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迁徙史一_吴氏在线-吴姓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寻根问祖

吴姓迁徙史一

2021-03-31  来源:综合 浏览:90176

秦汉以前的迁徙

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姓发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姓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这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吴姓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姓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一至楚营,便被抓住。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这几支吴姓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


更多的吴姓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姓。《左传》上有个吴句卑,与第17代吴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罗泌《路史·后记》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衍发展成今日江西吴姓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鄱阳吴氏传到北宋,出了个进士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时,又迁居执礼桥。元代有裔孙叫吴仲常,中进士。传到明清,人才辈出,明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吴霖等24人,清代名见经传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14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鸟木阝)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余干吴氏,元代还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中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许多吴姓子孙为了逃难,被迫流亡到周围各国。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姓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至安徽歙县,其后人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姓。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即今山东省淄博市)。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王卢)、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樟。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省翼城东)。


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秦汉时期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传见班固《后汉书》卷三十四)。


吴芮去世后400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发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这一奇事,《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文王吴芮生了6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4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3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临湘,谥为“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见《汉书·吴芮传》。但《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若”,为一人。吴若在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回死后,继嗣为第4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同一人。公元前178年,长沙共王吴若去世后,吴差继位为第5代长沙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22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临湘,谥号为“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长沙靖王三年(公元前176年)时,当时闻名全国的年轻诗人、政治家贾谊被派到长沙;给靖王当太傅,因被后世称贾太傅。长沙古有贾太傅祠。贾谊当长沙王太傅时,做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朋艮鸟赋》。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1500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2代义陵侯,在位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2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谥为“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3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孙嗣第4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世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谥为“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6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3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5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6代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衍”字,一个“胤”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望。上天终于没有辜负这一支吴氏家族,自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毫(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姓的声威。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去世后葬在宛(在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被谥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4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水经·濯水注》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水经·沔水注》写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


谱载吴胜生有2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在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亻+瑞-王)”。吴(亻+瑞-王)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东汉末年河南郡吴雄家族,吴雄字季高,少年丧母,家境贫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职。汉顺帝元年(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显赫。他的儿子吴欣、孙子吴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吴雄家因此被称为法律世家。吴雄后裔非常发达兴旺,明代杨继盛写的《吴氏叙宗》中,把天下吴氏分十二宗,其中吴雄被列为“忠”字宗始祖,杨文称吴雄后裔从河南东迁到安徽翕州(今休宁一带),另一支则北迁,成为渤海吴氏的一支。


岭南吴霸家族,吴霸字子公,西汉末年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人,据后世研究者推测,吴霸先世是吴亡后迁到越国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的一支。清代《广东通志》记述了吴霸的生平。吴霸年轻时非常强壮,就任地方军官。他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省英德县),并施行军屯,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开发之功,将他曾驻守的山命名为吴山。后来吴霸又升广郁(今广东巴马、凌云县一带)都尉,负责监视夜郎国。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势力迁居广郁肥沃之地。被吴霸以扰民为由制止。吴霸此举深为当地百姓敬佩。汉昭帝时吴霸又升任牂牁太守,牂牁郡大约在今贵州省西部。《广东通志》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代。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间,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战争频繁,南方则相对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迁,吴氏宗族也在南迁之列。据唐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这期间的吴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并呈南兴北衰之势。


自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出自吴郡吴氏。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允承之子奉祀侯吴妁早逝,留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次子吴景和两个姐姐南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投奔亲戚。吴氏姐弟少年寄人篱下,历经生活艰辛之苦。吴氏两姐妹由于出自名门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备,远近闻名。


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孙坚当时才20岁,在当地做官,很有势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吴家亲戚嫌孙坚粗鲁、狡诈,不答应这门亲事。孙坚遭到拒绝后既羞惭又气恼,他扬言要报复。吴景的大姐姐怕连累亲戚就劝说:“不要因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运不好吧。”这样吴家大女儿就嫁给了孙坚,史称吴皇后,后来她的妹妹做了孙坚之妾。谁料孙坚日后竟发达起来,后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牧,成了东汉末年的一大军事割据势力。吴夫人先后为孙坚生了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为其生了孙郎、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于高陵(今江苏省丹阳县境内),后尊为武烈皇后。


