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慎终追远的民族,在数代人的努力下5000年华夏文明绵延不绝,几乎中国所有传统节日都是为追忆祖宗设立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祭祀祖宗的环节。
在此文化背景影响下,祖宗虽然已驾鹤西去,但祖宗文化从未离开活人的世界。“光宗耀祖”是旧时胸怀理想之士最基本的志向,“传宗接代”是旧时普通人最为基本的义务,不愧对祖宗更是一般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话又说回来,若你要立志光宗耀祖?你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吗?如果不知道又要从何处去了解呢?如果说历史教科书是了解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捷径,那么家谱就是人们认识自家列祖列宗的钥匙。
根据学术界考证,家谱最早至少能追溯到先秦以前,比如出土的结绳家谱,这种家谱出现在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当时人们只能通过结绳的方法来记载家族世系。
家谱的传承几经变迁,在有些朝代险些消亡,直到现今我们能看到的家谱绝大多数来源于明清时期,最为常见的类型莫过于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其中欧式、苏式、宝塔式家谱都有一张世系图谱,欧式和苏式的表现方式完全相反,而宝塔式是综合了这两者各自的特点。
因为欧式和苏式二者都是以世系为基本单位来书写的,一世系就是同一辈的人,众所周知辈分和个体的年龄不一定成正比,比如我们逢年过节走亲戚时,会发现有些跟你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人论辈分跟你是同辈人,在欧式、苏式、宝塔式家谱上你们属于同一世系。
欧式和苏式的区别在于:欧式家谱中的不同世系上下之间是分开的,就是每一世系横向连接成一行的那种,人们读起来是一行一行的。苏式家谱则恰好与之相反,不同世系上下之间是用竖线连起来的,凸显家族中长幼有序的垂直宗法等级关系。
宝塔式兼具欧式和苏式二者的特点:横线连接同辈世系,竖线连接上下辈世系,竖线在横线中间,整个图谱中男性家长处于C位。
牒记式同以上家谱都不一样,因为它既不用横线也不用竖线去呈现一个家族中的人伦关系,而是用纯文字去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生平简介。
当然,编排家谱是项巨大工程,在古代交通不便、家族观念浓厚,人们大都安土重迁的社会背景下,想追溯五世为一表的祖宗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如今交通发达,人口地域流动性强天各一方,且家族观念逐渐淡薄,个人主义兴起的时代,相信很多人连同辈亲戚都不一定认得全,更别说让人们去追溯三世以上的祖宗了,在普通人家也越来越难看到家谱的身影了。
虽说家谱的逐渐消失有时代的必然性,但它毕竟是记述家族时代兴衰的珍贵文献资料,在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鞭策个体跳出一己之私狭小格局,向“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的家族训诫,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谱的逐渐消失着实有些可惜。
顶(1) |
踩(0)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