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精力在下坡,而压力在上坡。到了这个年纪,虽然嘴上不愿意去承认自己在很多事情已上力不从心,但是不论是身体还是精力,往往都能感觉到大不如前。
在当今社会中摸爬滚打,生活很不容易。既然在身体无法达到巅峰时期的时候,那就要在心态上去修炼自己。
只有将心态跟压力放在同位置上,才能有效的去缓解中年危机所带来的焦虑,平稳而又踏实的度过人生的下半场。
明代薛文清在《读书录》中写道:“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
遇难不避,是一种担当。一个人最强的能力,不是呼风唤雨,不是坐拥万贯家财,而是做事有担当,遇到难事不回避、不躲避、不逃避。
人活一辈子,总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而这份责任是无可替代,也无人替代的。
如果一味地去逃避,只是欺骗自己,只有承担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当属于我们的责任降临时,要做的就是勇敢的去扛起来,想办法去解决麻烦、困难和磨难,而不是想着去逃避麻烦、摆脱困难、转移磨难,那样是永远无法成熟起来的。
东汉时期,有个叫虞诩的名将,为人刚正不阿,极具军事天赋。
朝歌县(今河南淇县)的叛匪宁季等数千人造反,聚众作乱连年,甚至杀死官吏,州郡都无法使之平定下来。
而朝廷派虞诩去朝歌当县令,听闻此事的一众好友无不为之担忧,恐他一去不返。
虞诩却是爽朗说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意思是,立志不追求容易目标,处事不避讳难度,这不过是我的职责罢了,不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知道刀快不快呢?
由此可见虞诩遇难不避的担当和勇气。
到了当地之后,虞诩知道叛匪势大,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因此,他让部下举荐一些壮士和罪犯,设宴款待之后,免了他们罪责,让他们打入敌人内部,引诱敌人作乱。虞诩这边设了伏兵,徐徐图之,逐个击破。
又派会缝纫的贫民,为叛匪缝制衣服,同时标注记号。每逢叛匪上街,就会被盯梢的官兵抓获,以至于怀疑神仙在帮助虞诩,顿时人心涣散,最后被彻底荡平。
纵观历史长河,天灾、战乱、瘟疫、侵略等灾害,占据了绝大多数。
同样的,人这一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帆风顺的?多的是事与愿违,多的是好事多磨。
再难过,也得过,这才是人生。正如宫崎骏在《龙猫》里说的那样:“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成年之所以称之为成年,就是因为已经到了成熟的年纪,要有所担当、有所承担。
没担当的人,往往遇事怕事,逢事躲事,进而畏首畏尾,一生也没什么出息;而敢担当的人,往往迎难而上,从而迎刃而解。
人到中年,确实要有“慎微”之心,但慎微说的是防微杜渐,出事小心,而不是遇事怕事,躲躲藏藏。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几位航海系学生在一艘航行远洋的货船上实习时,遇到了台风天气。
巨浪滔天,拍打得货船摇摆不定,学生们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十分害怕,躲在角落。
这个时候,老船长十分淡定地告诉学生们:“航行出海,遇到台风天气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这时,要第一时间关紧门窗,然后调整强有力的速度迎向台风,这样才有机会脱离台风的威胁。”
有学生不解地问:“难道不能掉头,或是想办法绕过它吗?”
老船长听完笑了笑,接着说:“行船的速度不可能快过台风;转弯绕开它,船的侧面就会迎向台风,巨浪一卷,船也就翻了。不逃避,迎向它,胜算才能更大一些。”
人生亦是如此,遇到难事了,总想着逃避是没用的,唯有在困难中坚守,才能长风破浪会有时。
如果一味地沉浸在恐惧和逃避的状态里,必然会耽误接下来要走的路,注定会错过雨后的彩虹。
厉害的人,都能在挫折中磨炼出强大的生命力。
李筱懿曾说过:“很多人跌跌撞撞走在人生风雨里,即便生活支离破碎,也咬牙继续,这就是普通人自己撑伞的力量。”
人到中年压力山大,困难重重,我们没有躲雨的屋檐,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撑伞。
所以,只有做一个能扛事的人,遇到难事不逃避,余生才会有好日子。
顶 ![]() |
踩 ![]() |
上一篇:人到中年,赢在“城府”
下一篇:人到中年,察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