吴景,少时与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而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为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吴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继续被孙权重用,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死后,其子吴安袭爵,吴安之时,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四子孙霸封为鲁王,他与太子争宠。吴安和东吴一些大臣依附鲁王孙霸,图谋杀害太子。事情败露后,吴安随鲁王孙霸一同被孙权赐死,吴景长子一支至此绝传。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死后,子吴纂袭封,吴纂娶东汉都亭侯滕胤之女为妻。孙权死时遗命滕胤、诸葛恪辅佐幼主,吴纂岳父成了东吴顾命大臣。后来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琳兄弟弄权,杀害了滕胤、诸葛恪,诬陷其谋反。吴纂一家受株连而遇害。至此吴郡吴氏只剩下吴妁长子吴熊庆这一支了。


吴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妁死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这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直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这支吴氏才退隐于民间。半个世纪后,东晋王朝建立,江浙一带又成为统治中心。公元323年,晋明帝追封古先贤后裔,吴之则之孙吴皋益被封为昭衍公,这支吴氏又重新肇显于世。尤其是吴皋益长子吴佶因娶晋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为妻,与皇帝结为亲戚而官运亨通。吴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吴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东晋末年,其四世嫡孙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阵亡,其孀妻刘氏携幼子吴戢迁徙到暨阳(今江苏省江阴县)。吴戢一支在暨阳定居六代,历宋齐两朝,其间有子孙出仕为官,名见于正史记载。到吴戢六世孙吴樛时,又迁居武昌郡的汉阳山。吴樛是吴季扎第四十一代孙,南齐时人。他迁居汉阳山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后来,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姓的七大郡望之一。


吴樛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死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死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山阴吴氏以诗书传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吴舜洛长子吴翥,他生性淡泊,看轻仕途,定居山阴,潜心著书立说。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从以上书名可看出吴翥寄情于山间、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间,当地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绝。地方官后来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连唐武宗都很钦佩其清高气节,赐号他为“文简先生”。吴翥作为山间文士被当朝皇帝赐名成为一时美谈。吴翥长子吴融也是文人,称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记载,吴融自幼勤奋读书,后中进士,做了韦昭度的书记官(即幕僚之类的官)。他的文章洒脱而华丽,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韦昭度讥笑他写的文章不好,吴融公然反驳:“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吴融文章以“吴家文字”为号成为文坛美谈。吴融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后裔兴旺。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融生有主子,繁衍成为山阴吴氏的三大分支,这三支吴氏后来又分迁各地。其中,吴融次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吴盾(季扎 42代孙)诏葬江陵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三子吴少颠一支迁回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县)。吴融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其长子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后裔经一千余年辗转流徙,到公元 10世纪,由季扎53代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吴元三次子吴彪一支也迁回江苏无锡——古吴国旧地,主持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无锡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六合、高邮、晋陵、邗里、新塘等众多的吴姓分支。


隋唐,吴姓在我国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许多地方形成当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阳吴氏,为汉初长沙王后裔吴复兴所开基,其后子孙繁衍各地,形成许多吴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势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晋以后,吴氏北上繁衍明显的缓和了许多,基本上是以我国南方一带为其繁衍的地区,这是与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江西的兴国、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另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时随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与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总之,吴氏虽遍及全国,但繁衍发展中心为江南一带。


据《海盐吴氏宗谱》(光绪22年版)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县西石门),故居至清末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家族非常兴荣。大约在宋代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次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于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一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


海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贤济迁居海盐画桥后,娶妻李氏,生育两子:长子吴相,次子吴宰。这两个儿子,以后又分为海盐吴氏的两个支派:吴相一支为海盐吴氏东支,吴宰一支为西支。海盐吴氏东西两支,后裔人丁兴旺,以书香传家。


陈留吴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始兴。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东省广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佑是吴恢的小儿子,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稍大便颇有主见卓识。12岁时,吴佑随父亲到广州。当时,吴恢准备制作大批竹简用来写经书,吴佑劝阻说:“此书写成,势必动用车辆搬运回中原。别人不知内情,还会以为你在广州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吴恢听后,感慨地说:“吴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的‘季子’呀!”


