们迎到办公室,安排主任陈江海接待我们。大概是习惯所致,小陈主任便作古正经地为我们介绍说,小池镇在龙岩西35里,有12个村,1.25万人。吴姓占五个村,共有3300余人。你们要去的何家陂村,一会他们就会来车接你们去。我的心突然嘀咕起来,维邦他们老坟山碑上明明写的是“何家坡”,怎么变成“何家陂”了?会不会差之一字,错在千里?我想提问,但接我们的车到了,我只好跟着他们上了车。

       驾驶员是吴家的小字辈,听说我们到他们村去访祖,高兴极了。问了两句话之后,就打开刚嗓门给我们说,这条又宽又平的水泥路,是上个月才通的车。又说赣厦铁路,即是从江西赣州到厦门的铁路,已经开工,过两年,火车就要通过何家陂。你们再来,就用不着坐我的破车委屈你们了。维帮说,你的车不破,也不存在委屈。我忙问,你们这里究竟叫“何家陂”还是叫“何家坡”?小字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沓过去叫何家坡,听说“陂”是后来改过来的。我听了只是点头,回答了一个“呵”字。汽车到了村口,停下来。维邦向他付钱,他忙推开说,来时老前辈就打招呼,不允许收钱。你们看,那不是“何家坡”的石桩么?我们边下车边看石桩。突然前面桥头上,“噼噼啪啪”地响起了鞭炮,原来村中的老人们,早已在那里等侯我们了。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我们走进了高大的方形围屋内,在一间会议室的桌上摆着铁观音功夫茶。几个老人在那里商议什么。维邦忙打开录像机录像,我忙着介绍来意,翻阅他们提供的族谱。一会维邦过来说,我们去看看祠堂吧,村长和书记他们正在召开一个会议,专门安排78岁的吴振泉老人接待我们。

       何家陂,座落在两山间的一片开阔的土地上,田土不过100亩,下半是田,上半是地,由低向高远去。左边阳山坡麓,住着二三十户人家。这里是兴甫公曾孙贵隆祖的开基地,是蜀北三台县西平镇吴氏家族的第十一代祖。出了低矮的围门,门前田中水汽夹着重重的泥腥味,一阵阵地扑入人的心房,一群肥硕的鹅,站在谷桩朽烂的田边,扇动着笨拙的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眼前的一切给人一种新鲜和欣慰的感觉。贵隆公祠,就在田坝中间。我在想,当年见其公为何舍弃这么好的地方,到5000里以外的四川去落业呢!这里的祠堂有两座:一是在上湾头儒芦村 ,有座老祠堂,也叫上祠堂,规模和建筑艺术都十分宏大和考究,已在文化革命时期撤毁。二是眼前的简易祠堂,是原大队保管室兼晒坝改造的。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本地及外地吴氏子孙祭祖寻根的需要建立的,名下祠堂。主殿的粉墙前,供着贵隆及四子的牌位。维邦和宗亲一起敬香、叩拜,并从赞礼手中接过一小碗香灰。接着我们到了贵隆的坟地祭墓,祭扫完毕,维邦在坟前松土堆上,虔诚地取了一捧黄土,并在坟侧山上折了几小杉树枝,然后回围屋吃了午饭。下午,由振泉老人,带我们乘车到大池镇,祭拜始祖兴甫公墓。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什么时候,车窗外下起雨来,还刮着冷风。我们好不容易到了秀东村西芜塘山下。这儿山势雄奇,两侧协山,像一只凤凰张开的翅膀,人还未到,一股强磁场力吸引过来。我们好高兴呵,忘记了衣湿和劳累,只管向墓前接近。眼看天色已晚,夜幕即将来临,我们忙着敬香、放炮、叩首。没了,我们再次向兴甫公墓地挥手告别。刚到宾馆大门,又被宗亲一申请进他的家中阅读老谱。回到宾馆,已是晚上11点多了。这一天,忙得人火油浇背,无一点喘息机会。工作虽然很忙,但却让我体会到,家族文化的强大魅力。

       这次去闽西,访祖时间虽短,但由于有多方朋友与宗亲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完成了预期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成果一:亲证大池,拜谒始祖兴甫公墓。

       蜀北三台西平镇吴氏,是闽西龙岩始祖兴甫公第十三世孙见其公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分脉迁川,分布三台、中江两县的10余镇乡。自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平修谱有人到龙岩访祖外,至今70多年没有人员往来。每年节日祭祖,吴氏子孙无不想念远在龙岩的始祖兴甫公。真想到老祖墓前烧柱香,磕个头。有人甚至作梦也想。这次维邦亲临大池秀东,拜谒兴甫公墓,不仅圆了他本人及爱人陈碧的祭祖梦,而且实现了众多族人的心愿。与此同时,还在何家坡祭拜了贵隆公墓和贵隆公祠。

