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住着一对相互看不顺眼的冤家:燕子和蝙蝠。
在燕子眼里,日出代表早晨,日落则意味着傍晚;蝙蝠却不以为然,它认为太阳落山后,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一直以来,它们互不买账,坚持己见,总是认为对方才是错的那一方。
有一次,它们又为此争论不休,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这时,路过的猫头鹰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话:“你俩生活习性完全相反,怎么可能得出一样的观点呢?”
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曾经的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理,错在别人!
但随着岁月渐长,才逐渐明白了,不是所有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有相同的思维、相同的习惯、相同的三观。
尊重别人的不同,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修养!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懂得尊重不同的三观。
有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问刘擎教授,年岁长了一些后,你的想法会有些什么变化?
教授说:“以前会觉得,啊,这个人怎么会这样,那个人怎么会那样。年纪大一些开始觉得,人生有百态,一定要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人在年轻时,偏向以单一方式看世界,总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了风风雨雨,高峰与低谷都走过了,才会在落差之间,明白事理,去尊重每一种生活。
三毛和蔡志忠是好朋友。三毛一生,浪漫随性,四处漂泊,而蔡志忠却踏实沉稳,喜欢闭门创作。
两人生活方式迥异,但他们从未试图掺和与改变彼此的生活。
三毛赞赏蔡志忠的才情,会为他的新书写序;三毛经济拮据时要卖房,蔡志忠就准备买下来默默为她留着。
两人彼此尊重,求同存异,他们的友情也一度被传作美谈。
《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
人活一辈子,发自己的光就好,不用强行去为他人点灯。
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的不同,允许百花齐放,允许小草有它的春天。
谁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不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也不求别人和自己相同。
记得有网友总结了这样几句话:去了汤加才知道,男人穿裙子,女人胖胖的,就是美;去了奥地利才知道,弹小调的乞丐也是一道风景;去了尼泊尔才知道,穷人的笑容最幸福......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我们习惯了看别人的短板,表面上是别人浅见寡闻,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
巴甫洛夫曾说过:“无论什么时候,都别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实际上,所有的三观和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缘由,不存在高低,也没什么对错。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从来不会带着偏见去评价他人。相反,他们能理解更多不同的人和事,并予以尊重。
尊重别人的不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格局,也是一种智慧。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阿涵今年27岁,在英国读建筑学博士。
春节回国,家里有个亲戚问:“怎么还在读书?打算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啊?”
碍于长辈的身份,阿涵很耐心地分享自己的规划:毕业之后暂时不打算就业,准备去孔子学院当志愿者游历一番。如果可以的话,多尝试几种工作。
话还没说完,亲戚一脸震惊,说:“你都二十七八了,年纪也不小了,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才是正事!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结婚生子,工作好几年了。你别仗着年轻就乱来!”
深知自己讲不通,阿涵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后来,他跟自己的导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导师听完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赞叹道:“你的规划很精彩!”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观。
看过这样一句话:“你站在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
当你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多时,你会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种活法。只有真正看过了世界,体会到天地的无垠,才会谦卑,不再对人居高临下。
有人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包容别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懂得尊重不同,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包容别人的缺点、欣赏他人的优点,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生活中,不管是恋爱婚姻,还是社会交际,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你眼中是砒霜,在别人眼中很可能是蜜糖;
你想要的你喜欢的你爱的,在别人眼里很可能一文不值;
你厌恶至极的,却是别人眼中的最爱;
有人喜欢吃榴莲、臭豆腐,也有人闻到就想吐;
有人追求繁华的大都会,有人向往偏远的小山村;
有人对外国片子一往情深,有人却嗤之以鼻......
由此可见,由于每个人的三观不一,我们常常以为对别人的好,其实未必是对方真正的需要!
所以,为人处世,尤其是人到中年要想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我们不必相互苟同,要允许各持己见。
只有尊重别人的不同,才能皆大欢喜,让自己的余生更加幸福!
顶(0) |
踩(0) |
上一篇:人到中年不强融
下一篇:人到中年,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