父亲去世后,吴佑回到长垣县牧养读书,自得其乐。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胶东侯相(胶东侯国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任职 9年,为政宽仁,深得人心。


后又改任齐侯国相(今山东省淄博市),因刚直不阿,得罪大将军梁冀,被降为河间侯相(河间侯国在今河北河间、献县一带)。不久,辞官回乡,以教授经书为业,成为当时著名学者。活到98岁时,寿终正寝,葬在长垣。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乐浪郡(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太守。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姓成员。吴凤生的一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省临泉县鲷城)相。吴凤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省息县)令。


陈留吴氏吴恢祖孙4代为官,知名于当时。吴佑后代繁衍发达,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吴姓已遍布全国。上代的一些吴姓大宗仍保持兴盛局面,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姓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宋金长期对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以上吴姓望族都很重视世系传承,其历史渊源十分清晰。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姓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近现代吴氏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l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迁居台湾


吴姓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较近,因此吴姓人迁居台湾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姓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代。


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关。在台湾历史人物中,吴姓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远播海外


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姓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子孙。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姓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姓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我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姓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越灭吴,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随越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姓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


南迁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扎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旼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遗憾的是吴朝只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昌”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姓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乾: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昊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姓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


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姓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吴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姓之“吴”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姓的一部分。


朝鲜


朝鲜与我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我国的附属国,吴姓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昊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姓的一部分。吴姓在今天朝鲜143个姓氏中为20大姓之一。


东南亚


吴姓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姓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地区的吴姓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19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大约有五万多华侨华人,其中吴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纪以来,吴姓人的影响逐渐扩大。1904年成立的马尼拉商会,吴克诚是发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晋江移民到菲律宾的。后来,吴克诚成了当地维护华人权益运动的领袖。抗日战争时期,菲律宾华人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成员中有吴姓人吴道盛等人,其下属抗日游击队福建队的指导者也是吴姓人吴扬。由此可见吴姓人在菲律宾的影响。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吴姓家族主要是从广东、广西、福建移入的,清朝中期移居这些地区的吴姓人逐渐增多,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到20世纪初年,吴姓人在当地开始产生影响,一些吴姓华人、华侨成为当地商界、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印尼的主要华人报刊《商报》就是由著名的华侨报人吴炳良编辑出版的,后来他担任主编、社长,并出资买下该报。吴氏主持的《商报》为华人仗义执言,维护华人的利益,成为在当地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和生命力的报纸。近代中国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远在南洋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其中有吴姓人参与其中。1907年新加坡华侨同盟会会员吴文乔,受命前往印尼,和印尼华侨吴伟康等人组织了印尼同盟会,他们和祖国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遥相呼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加坡由于华人华侨比重较大,吴姓人的影响也较大,以致名人辈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就是其中之一。


移居欧美


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吴氏宗族成员便开始走向欧美。


近代移居美国的吴姓家族,大都聚族而居,并建立起本身的宗族组织。1879年,美国吴姓华人宗族联合蔡、周二姓,建立起共同的宗族组织“至德公堂”,购置三藩市天后庙街138号为会所,1907年重建会所,下属组织有“三德公所”。在纽约中华公所的六十侨团中,“至德三德公所”即是其中之一。吴姓的宗族组织除三藩市的“至德三德总公所”外,又在沙加缅度、市作顿、洛杉矶、霍斯敦、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州市设有分公所。美国吴姓华人宗族参加的联合性华人宗族社团还有“美东联成公所”,本世纪初由广东开平、恩平籍华人建立的“肇庆会馆”。本世纪前期,在美国华人社会中,吴姓虽不算大姓,但却产生了许多优秀人物。如来自美国华人社团“联成公所”祖籍中国河南的吴乾初,便于1932年3月至1934年2月任纽约中华公所的第二届主席。


在当代美国华人社会中,吴姓宗族的发展之快,势力之强,人才之多,又远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国华人中的吴姓风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吴家玮,他是第一位华人校长一一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长,1984年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祖籍浙江余姚的吴仙标,1984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华人副州长——特拉华州副州长。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吴健雄。美国华人任职最高者广东客家籍华人吴达和,任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第一位华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男配角吴汉。


吴氏远祖迁徙简介


据史记载:黄帝的父亲少典姓公孙,其妻付宝。因其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约今陕西北部),后改以姬为姓。传说黄帝之第4代孙弃,因农业内行,被舜任命为掌握农事的“稷官”。子不窟继父为夏朝农官。正值夏太康时,政治腐败,废农官,不窟迁入西北戎狄部落,转瞬数十年,传至其孙公刘时,为了振兴氏族,带领族人由戎地区分阝(即“豳”,今陕西分阝县东北)。公刘9传至古公亶父时,常受强大戎狄的侵扰和威迫,遂率全族迁至岐山下的周源(今陕西岐山上),改革戎狄习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并建城郭宫室,设官吏,建立起雏型的国家,因居于周源,称周人、周王国。称古公亶父为周太王。