       成果二:连接了祖脉及老祠香火。

       西平吴家祠维邦,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家族孝子。他在祭扫祖祠祖墓时,分别在墓地及宗祠取得了墓土和香灰,然后小心翼翼地带回西平,在2004年3月祠堂祭祖会上,在隆重的仪典中,将墓土、树枝,撒 插在西平始祖中旌公的坟上,又将香灰,融入正殿木主牌位前的炉中。与此同时, 还在神台上,为始祖兴甫公、贵隆公祖设立了专位,作永久祭祀。

       成果三:亲证堂号及祖属世系。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重要标志。始祖兴甫公祠堂,名“明禋堂”。在秀东的墓碑上,刻有“明禋堂始祖”字样。更进一步证明,龙岩吴氏祖祠的堂号是“明禋堂”。明禋堂在龙岩城内中山路23号至28号。占地1298.53平方米。何家陂贵隆公祠“锡嘏堂”,四川富顺县见其公祠“忠孝传家堂”,蜀北三台西平中旌公祠“敦睦堂”等,均是支派祠堂的堂号。另外,民国西平族谱虽然记载较详,碑对等都有文字显示,但仍有人提出异议,如给我们带路的吴振泉老人就认为西平吴氏不属兴甫公世系,而属得甫公一支。经过这次在何家陂查阅吴振泉老人保存的1997年出版的新支谱《吴氏友诚公宗谱》(友诚公是贵隆公父,兴甫公孙),从兴甫公下十代祖名与西平谱祖名完全相同,十一代孙名和西平谱孙名平辈相接。而得甫,在该谱中只有名讳,而无单项叙列。由此证明,西平吴氏确属兴甫公子孙世系无疑。

       成果四:亲证了地名及吴氏客家人身份。

       民国西平谱记载的“何家坡”、“余炉村”、“官宅坊”等地名,在四川西平是无法弄清的。经过现场考察访问,才知道何家坡就是“何家陂”;余炉村就是“儒炉村”。官宅坊呢?是儒炉村中的一个居民点。另外,西平吴氏是否是客家人的问题,经过这次考察,更进一步证实了西平吴氏,是客家人身份。因为何家坡以及小池、大池镇的部分老人中,如今仍然保留了说客家话的习惯,龙岩吴氏是客家人,西平吴氏当然也是客家人了。

       成果五:《明禋堂龙岩、西平吴氏世系统代比次表》是这次考察成果的主要体现。

       根据资料,又经几次修改排定的该《表》,它不仅把过去和现在的龙岩和西平吴氏族人,统代一起,而且任何一个活着的人,哪怕只有10来岁的小孩,在表中也均可找到自己的代次。它既具历史意义,也具现代使用价值。

       成果六:弄清见其公迁川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生存空间日窄的矛盾所致。

       何家陂本就是何、陈、吴三姓人的居住区,土地不过100亩,地少人多。何陈不言。据《吴氏友诚公宗谱》记载和统计,贵隆公开基以后的第4代,人口增至16户时,就有过因无地缺粮,而出现两代移民广东和江西的先例。至10代见其公时,人口巨增,多达33户。只见其公一房添丁6口,即增6户。土地本就紧缺的何家陂,哪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去四川回来的族人说,那里“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政府又有奖励外省移民在川垦殖的优惠政策,见公于是“横下决心”,留长子中扬在家守业,将其余5子,举家迁往四川。据说,当时还有吴氏子弟迁往永定、广东和台湾等事例。这就是当年何家陂吴氏家族迁往四川的实情和缘由了。家族,这个以男性为祖先,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了,如今仍然倍受人们的重视。其原因在于它是人本体的文化,生命的文化。也就是本命的文化。这种文化,可说是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逃脱得了。经过这次的访察问祖,对龙岩祖地,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它不仅加强了两地支派间的了解和联系,增进了团结和友谊,而且架起了今后相互往来的桥梁,是这次成果中的最大成果,也是一件无价之宝。

       但是,由于时间太短,也留下不少遗憾。主要是对当年见其公迁川时留下长子中扬的这一支守业及传代情况了解不够。这只有通过以后再访,或两地交换资料时,再行弥补了。

       吴维邦,四川三台县西平吴氏宗祠管委会主任;

       赵长松,四川三台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2
          0

上一篇:豫皖两地吴伟进后裔对谱认亲成功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吴维邦 个人文集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