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一座吴氏祠堂静静地隐匿于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一位与世无争的隐士,已在此伫立了数百年。它不仅是一座宗族祠堂,更享有“鄂东第一祠”的美誉,成为无数川渝吴氏后裔寻根问祖的神圣之地。
吴氏祠堂占地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410 平方米。前、中、后三幢建筑之间,庭院相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祠堂门口,两侧红枫树郁郁葱葱,门前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高高耸立的牌楼,飞檐层叠,顶层正中镶嵌着“八卦图”,下方是“家承赐书”的匾额,两侧依次镶嵌着“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画。虽牌楼上形态逼真的“八仙石塑”被毁,但仍能让人想象其昔日的精美。
走进祠堂,宽敞的天井庭院中,水桶粗的桂花树和百年腊梅树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正对着庭院的是“观乐楼”戏台,整栋吴氏祠堂建制极为考究,梁、柱、幅上雕龙画凤,镌刻着花鸟人物。其中,观乐楼的楼檐木雕最为引人注目,雕刻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的景象。黄鹤楼高高矗立,江上船帆林立,三镇间拱桥飞架,桥上人流如织。从人们的穿戴可分辨出各种人物,服饰发型皆为晚清风格,整个画面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武汉三镇的盛世繁华。而祠堂的核心拜殿相对简约肃穆,这里是吴氏祠堂议事之处,也是摆放吴氏列祖列宗牌位的地方。逢年过节,此处烛影曈曈,香烟缭绕,供品不断,吴氏后裔纷纷前来朝拜。
如此精致的吴氏祠堂,建于 1763 年,后不慎毁于大火,1871 年重修又再次毁于大火。1902 年,陡山村吴氏兄弟二人在外经商有了积蓄,决定现址重修祠堂。他们捐银 8000 两,族中有积蓄的人家凑银数千两,捐不起钱的农户出力帮工。经过精心设计施工,闻名方圆几十里的吴氏祠堂得以重建。为防火,祠堂大门与外墙有约 30 度倾角,且建在河流旁。据说当年建祠堂的木料是发大水从洞庭湖漂来的,工匠们考虑到动工时间与洪水季节同步,以便运输庞大的木料和笨重的石料。建造祠堂的材料也是定制的,石条由当地最强的石匠打造,青砖在附近有名的窑里定烧,还模印出“吴氏祠”字样,砌浆用糯米糊配石灰,凝结力极强。肖家石匠班子和“黄孝帮”通力合作,花费两年时间才完成重建。
如今,吴氏祠堂已成为吴氏后裔心之所往的圣地。2012 年夏天,一位来自四川宣汉的吴氏后人吴福权,在红枫树下找到了气势恢宏的吴氏祠堂。他抱着《吴氏家谱》,在吴胜清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根。据考证,川渝地区的吴姓大部分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徙而来。明朝成化年间,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吴祥麟举孝廉后任四川荣昌县令,其子孙众多。明末因战乱,部分子孙迁往各地,留下一支定居资中县。清康熙六十年,大量吴氏先民从湖北麻城或经麻城迁入川渝地区。红安县将陡山吴氏祠及其周边规划为“人文旅游片区”,周边古村落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民居风格的原貌。吴氏祠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连接着无数吴氏后裔的根与魂。古人云:水有源,树有根。对于那些“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而言,乡愁是对根的怀念,而根在红安,魂亦在红安。
顶(2) |
踩(0) |
上一篇:吴姓迁徙史暨远口吴氏迁徙
下一篇:5000年吴氏家族迁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