周太王有三子,长曰泰伯,次曰仲雍,再次曰季历。季历子昌,聪明有大志。太王爱昌,常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为了把王位让给季历传至昌,泰伯、仲雍多次避,最后二人逃至今长江下游“荆蛮”之地定居。


从泰伯至吴晳迁徙简介


泰伯兄弟在”荆蛮”(梅里)定居后,,改从越人习俗,发展生产。越人由“义之”,而“归之”千余家,被拥为君长,又建筑城熟,自号“勾吴”。后国人以吴为姓,尊泰伯为“吴泰伯”1世祖。子孙继承了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披荆斩棘,艰辛开发江南。从商末经西周至春秋末,屈指700余年,泰伯19世孙季札为避王位,由梅里隐居延陵(今江苏江阴县西申港镇)。季札次子吴霁(又名征生)及其后裔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吴后,避祸于齐、鲁、晋。至泰伯24孙吴镐(又名吴申)时,由晋迁楚,曾任楚国大司马,后辞官隐居九江庐山。吴镐长子吴芮(又名吴沐),在秦任番阳县令,颇得民心,百姓称之为“番君”。秦末,率当越人队伍反秦有功,被刘邦封为长沙王,遂率全家由九江徙临湘(长沙)。吴芮长子吴浅(又名吴霍),因父封便候,食邑永兴,于是从临湘迁湖南永兴。汉武帝初年实行削藩政策,废侯国。32世吴永(又名千秋)则从永兴迁山西浦(今山西永济县)。34世吴封(又名吴全)任汴州太守,由蒲城迁河南汴州(今商丘西南)。35世吴芸(又名复兴),由汴州迁宛(河南南阳)。新莽时,刘秀在宛起兵,宛人吴汉在河北响应,累建奇功,后汉光武,后汉光武封其为广平侯,迁今河北永年县。42世吴镬(又名先承)因其父吴璞(又名胜)创修《吴氏族谱》有功,封吴镬为奉祀侯,主持吴姓始祖泰伯庙祭祀,迁吴郡(江苏无锡)。54世吴谔(又名吴戢)正值南朝刘裕宋武帝起兵,其母刘夫人携谔迁暨阳(今江苏江阴),因父为刘宋捐躯,南齐时徙汉阳山(今武昌),隐居不仕。60世吴逵(又名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任太司马,陈霸先灭梁时战死,其家室从暨阳徙江陵。64世吴棞(又名世伟),任大梁(汴州)刺史,封新封侯,其家由江陵徙开封,其后裔又徙荆州。70世吴篪(又名吴常),时任南唐九江德化县令,其家室从荆州迁九江庐山。吴篪有子10人,名叫彦辉、彦正、彦文、彦山、彦旦、彦炳、彦炎、彦晳、彦炜、彦焕。其中篪公第三子彦文由江西徙江苏润州,其后裔从江苏迁湖南靖州。篪公第8子吴晳任永新主簿,其家室从庐山迁永新,为永新之开基始祖,后裔称其为1世祖。


彦文、吴盛迁徙简介


一、彦文、吴盛迁徙简介


彦文先祖,系江西永新吴氏开基始祖吴晳的三哥,篪公第三子。因任润州提刑,遂由江西徙江苏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传至彦祖23世孙永镇公(刚公子),生明成化14年(1478)。于明代由江苏常州府无锡铁锁桥朱史巷,偕子崇文、崇武、崇煜,落籍湖南靖州南门外新桥街。日久,人烟繁衍,除崇煜公由靖州返回江西奉祖外,子孙分徙太阳坪、黔阳新店、大坡、自社、诸葛城等处开基。25世珂明于嘉靖(1522——1566)时徙四川宁远府。26世道弘授四川彭县令,擢知州正堂,升宁远知府,定居宁远。道美于明隆庆(1563——1572)时


授县令。28世尔连由靖州徙宁远奉祖。32世政仁、政佳徙思州(岑巩)柳阳。尔仪于康熙年间(1662——1722)徙施守乡,志齐子孙徙扒池凼、榕江县山脚。政位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龙坡徙下自社、方园团莫家坝,品述后来迁入下自社、方园团。明道徙诸葛桥、靖州姚管、洪江新街。正清后裔徙龙坡等。彦祖后裔居靖州,与远口近邻,首次前来参加修〈远口吴氏通谱〉,骨肉之情团聚,表示热烈欢迎。


贵州省天柱县远口地区吴氏迁移


二、吴盛迁入远口


江西晳祖15世上院盘公娶朱、王二氏,生辉、盛二子。南宋理宗时,我盛公在朝,为权贵所不容,遂与妻子彭婆携子八郎等举家西迁,避居今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开基创业,为远口地区吴氏始祖。


为了记叙方便,以下按盛公世系计算,称为第2代、第3代,以至数十代。2代八郎;3代大制、监正、权县;4代千一、尚品、吴忠、吴悠、节干;5代道用、训道、楚秀、吴明、吴亮、吴昼、吴善等7人;6代世莹、世全、世瑞、世玉、世珠、世环、吴后、世富、世爵、世元、世泰、世昌、世万、世清、世禄、世德、世铭、世雄等18人;7代尚等75人,比6代要丁增加3倍。因子孙繁衍,烟户增多,或奉祖把原址,或因当时政治、军事、经商、避难、逃荒、任职等原因,各户迁徙民地而居。


第四节   大制及其后裔迁徙综述


大制公,八郎公长子,盛公第3代孙。子千一。千一子三:道用、训道、楚秀。南宋末自远口徙会同广坪。


一、道用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道用公,千一公长子。子二:世莹、世全。


世莹:由会同广徙今天柱五脑坡南郊为开基祖。世莹公生尚明、尚成、尚元、尚德4子。尚明生应轩、应忠、应聪,为白旄开基祖。应轩生与政、与开、与礼、与武,后裔徙大样、锦屏、启蒙、裕河、乌叶、高寨、剑河南嘉堡等处。与开公后裔徙平耕、开甫、金山、老虎屯、远口、坌处、凸场、三穗故板,黎平尚重区平笋、锦屏条问更我、平秋、桃子坳、彰化等处。与礼公后裔迁社学、与开公后裔徙平耕、平甫、金山、.老虎电、远口、璧处、凸场、三穗故板,黎平尚重区平笋、锦屏条问更我、平秋、桃子坳、彭化等处。与礼公后裔迁社学、歌场坪、剑河平珍、大坪、南明、礴溪、岑闷沟洞、什万山、庙冲、天柱岩寨、远口、湖南会同等处。与武公后裔居小水,分徙松桃、九江、石堤沟等处。应忠公通文五子,光武后裔道浩,由桐油寨徙三穗县美敏开基。尚成公生应贤、应期、应兰为白旎寨开基祖,裔孙分徙小水、白旎坡上、社学街上、旺寨、邦洞、吴家巷、金山、号黄、远口、三穗县寨拷、白岩等处。尚元公生应先、应广、应相、应银、应吴,后裔分徙上洞、戈寥、阳和、克寨、岑坂、鱼形、龙塘、瓦窑江、半坡垅、三穗县烧巴、湖南芷江、削溪冲、黔阳、江西等处。尚德公生应盟、应兰、应莺,子孙居小水,分徙马王龙等处。


世全道用次子。随父徙广东,生12 子:都囊、都长、宗光、宗浩、宗赞、光台、宗优、步礼、许位、转关、转田、转满,其中都长后裔迎安徙回黎平八舟司秦洞开基,后裔分徙三多、五梅、雷鼓形、罗冲。就昌公裔孙,又迁榕江县修文铺。七子宗优公子孙徙回湖南通道县平胆,其余10 子仍在广东、广西。


二、训道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训道公,千一次子。子三:世瑞、世玉、世珠。


世瑞   居会同广坪,生尚礼、尚明、尚亨、尚彬、尚忠五子。礼公居广坪,生应忠、应祖。广坪遇难应忠徙三门塘,又徙花里,后裔分徙杉木冲开基。应祖于明弘治16 年拟廉搬翻巍蒸甲、木杉、马自渡马徙地溪等处。楚道文后裔蕃衍渡马大宽坪,贤泽分徙锦屏城关镇龙啦村。


尚明、尚亨、尚志同迁四川避难,只有尚亨一人回鲍塘开基;尚明、尚志在川情况已无从考证。尚彬公居广坪,生应隆、应华、应举。应隆由广坪徙锦屏乌坡,子孙分徙稳江、苗衣、敦寨、笋屯、黎平、八舟、桂花坪、茶场等处。应华复徙中团开基,生与琦、与衍,传至可将公,由中团分徙邦寨、口洞、地坝、必拥,后裔分徙锦屏老爷坡,圭脚溪等处。可臣、可相、可槐后裔居中团横坡。应举由广坪徙快团、中林,至16 代凤腾、风逃山中林迁偶里开纂,后裔又迁平广、皎洞,下料等处。


世玉  居广坪。传至子代尚隆,生应春、应材、应宁,因在广坪不幸遇难,应春从广坪徙元田开基,后裔分徙元田、桥头湾、油榨坪、竹团寨、地冲、九福堂、侗蜡溪、风城窑塘坪等处。应材公偕母王氏,徙靖州陵源新寨开基;长子一与颓后裔徙陵源、地友团、龙篆,黄旗111 、地芒、螺丝冲、斩子岩、亮江、云照、排洞等处。与奉、与光、与思后裔居新寨、靖州偶团、麦地湾;五子与孝后裔徙茶山,汉山、映寨、色界、邱团、地西、锦额、阜把、岩团、榕江县纯厚、教仁、上下鳌寨、密寨、龙吴寨、山郎地筹、富瓜山、八树、上下平头、少寨、中芳、南熹堡、杨家冲、营寨、古字岩,九脉、洪州德顺、转水等处。大坪开荃,后裔徙地兰岑等处。


三、楚秀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楚秀公,千一之子,大制之孙,子一世环,黎平县潘老乡上黄村兰寨人。明洪武农民起义领袖“铲平王”吴勉,系世环公之长子。子孙蕃衍于黎平、靖州、从江等县,现只有黎平县大稼乡一分支参加修(远口吴氏通谱》 ,其余尚未联系上。


第五节  监正及其后裔迁徙综述


监正公,八郎次子,盛公之孙。元代自远口徙黄平东坡,子三:尚品、忠、悠,世居东坡。


一、尚品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尚品  又名想品,由东坡迁黄平白泥(现余庆县白泥镇)花园,葬虎形,壬山丙向。子六,只知凌霄、云见二人。其中凌霄行八,连步邑文详,娶曾氏,子廷柱。次子云见迁黄平旧州白水寨温水塘、平溪开基。葬白水寨。(余4子待考证)


二、吴忠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忠公  奉任哈麻(今麻江)平定蛮夷长官司长官,为平定司、下司开基祖。


三、吴悠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悠公  后裔自东坡徙黄平旧州白水寨、新州、施秉、凯里。传至盛公13 代吴至时,由东坡迁谷陇马路寨,为谷陇、城溪、西江一带开基祖。至14 代吴鲁之子吴记,于清康熙年间,又由谷陇徙加巴牛场寨落户。悠公之子善(又名参)、孙后(又名扣),首次参加修本届《 远口吴氏通谱》 。


第六节  吴明及其后裔迁徙综述


权县公,八郎第三子,盛公之孙。子一节干,生三子:长吴明(又名六五),次吴亮(六六),三吴昼(六七)。各宗支述后:


吴明(六五),节干长子,字月海。由远口徙白市新舟开基。子一:世富,孙一:尚梅,曾孙应荣、应华;及后裔与云、与霖仍居新舟。传至10 代朝文、朝武、朝富,开始各自分徙如下:


一、朝文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朝文四子:明贤、明德、明能、明礼。明贤、明德住新舟马塘一带。徙地样中元寨等地;13 代朝熙徙三穗兴隆坡。必怀由新舟徙大六坡。州桥头村。28 代康成徙靖州民山口,明能子孙住新舟坳头羊等地。


二、朝武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朝武迁兰川地锁,子四:明连、明魁、明忠、明宣。其中:1 .明连有子三:子韬、子丑、子先,后裔住竹园、大院子、黄公坡、岩脚、布刀坡、老寨、布坪、磨刀冲、白市新舟、地样等处。到16 代通生、通云后裔,分徙镇远黄泥岗、例洞、报京、洪苗、四川、三穗平溪、凯里三板桥、都匀、剑河岑松、家宝坡、锦屏巫山、铜鼓、柏阳坪,以及云南等地。18 代昌五后裔,徙晃县中寨枫木村、黎平德化乡大榜寨。21 代秀裔后裔徙榕江、靖州等地;秀迪、秀敏、秀连后裔,迁四川酉阳、三穗响水、凯里三板桥等地;秀维、秀圭后裔,徙剑河家宝坡等地。2 .明魁后裔迁岑巩、湖南托口、四川等地。


三、朝富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朝富子三:必全、必斌、必亮。必全其后裔徙剑河、渡马、湖南芷江禾梨坳,黔阳黄岩坪等地。必斌其长子宣能迁怀化中方县新路河、黔用青溪楼脚等地;次子宣勇后裔住江东乡竿子溪、白市街上、凤城镇、凯里、四川等地。必亮以及朝贵外出,下落不明。


第七节  吴亮及其后裔迁徙综述


吴亮(六六)公,节干次子。字月江。元代为贵州巡检,后任西山大洞长官司长官。因年迈于元至正年间携子徙靖州贯头诸葛城开基。子五:世爵、世元、世泰、世昌、世万,子孙分徙多处。


一、世爵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世爵公,又名七十公,吴亮长子。子五:尚炯、尚葵、尚成、尚厚。其中尚絅徙会同岩头,子孙分徙东岳司、龙坡、白社莲,耗溪、大坪、大茶溪,攀龙桥,天柱涧松场口上,20代尚松、尚勤徙坪灵山。尚成徙通道县东山乡。尚统徙云南缧等处。


二、世元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世元公,吴亮次子,生于元代,祖籍靖州诸葛城(甘棠人)。明初官授指挥,随帅征滇扶黔,凯旋返乡,路经邛水(今三穗),为“黑苗”所阻,于是定居邛水吉洞老寨,为吉洞开基祖。子二:尚蔡、尚泰。尚泰迁马王司,今属石阡。尚蔡子应銮,应刚。


应銮,传至5代(盛公12代)秀智、秀昂、秀彬及其后裔分别延泥山犀牛塘、良上乌龟寨,八弓镇亚磨,吉洞上下坪洞、长吉文崇山和烧巴岩上寨。


应刚,从吉洞迁徙泥山蜜蜂坡,子孙繁衍,居住至今。


三、世泰及其后裔迁徙简分


世泰公,吴亮三子。子二:尚传、尚习。尚传居安微省怀远县,后裔迁龙宝岑、庄山、下关团等处。


四、世昌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世昌公,吴亮四子。任四川安居县令,裔孙海能徙会同东房司,15代金宽于明天启年间自贯头诸葛城徙白马溪,16 代思文移居狮子岩茅头园东岳庙,18代裔孙徙平坝县。


六六公后裔各房(1一4 房)分徙多处,如尚德长子应通自贯头荷叶塘徙地椒溪,后由地椒迁马鞍冲,万元相继由贯头移住地椒溪。9代仁海徙小洪江对江。文礼授四川岳池县令、文亮徙广西任融县巡司。明永乐年间文略自诸葛城徙会同团河,文华自贯头诸葛城迁大油乡,文哲子孙迁居大团、杨柳田、小洪江等处。昌霖从东岳司迁入耗溪。


五、世万及其后裔迁徙简介


世万公,吴亮五子。于元中后期,奉旨由远口辅周王出镇云南兼平黔楚“苗”乱,善后加赏千户五品留守,开辟沉西,为新晃龙寨开基祖。子一:品象,生子12 ,迁徙情况如下:


富官  品象长子。子五:总元、总林、总祥、总伟、总廷。住龙寨,传至15代秀贵由龙寨徙新寨,转徙贵州大龙宝,后裔启梓又徙吴家坡金盆幽于清初徙镇远两路口。20 代秀银、再祖父子,徙玉屏七鳌寨启风徙玉屏。19 代映先了渭侧徒俱匹网峪口。20 代秀银、冉祖父于,徙玉屏七鳌寨,再连徙晃县步头隆黄阳村。秀侣于康熙2 年(1663)徙铜仁府金竹大湾后,与其子再贵,再齐、再祖,又迁湖北宣恩县慢枯牛村定居。22 代东高、东廷等4 人徙广西。23 代奉球由扶罗徙三穗高伦,映贵由龙寨徙四川秀山县风箱坪,子芳徙铜仁县茶店大坪苏家湾。24 代映洪、映作徙四川黄撑山脚。胜富由铜仁苏家湾徙屯镰。26 代再祥由铜仁小江徙瓮岩坝,绍友原徙芷江县店水对河铺,又转徙新晃县新寨枫木寨中尾巴,再通于民国时期徙居贵阳市南门。正先徙岑巩县,幸洪徙云南省双县麻栗壕等处。


富倡  品象次子。


富保,品象三子。富宝,品象三子。偏洞开基祖,子孙分居腊平坡、牛角垅、大垅、老寨、陈保溪、中闷寨,天鹅、高洞、官地、心田冲,凤凰冲、大旺、慢坡塘、苦李坳、板凳寨、饭香坡、颇家冲、桂林溪、汤家坡、寸口坡,凳寨、独坡、将军坡等处。三穗瓦寨。迁居玉屏县属铜盆洞、场坡、黄婆溪、铁家溪、禾不空、大洋溪、茅坪、麻栗螃、野鸡冲。


富阶品象四子,克寨开基祖。子四:总虞、总容、总义、总荣。总虞徙四川。总容分徙克寨、玉屏五里、天堂、盆岩、黄雷宋寨。总义分居克寨、剑河上菜园、玉屏田坪镇田冲、杉南冲、王家冲、岑巩羊坪、镇远板栗坪等。总荣住克寨、铜仁万山苏湾、江口曾家沟,地落水塘坡、岑巩桐木磅、小屯、杜马、马脑山、玉屏白岩塘、红花两河口、岩屋冲、草坪、三穗茶科溪、镇远纯上坡、秀地、新晃锦里、芋头冲、铜仁吴家湾岩遭,半溪、羊桥、、大小龙坪、亚坪、桂林、溪地习等处。


富来  品象五子。扶罗开基祖,子三:总超、总高、总达。


富锡  品象六子。贡溪开基祖,子三:总贵、总魁、总德。子孙17 代胜所之子秀保,徙广西临桂县,19 代再宾徙四川柏阳坝,再亢迁榕江,再同1713 年从贡溪迁万山小克寨,后迁龙田,再才迁万山张家坪、再美迁黄道大螃,再七迁高楼坪大磅,20 代正朝迁鸡公田,21 代棒文1780年迁龙田大土,23 代世和迁岑巩天马田坝庙边,先笔迁岑巩天马白岩坪,先财迁岑巩马老山,23代再隆误人命,于乾隆乙酉年(1735)迁常山冲,25代代松,迁黄平旧州,文才1748年从宣恩蛮子场迁四川,26 代之成迁款场堡子,世奇1797 年从湖北宣恩迁贵州兴义府贞丰县为开基祖,之华迁湖南花里溪,之星迁湖南洞庭湖区,世奉后裔迁贞丰、水城、兴义、晴隆。世舜后裔迁湖北宜恩及台湾。28 代开前迁建始县,源玲1941年迁镇远朱砂大坪等处。


富晚  品象七子。


富强  品象八子。大晏老寨开基祖,子五:总伯、总明、总能、总银、总观。总伯住半坡,总明柱老寨、总能住上寨,总银住中寨,总观住大晏下寨。后裔徙玉屏、舒杨坪、马家屯、小江溪、黄选屯、镇远等处。11代名国后裔居上寨坝上岩嗒、元星横坡,巧代光能居大明冲。17 代秀照子孙迁团溪,胜朝由大晏迁梅溪老寨椿木潘,胜武迁桐木寨,横坡。16 代昌贵迁伞寨。18代祖强迁石鸟溪大老坪,祖全住大晏老家,秀刚迁团溪,秀安迁大场溪又转克寨。巧代光宏迁李旗屯,18 代再元住凉柳坪,再升住商笋坊,再田住大田,再禄住浚马坡,再正住晏家寨。20代正元迁小簸,正照迁团溪,正学迁天柱八羊桥龙村,正仓由羊坪头道水迁袁家冲。湖自梅溪迁桓胆,22 代光益自半坡

9
          0

上一篇:吳氏相甫后裔迀入江西抚州市的宗亲信息

下一篇:吴姓迁徙史二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4 条留言
  • 宗亲

    包括我们篪公支系,老谱是征生支系,现在与江西的现代谱一对比,又讲是重道支系。

    2024-10-15 17:13:16 回复

  • 宗亲

    本文所言,长沙王吴芮归属季札征生系,但后人研究吴芮应该属于夫差系。

    2024-10-15 14:45:59 回复

  • 宗亲

    我们祖辈是江苏昆山吴愈明朝弘治四年入川,赴任宜宾任知府,还有吴宽,吴洪以上是那辈分房,有知情者告知为谢,

    2023-03-08 23:47:52 回复

  • 宗亲

    江苏赣榆清朝从吴村迁来的族人

    2023-02-21 04:59:04 回复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